人造卫星教案(分享十九篇)
发表时间:2025-03-21⌑ 人造卫星教案 ⌑
教材解读: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台风发现一颗气象卫星在紧紧地监视它,非常恼怒。第三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狂怒的台风妄想扑灭气象卫星,甩掉气象卫星却遭失败,最后又想摧毁城市仍未得逞,形象地说明了气象卫星的特点与作用。第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台风在气象卫星的跟踪、监视下束手无策,只得落荒而逃。
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本单元编选两篇科学童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富的志趣”,《跟踪台风的卫星》作为继《水上飞机》后的第二篇科学童话,它起着对这一教学目的的巩固、延伸、加强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盯”、“疯”、“吼”等;区别形近字“历、厉”和“怒、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用“谈笑风生”造句。
2、通过默读,抓住台风与卫星间的几次较量,理清文章思路,关注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和动作,在多种朗读形式中体会不同的人物形象,了解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3、搜集有关资料,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丰富科学知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描写,多种方式朗读,感悟人物形象,从而了解卫星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盯”、“疯”、“吼”等;区别形近字“历、厉”和“怒、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注意停顿,感情读好一、二自然段。
3、通过台风与卫星的第一次对话,初步了解台风的危害,卫星的作用。
教学过程: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台风。指名读,说说你对台风的了解,师补充介绍。
2、出示“卫星图”,看,这些是什么?(板书:卫星)师简单介绍(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简称,高科技产物,利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在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用途广泛,如:导航定位、气象监测、信息传送等。)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课文,板书完整课题。
圈画“跟踪” (理解:紧紧跟在后面,追赶、监视 读好词语)
4、生读好课题,质疑:卫星为什么要跟踪台风?怎样跟踪的?
过渡:真是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和资料出示的方式介绍“台风”和“卫星”,既给学生留下一个初步印象:台风的威力大和卫星的用处多,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了吗?
2、检查字词
大声嚷道 狂怒地嚷 狂暴地跳 猛扑 暴跳如雷 疯狂 泄气 懒洋洋
盯住 监视 嘲笑 自豪 跟踪 报告
撑牢 不惊慌 谈笑风生
▲指名三人当小老师领读
▲归类字词。你发现了什么?分别是描写谁的词语(台风、卫星、人们)
师:字词障碍扫清了,相信课文一定能够读通顺了。
3、指名分段读。(8个自然段,指名一排学生读,其他做小评委)
4、通过朗读,聪明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课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写的?(对话)
5、再次默读课文,读完和同桌一起讨论:并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卫星为什么要跟踪台风?
(时刻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作贡献)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的开端。
【设计意图:词语的归类学习再次给学生加深了台风与卫星的不同特点,为后面的感悟读打下基础;默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卫星为什么跟踪台风?”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
三、精读感悟: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台风的形成(在海面上)
台风是一种很猛烈的风暴。
台风蛮横、不可一世。
卫星紧紧跟踪台风
过渡:台风如此狂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卫星)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3、交流:我知道“小星星”原来是第三代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的本领就是“时刻跟踪”台风。
气象卫星不怕台风,毫无畏惧。
【设计意图:一、二自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因为前面的知识介绍与词语归类都埋下了伏笔,故这两段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围绕主问题展开讨论,允许学生的不同理解,但当与主旨偏离时,要及时引导指正。】
4、感情朗读:这两段用拟人的手法向我们初步介绍了台风的狂暴和第三代卫星的坚定,谁能来读好这两个形象?(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分读)
⌑ 人造卫星教案 ⌑
尊敬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体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江西省临川四小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带着无比崇敬之心给你们写了这封信。
20xx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全家和十几亿中国人民一样共同关注“神七”问天的壮举,为“神七”祝福!为祖国祝福!
听说为了“神七”你们编写了两万多页软件设计方案,进行了三万多次测试,从火箭材料、宇航服、气象预测,每一步都不能出现失误,这需要多么小心和细致啊!正是你们不断钻研、默默奉献,才使中国成为美俄之后第三个能在太空行走的大国!
虽然我没见过你们,不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名字,但你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勤奋努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了团结力量,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祝你们工作顺利!祝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此致
敬礼!
临川四小三年级6班饶维铮
20xx年10月8日
⌑ 人造卫星教案 ⌑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自读)
1、读了一二自然段,说说台风和卫星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找一找台风是怎样发动攻击的?请你把描写台风和卫星态度或者表情的词语圈出来。
2.出示句子,你能读出台风的凶狠吗?
3.卫星是怎么应付的,出示句子学生读。
你知道了什么呢?他的态度是怎样的?(笑了笑)(有礼貌,很勇敢,卫星的作用、身份)
(板书:跟踪 监视)
他是怎么跟踪监视的啊?(时刻)你知道时刻是什么意思吗?
4.指导朗读:
读出台风恼怒和威胁的语气,读出小星星自信和坚定的语气。
过渡:是啊,台风这么厉害,当他听说卫星这么个小东西要时刻跟踪、监视自己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二)、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找出有关词语,说明台风的“大”,卫星的“小”;台风的“怒”,卫星的“笑”。
3.讨论交流。
(1) 台风太目中无人,竟然称卫星是“小东西”。
(2) 台风无知,他不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
(3) 卫星将台风盯得紧紧的。
(4) 台风很可恶。
(5) 台风虽凶猛可怕,但人们能及早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
(6) 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自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卫星的自豪?
4. 抓住“谈笑风生”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
说说“谈笑风生”的意思,谈话很有兴致,并很活跃有趣。课文中写台风来临时,由于人们作了充分的准备,足以抵挡台风的侵袭,所以人们并不惊慌失措,仍然正常生活,并谈笑自若。
5.指导朗读。
(1) 读出台风的狂暴和气势汹汹。读出气象卫星的自信和坚定。
(2) 教师范读。
(3) 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收获。
⌑ 人造卫星教案 ⌑
讨论了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环境蠕变问题,分析了环境蠕变与人类活动,环境蠕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近年全球增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和利用水资源,引起了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变暖加速了环境恶化的进程.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当人类活动超过自然承载力时,小的气候波动也可能引起大的环境变化.
作 者:李耀辉 孙国武 张强 叶谦 LI Yao-hui SUN Guo-wu ZHANG Qiang YE Qian 作者单位:李耀辉,LI Yao-hui(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国际环境蠕变中心,甘肃,兰州,730020)孙国武,张强,SUN Guo-wu,ZHANG Qia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国际环境蠕变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叶谦,YE Qian(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科罗拉多,3000信箱)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6(5) 分类号:X16 关键词:环境蠕变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人造卫星教案 ⌑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喷雾器,透明玻璃杯,清水,白纸,平面镜,三棱镜,手电筒。。
2.准备制造彩虹的步骤图。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彩色世界·人造彩虹》。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的主题。
2.教师利用手电筒和三棱镜把光折射到墙壁上,让幼儿观察人造彩虹的的颜色,引发幼儿制造彩虹的兴趣。
3.教师出示制造彩虹的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4.向幼儿介绍制造彩虹的方法步骤及需要的材料,并提出实验要求。
A.利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制造彩虹。
B.将一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盛清水斜搁在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地上放一张白纸,调整玻璃杯的角度和白纸的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彩虹。
C.让太阳光斜入水盆,平面镜斜置在水盆里,观察墙上光线的变化。
D.利用手电筒、三棱镜重复实验。
5.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材料,工具,玩制造彩虹的游戏。
6.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制造彩虹的过程与结果。
⌑ 人造卫星教案 ⌑
今天轮到我上小组教研课,本组的老师和教导主任来听课,还有铜山县来交流的几位名师。
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想着怎么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一课的特点,我从这样的几方面进行了教学。
一、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课是一科学童话,通过狂妄自大的台风和神通广大的气象卫星的较量,讲述了一些有关气象卫星的科学知识。对话生动有趣,角色鲜明,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朗读兴趣。所以我围绕着“朗读训练”设计了教学思路。
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会提高朗读能力,也就是要读懂文字所蕴含的意思,我抓住科学知识点予以提示,让学生“明明白白”地读。比方说“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猛扑”、“他感到有点累”、懒洋洋“等,都在暗示着台风的风力由强到弱的线索。
老师的范读要能起到示范作用。作为老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放下架子”、“教给法子”“做出样子”。我的范读并不多,学生读得好的地方,我就不再重复了。学生总是读得不到位的如“你是谁?竟敢盯住我!”我做了范读,表情也很丰富,学生听了都笑出了声。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安排多样的朗读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我一直鼓励让学生别做动作边读书,效果还是不错的。如“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学生做出“跳着、猛扑着”的动作,在做动作中体会台风的气势汹汹。其它的形式如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默读、自由读等交叉使用,学生读得还是很生动的。
二、在填补空白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一:
师:文中说“不知奔了多长时间,台风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同学们想一想,台风可能会怎么想?
生:哈哈,卫星早就被我甩掉了!
生:想跟我台风斗,你还嫩了点!
生:我就不行,我这巨大的台风打不过你小小的卫星!
生:小样儿,看看到底谁厉害!
片段二
师:“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如果你就是台风,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生:我不行了……
生:唉,看来我还真不是卫星的对手!
生:别看卫星小,我大,大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取胜,我还是走吧!
生:我失败了!
片段三:
师:较量的最后,谁胜利了?
生:(齐答)卫星胜利了!
笑脸师在黑板上台风下画了个哭脸,在卫星下画了个
师:同学们,我们为胜利者热烈鼓掌!
(生鼓掌,表情很愉快。)
师:我们来赞扬一下小卫星吧!
生:小卫星,你可真棒!
生:小卫星,祝贺你胜利了!智取强于力取啊!
生:小卫星,我建议你再安装一个系统,你的功能就更大了!
师:嗯,这样的卫星系统等着我们黄思彭去发明,老师相信你一定做到,未来的小科学家!(学生为黄思彭鼓掌。)
(……)
关于填补空白,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文本的空白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值得好好挖掘。
⌑ 人造卫星教案 ⌑
「年度工作总结」--问题分析与总结「1」
【年度工作总结】--问题分析与总结【1】02月11日星期四下午05:381.在使用运行时库函数时,若从控制台获取数据,建议每次gets(getch,getchar)等之前,必须执行fflush来清空输入流中的数据;2.如何创建GUID?
创建GUID,并将其转换成字符串形式。
CoCreateGuid(&guid);
StringFromGUID2(guid,wszGuid,_countof(wszGuid));
3.宏定义:VC_EXTRALEAN,WIN32_LEAN_AND_MEAN的意义
VC_EXTRALEAN和WIN32_LEAN_AND_MEAN用于排除Windows头在很少使用的服务,以此来减少Win32头文件的.大小。但注意,VC_EXTRALEAN只能应用于MFC项目。
其中,VC_EXTRALEAN在AFXV_W32.h有如下定义:
WIN32_EXTRA_LEAN NOSERVICE NOMCX NOIME NOSOUND NOCOMM NOKANJI NORPC NOPROXYSTUB NOIMAGE NOTAPE
对于高版本VC所向导应用程序会自动受益于VC_EXTRALEAN。
enum比const更高级,const在除条件编译情况下比#define更合适定义固定值。
1.只是声明单一固定值,尽可能采用const。
2.如果是一组固定值,并且互相有关联,则采用enum。
3.不涉及条件编译,只是定义固定值的情形下,尽可能不使用#define。
sizeof和strlen有本质上的区别。sizeof是C语言的一种单目运算符,如++、--等,并不是函数,sizeof的优先级为2级,比/、%等3级运算符优先级高,sizeof以字节的形式给出操作数的存储空间的大小。而strlen是一个函数,是由C语言的标准库提供的。strlen计算的是字符串的长度。
sizeof不管是变量(数组)还是数据类型,所得到都是该对象所占内存空间大小,而对于函数,表达式,其结果与表达式最终结果类型或函数返回结果类型的大小相关,且函数是不会被执行的。(若返回void值则会发生编译错误,在vs下---error C2070:'void':illegal sizeof operand
其中,C99标准规定,函数、不能确定类型的表达式以及位域(bit-field)成员不能被计算sizeof值,即下面这些写法都是错误的:
如:sizeofmyprintsizeofmyprint是可以的))
或者sizeof一个void返回类型的函数如:
void foo(){}
sizeof(foo());
{
sizeof(S.f1);
⌑ 人造卫星教案 ⌑
通过借助导出的'在极坐标系下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行的轨道方程,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转换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与探讨.
作 者:魏晓光 刘慧杰 WEI Xiao-guang LIU Hui-jie 作者单位: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朝阳,12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1) 分类号:P173.1 关键词:极坐标系 轨道方程 轨道转换⌑ 人造卫星教案 ⌑
西南干旱,海南暴雨,干旱和洪水会继续持续。在未来,对付干旱和洪水,这对于人造魔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人造魔云可以到多雨的地方收集云和雨,也许你会担心速度不快或者容量不大,那你就错了,人造魔云的速度为每小时100万千米,是普通飞机速度的1200倍,人造魔云采用纳米压缩技术,可将固体或液体压缩100万倍。人造魔云可以将收集来的云和雨移动到干旱地区进行人工降雨。
人造魔云对付酸雨也很有一套,它将酸雨收集起来进行过滤,过滤下来的酸物质会被用来作为燃料。
人造魔云还可当作低空卫星用来通讯,科学研究等。
人造魔云建造外星城市同样有着不少的功劳,航空航天飞机把大量人造魔云带到外星上,人造魔云拥有把一切气体转化为氢气和氧气的功能,并且也有把一切液体转化为水的功能。
人造魔云的动力来自于水能、风能、光能和气体能四大环保能。人造魔云造价便宜,约500元就可以了。
人造魔云是未来智慧的结晶,总有一天,人造魔云会成为现实。
⌑ 人造卫星教案 ⌑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期待着在冬日里出现一片美丽而蓬松的雪景。然而,在某些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气温的变化,雪景并不是很常见。因此,本着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原则,我们将在大班科学课上为孩子们介绍制作人造雪的方法,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制作雪的过程。
授课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人造雪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制作人造雪的实践活动,教育孩子们珍惜环境资源,保护环境。
授课内容
一、理论知识
1. 雪的形成原理:雪是由雪花组成的,每一朵雪花都不相同。雪花的形成是在云层中进行的。水蒸气在云层中冷却后结成细小的冰晶,在云层中上升和下沉,不断吸附云层中的水分和气体形成彩色的雪花。
2. 人造雪的制作原理:人造雪是通过模拟雪的形成原理制作的。将水与空气混合后在喷嘴上形成很小的水滴,再将水滴在冷却的环境中凝结成为雪花。
二、实践活动
1. 制作材料:一些水、塑料盆、一个搅拌棒、一个草坪喷洒器、冷冻室或消冰机。
2. 制作过程:
(1)先将草坪喷洒器里的水加满,约1/3的水量倒出。
(2)将剩下的2/3的水倒入一个塑料盆中,放入冷冻室或消冰机制冷至水温达到0度左右。
(3)将塑料盆中的水取出,加入适量的泡沫液,并充分搅拌均匀。
(4)将调好的液体放入草坪喷洒器中。
(5)打开喷洒器,向空中喷雾,凝固后就可以看到小小的雪花了。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为主,旨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发现雪花的形成原理和制作人造雪的方法,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确保孩子们在制作人造雪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2. 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冻室或消冰机,请保持必要的安全意识。
3. 实践之前向孩子们详细解释实践内容和注意事项,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和遵守。
总结
通过本次科学课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雪花的形成原理和人造雪的制作方法,还体验了亲手制作人造雪的乐趣。同时,本次课程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珍惜环境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 人造卫星教案 ⌑
一天,暴雪从冰岛回来;想在城市里兴风作浪。卫星看到了暴雪,就紧跟着他。
这时暴雪看到了卫星,停下来说:你跟着我干嘛?
卫星说:我是要找朋友玩,你跟我玩,怎么样? 暴雪听了很高兴。这时卫星就说:你跟我来吧!
卫星把暴雪带回了冰岛,暴雪生气极了!他用冰雪把卫星冻住后,马上就去了城市。卫星想给人们传递信息,却发不了信息报告,只能等冰雪融化了才能发送信息,可等到那时已经迟了。
暴雪来到城市,就开始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都把1.2.3.楼的楼层都盖住了。暴雪还叫来了台风一起兴风作浪,把城市搞的一片狼藉,人们都不敢出门。
当卫星来到城市时,只见城市被大雪笼罩,台风把城市吹的一片狼藉,好在人们都没有放弃,把城市又重新建好了。暴雪见了很生气,又想着到那儿兴风作浪去了。这次卫星一直紧紧跟着暴雪,直到他在所有的城市中消失为止。
⌑ 人造卫星教案 ⌑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三、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
师读掉无意仍然。
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然紧紧
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指名朗读。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你确实不会被甩掉。想甩掉我,没有门吗?台风准备怎样甩掉台风?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
6、指导朗读。
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
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第二代卫星有什么印象?
二、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师小结: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地跟着他、监视他,向人类报告他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到台风的伤害,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三、分组,分角色朗读。
四、角色表演。
⌑ 人造卫星教案 ⌑
1. 由此经过二千多年的传承与发扬才形成了现在过清明插柳条于门前和上坟祭奠先人的风俗。
2.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3. 而且这个哭墙不是我们叫的,我们叫遇难者名录,是老百姓叫他哭墙,是纪念先人的地方。
4. 除了四大发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5. 在新季伊始,万物复苏的春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感悟生命的美好,追求生命的清明。
6. 只是我不明白,我们家乡的粽子从来不往江里扔,向来都是饱自己的口福,不拿先人当回事。
7. 当我们瞻仰逝去先人,我们再一次倾听生命的声音,我们要珍惜美好的人生。
8. 昨天清明节,早上我和家人一起去扫墓、祭拜先人。
9. 这份礼物,承载了从古至今,先人的智慧。我们,始终是被给予的一方。
10. 落日之下,明月之上,如雪鬓发,何处能寻?苍天之涯,大地之角,先人已去,独留悲怆。
11. 我被无数的先人误导着,那桃源一般存在的净土,原只存在于我们的渴望当中,或许也仅存在于他们的渴望当中,只是他们把渴望描述出来让我们误以为是真实的存在。 (在线造句 )
12.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
13. 大江东去,浪淘尽。纵使时光荏苒,岁月无常,你始终如一,承载先人之智,教育后人之理。我不能没有你,语文。
14. 那天,我偷偷进入超市,看到5个月饼卖到1000元,真要把我吓晕过去,唉,人们何时才能找会先人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呢?
15. 从而可见,神话的诞生,带来的只是不幸,而不是先人所奢望的那些不实在的东西。
16. 历史沉淀先人给我的力量。倾听历史,我明白了什么叫赤诚、爱国、忠义……我要感谢历史!
17. xx笔下分外妖娆的江山,此刻是背着行李的我去追寻先人足迹,一路踏诗旅行的起点。
18. 我想,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吧。那是先人后己的坚毅,是泰然处之的积极。
19. 合上厚厚的书本,仰望苍穹,星光穿越数万年的距离投射进弥望者的视野,心潮起伏中,我似乎感觉到在先人们一次次演绎人生境界中透露出的精神积淀亦越过茫茫历史长空,汇聚在夜幕之上照耀着我们。
20. 《诗经》啊,你收藏着众多先人的灵魂,凝练着众多先人的智慧。
⌑ 人造卫星教案 ⌑
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人工制造和发射环绕球运行的星体。它是人类派往太空的使者,探测天体的尖兵。它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侦察卫星--用于军事,窃取对方的军事情报。
资源卫星--用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气象卫星--用于观测和研究空间的气象情况。
通讯卫星--用于广播、电视、电话等通讯,主要是同步卫星。
科学实验卫星--用于考察地球上的地质、地理、海洋地空间的现象。
天文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宇宙天体。
导航卫星--用于导航。
测地卫星--用于地质勘测,寻矿作业。
⌑ 人造卫星教案 ⌑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
3.通过开科学讨论会,培养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5.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了解学生搜集资料情况。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
(2)各组组长检查,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检查情况。
(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召开科学讨论会。
(1)教师谈话: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教师巡视。
(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当一组发言,讨论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讨论。
(4)讨论会开始,由科代表主持,教师可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
(5)提问:通过开科学讨论会,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结: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每一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致,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习课本资料。
(1)谈话:刚才大家讨论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下面大家看书52页,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段资料,看看与我们刚才的讨论是否一样。
(2)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这段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提问:这段资料告诉我们的信息与刚才大家的讨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6)小结。按照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4.巩固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体会?
5.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搜集有关卫星的邮票、图片和宇宙飞船的的资料。
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召开了科学讨论会,学习了书上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人造卫星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大家共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2.继续研究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
(1)谈话:上次要求大家回家继续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下面老师来了解一下大家搜集的情况。
(2)提问:你们又搜集了哪些资料?
(3)先来看看邮票中有关卫星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卫星的邮票?邮票上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4)将邮票展示给大家观察。
(5)小结。
(6)提问: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卫星的图片?
(7)谈话:观察卫星的图片。
(8)提问:图中是什么卫星,它有什么特点?
(9)小结:有关卫星的图片很多,图片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书上的两幅图片分别是中国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3.了解不同的卫星的不同用途
(1)谈话:同学们看教材上的四幅图片,说出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教师提问:同是卫星传输的信息图片,我们看到的图片为什么完全不同?
(3)学生猜测,形成假设
可能是卫星的种类不同,或者是卫星的功能不同等等。
(4)教师出示相关资料,供学生学习。
(5)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6)教师小结
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书中的几幅图分别是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所拍摄的照片。
4.总结我们知道的人造卫星和用途
(1)提问: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道了哪些人造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请大家将自己所知道的填写在课本的54页。每总结出一条,就给自己评一个优。看谁得的优多。
(3)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巡视。
(4)学生汇报
(5)小结: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
5.了解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
(1)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宇宙飞船?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谈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
(5)看书55页,学习宇宙飞船的资料。
(6)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7)小结:
6.设计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造卫星或者宇宙飞船呢?
(2)谈话:把自己的设想画出来,并取一个名字。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展示作品,展示时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教师小结学生的设计情况。
7.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2)提问:你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哪些了解?
8.布置作业
回家搜集运载火箭的资料。
⌑ 人造卫星教案 ⌑
在几十万年前的一片古代森林里,一只小 苍蝇正躲在一棵高大的松树的树枝上小憩。突 然,一大团松脂滴落下来,正巧把苍躲裹住。后 来,由于地球的变迁,这片古森林埋到了地下。 经过几十万年以后,这团松脂成了一种特殊的 化石,这就是琥珀。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物质,一 般呈球形或水滴形,大部分號珀只是一团松脂, 但是极少数琥珀还包着诸如苍蝇、蜘蛛之类的 小动物,这是號珀中的精品。那些小动物自然 不是活的了,但它们的形态却依旧栩栩如生,煞‘ 是逗人喜爱。可是自然界里的琥珀十分罕见, 你是很难得到的。这里,我要向你介绍一种人 工制作的“號拍”的方法。
用品:特级松香〖100克左右〉、酒精灯、三 脚架、石棉网、玻璃棒、硬纸折成的小盒、小甲 虫、烧杯、酒精、小刀。 步骤:
1 ^熔化 把放有松香的烧杯置于放有 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当松、香熔 化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松香全部熔化后,
1.加工 待松香完全凝固后,轻轻地撕 去纸盒,于是一块“琥珀”,便呈现在你面前了。 但是,其清晰度还不够好,应该加以修整。用小 刀小心地刮去“琥珀”上的纸毛,再把“琥珀”的 每个侧面都均勻地切去薄薄的一层。现在得到 的“琥珀”,表面还不大平整,可以用酒精来洗 涤。把少许酒精倒在另一个盘子里,用手指蘸 上酒精往“琥珀”面上涂,直到“琥珀”表面平整 光洁为止。
收藏 等到“琥珀”晾干后,就可以将 它藏在玻璃盒内。这盒子,要比所制的“琥珀” 略大一点,除了底面外,其余五面都是玻璃的, 这样能使观赏者清楚地看到“號拍”里面’甲虫的形态,且能更好地保护“琥珀”。 ‘
1.在熔化松香时,三脚架上要放石棉网,
以免松香颜色变深,影响透明度。
将溶化的松香倒人纸盒时,要避免产生 气泡,影响美观。
3丨在洗漆"號拍”时,不能把“琥珀”放在盛酒 精的盘子里洗涤,因为“琥珀”,縦酒精里就会软 化。
蒲制得的“咖”,可与真正的琥珀媲美,美 中不足的是,”呈而且^賺,易碎。I
到了程序说 明文的要求。
⌑ 人造卫星教案 ⌑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三、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
师读掉无意仍然。
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然紧紧
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指名朗读。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你确实不会被甩掉。想甩掉我,没有门吗?台风准备怎样甩掉台风?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
6、指导朗读。
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
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台风的危害性和气象卫星的神奇作用。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跟踪台风的卫星》。
2、复习字词:课文中的生词你们记住了吗?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
3、小朋友们的字词掌握得真不错。谁来说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那你觉得卫星怎么样?
1、过渡: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有一股台风刚刚形成,气象卫星就已经紧紧地盯住了它。他们之间会有怎样激烈的较量呢?让我们打开书本,继续学习课文。
2、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三到八自然段,读完找找课文中描写台风的句子,用划出来;再找找描写卫星的句子,用~~~~划出来。边划边想:你从找到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划的句子以及你的体会。
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台风的句子?
1、(根据回答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台风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指名回答)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4、台风如此的凶猛,鱼儿、船儿、树儿甚至我们人类都对它望而生畏!而如今这颗不起眼的小卫星竟然盯住它,还说要跟踪到它消失为止,想象一下台风当时的心情怎样?
(贴图:台风)你们看,台风可生气了,书上哪个词语写出了台风的恼怒?(板书:狂怒)
你嘿嘿这个词语读得特别好,把台风的狂妄自大也给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把台风对卫星的蔑视也读出来。(齐读)
你读得真好,让老师充分感受到了台风是个疯狂的暴君。我们一起来。(齐读)
(贴图:卫星)(板书:离地三百公里)我们常见的飞机的飞行高度最高也只能达到12公里,而气象卫星站要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它居高临下把台风盯得紧紧的,这也是气象卫星的神奇之处。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怕台风,还偏偏爱跟着台风走。
你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小卫星啊!我们一起来做做这勇敢的小卫星。(齐读)
8、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读得这么好,想不想来分角色读一读。(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到四自然段)
9、小结:狂妄的台风想吓跑卫星,没想到这神奇的气象卫星偏偏要跟着它走。这是卫星与台风第一回合的较量。
1、过渡:台风眼看对付不了卫星,就想了个什么招?台风可真狡猾!谁来继续交流刚才你找到的描写台风的句子?
2、(根据回答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自己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引读: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4、气象卫星的本领真是高强。台风逃得那么快,他仍然能紧紧地跟踪着他(点红:紧紧地),真了不起!如果你是卫星,看到台风逃跑,你会怎样对台风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领悟,畅所欲言。预设:可恶的台风,你哪里逃?坏东西,你逃不了了)
5、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
7、小结:狡猾的台风想甩掉气象卫星真是没门!这是卫星与台风第二回合的较量。
1、过渡:台风想逃又逃不掉,还被嘲笑一番,他有没有老老实实,甘拜下风?
你怎么知道的,谁来继续交流你划的描写台风的句子?
2、(根据回答出示课文六、七自然段)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你觉得这时的台风和刚才比起来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它可真是变本加厉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做做这疯狂的台风,把台风发怒到极点的样子读出来。(齐读句子)可是(引读下面的话)
⌑ 人造卫星教案 ⌑
这一课是一科学童话,通过狂妄自大的.台风和神通广大的气象卫星的较量,讲述了一些有关气象卫星的科学知识。对话生动有趣,角色鲜明,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朗读兴趣。所以我围绕着“朗读训练”设计了教学思路。
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会提高朗读能力,也就是要读懂文字所蕴含的意思,我抓住科学知识点予以提示,让学生“明明白白”地读。比方说“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猛扑”、“他感到有点累”、懒洋洋“等,都在暗示着台风的风力由强到弱的线索。
老师的范读要能起到示范作用。作为老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放下架子”、“教给法子”“做出样子”。我的范读并不多,学生读得好的地方,我就不再重复了。学生总是读得不到位的如“你是谁?竟敢盯住我!”我做了范读,表情也很丰富,学生听了都笑出了声。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安排多样的朗读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我一直鼓励让学生别做动作边读书,效果还是不错的。如“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学生做出“跳着、猛扑着”的动作,在做动作中体会台风的气势汹汹。其它的形式如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默读、自由读等交叉使用,学生读得还是很生动的。
⌑ 人造卫星教案 ⌑
语文课上蔡老师讲了《蝙蝠和雷达》,告诉我们很多仿生学的知识。我翻看资料一了解,动物的仿生学案例好多呢!我选择了蝴蝶,好好研究一番。
在平常生活中,蝴蝶是一种很小的动物,非常不起眼,人们只会评价它们很漂亮,却不太知道蝴蝶的其他功能。其实,在战争时期,人们就从蝴蝶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迷彩服,用在野外作战的时候,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这项发明可真是了不起!
还有呢,蝴蝶又与遨游在太空的人造卫星有什么关联呢?据资料显示,遨游在太空的人造卫星,当受到太阳剧烈照射时,温度会急剧上升,高达2000℃,而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温度会急速下降,低至-200℃。这样巨大的反差,很容易损坏人造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为此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结果,人们发现这小巧玲珑的蝴蝶,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令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原来,蝴蝶的翅膀上镶嵌着一种密密的东西,就像鱼鳞的蝶粉,这也就是我们在捉蝴蝶时,手指上会留下的一层闪亮粉状的东西。这些蝶粉形状各异,变化多端,有的又扁又平,有的又长又细,还有的又短又宽。再细看去,蝶粉上还有许许多多色素和能把光线反弹回去的刻纹。所以,在阳光照射下,蝴蝶的翅膀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别提多漂亮了。那蝶粉的作用啊,也相当的大,你们可不要小瞧哦,因为它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排列方式,可以对自己产生保护作用躲避天敌。但是你们知道吗?蝴蝶身上的蝶粉还是个天然的空调器呢。当气温上升、阳光照射时,蝴蝶为了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还特意把自己的鳞片张开。当气温下降、阳光不再照射时,鳞片自动闭合,从而使自己的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这个发现,对航天科学家有了重要的启示。科学家们认为,要是在人造卫星的航天器上,贴上一层像蝴蝶鳞片一样的散热片,准能使人造卫星保持合适的温度。后来一经试验,果然解决了之前的大问题。由此看来,蝴蝶还真是伟大啊!
科学家从蝴蝶等动物上获得启示,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看来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我们一定要拜大自然为师。
-
实用文书网小编为您推荐人造卫星教案专题,欢迎访问:人造卫星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