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职工小区物业的维修养护管理常规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蓄水池方案 篇1
工程类
1 对业主、使用人自用部位提供维修服务的措施
业主、使用人自用部位和自用设备损坏的,由业主或使用人向物业管理公司其他修缮单位报修;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按照业主、使用人公布的收费价格收取。
专线接报修电话24小时受理业主报修,小修小补在2小时内完成。
紧急维修在报修后25分钟内答复处理,并在当天内完成,因实际情况不能完成,应采取临时解决措施的前提下,列出维修计划时间表,明确告之业主,在得认可后按时完成维修任务。
2 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措施
公共部位建筑物外观整洁、完好率达95%以上。无违章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现象、无占用、损坏公共部位现象,无损坏房屋陌生结构现象等。
公共设备、公共设施良好、运行正常,完好率达95%以上。
公共部位、公共设备、公共设施急修项目24小时抢修;小修小补2小时内完成。
专线接报修电话24小时受理业主报修,小修小补2小时内完成,并实行3个月保修制度
紧急维修在报修后25分钟内答复处理,并在当天内完成,因实际情况不能完成,应采取临时解决措施的前提下,列出维修计划时间表,明确告之业主,在征得业主认可后按照完成维修任务。
3 业主、使用人装饰、装修物业的服务措施
由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及装饰装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造成对房屋装修管理的理解误区,在房屋装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解,很据我司多年服务经验,我们将对《CZ医科大学教职工住宅小区》的'业主装修提供如下服务:
预先告知:在业主接房时,我们会将我们在前期介入中收集的相关资料整理后统一提供给业主,同时向业主提供装修服务协议及装修注意事项;
专人服务:我们将组织专职的装修服务团队,协助业主进行图纸审核、装修单位监管、装修现场监控等工作;
限时服务:我们将在承诺时间内完成图纸审核、水电线路检查、读数、手续办理等工作,以保证业主的正常施工不受干扰;
装修知识培训:我们将安排专业人员为业主集中讲解装修知识,解答业主疑难;
蓄水池方案 篇2
(1)综合管理
1.设备用房方便物业管理企业使用,达到集中、集约管理效果、应集中设置(二次供水、消防供水、高低压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监控室与物业服务中心尽可能集中设置。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基础档案。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基础档案。
2.运行、检查、维修养护记录应每月归档。
3.组织实施房屋使用安全情况评估检查。
4.共用部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责任范围编制修缮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修缮;共用设施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即时组织修复。
5.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
6.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运行、维修养护和定期检测。
7.雷电、强降水、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前后进行检查并落实防范措施。
8.设备机房1)每月清洁1次,室内无杂物。
(2)设置挡鼠板、鼠药盒或粘鼠板。
(3)在明显易取位置配备消防器材,每月检查1次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4)设施设备标志、标牌齐全。
(5)在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相关制度、证书。
(6)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工作日志、清洁记录等齐全、完整。
(2)共用部位
1.房屋结构每季度检查1次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外观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时,应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按鉴定结果组织修缮。
2.建筑部件
(1)每季度检查1次外墙贴饰面或抹灰、屋檐、阳台、雨罩、空调室外机支撑构件等。
(2)每周巡查1次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等。
(3)每月检查1次共用部位的室内地面、墙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
(4)每年上汛前和强降雨后检查屋面防水和雨落管等。
3.附属构筑物1)每周巡查1次道路、场地、阶梯及扶手、侧石、管井、沟渠等。
(2)每月检查1次雨、污水管井等。
(3)每周巡查1次大门、围墙、围栏等。
(4)每周巡查1次休闲椅、凉亭、雕塑、景观小品等。
(5)每年检测1次防雷装置。信号系统应加装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
3)空调系统
1.运行前对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风机盘管、水处理等设施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查。
2.运行期间每日巡视1次空调系统,保证室内温度符合相关规定。
3.制定节能措施,每月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
4.每年检查1次管道、阀门并除锈。
5.每年检验1次压力容器、仪表及冷却塔噪声。
6.每年清洗消毒1次新风机、空气处理机滤网、表冷器、箱体等;每年清洗消毒2次风机盘管滤网;每2年清洗消毒1次风管。
7.每年对空调系统进行1次整体性维修养护。
(4)二次供水设施
1.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箱按规定清洗消毒、水质化验,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每日巡视2次水箱间、水泵房,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3.每月切换1次备用水泵。
4.每季度检查1次水泵润滑情况,补充或更换润滑剂;每年养护1次水泵。
5.每年对供水管道、阀门等进行除锈、刷漆,每年入冬前对暴露管道进行防冻处理。
6.水箱、蓄水池盖板应保持完好并加锁,钥匙由专人保管,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溢流管口、透气口应安装金属防护网并保持完好。
(5)排水系统
1.排水设施每年上汛前对雨、污水井、屋面雨水口等设施进行检查,组织清理、疏通,确保畅通。每次降雨前后及过程中对主要排水口、管井进行检查。
2.污水泵汛期每日巡视2次,平时每日巡视1次,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每周进行1次手动启动测试;每季度养护1次。
3.化粪池每半年检查1次化粪池;组织安排清掏。
(6)照明和电气设备
1.楼内照明每班巡视1次,一般故障8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1日内修复。
2.楼外照明每日巡视1次,一般故障12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3日内修复;每2周调整1次时间控制器。
3.应急照明每日巡视1次,发现故障,即时修复。
4.低压柜每日巡视3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半年养护1次,养护内容包括紧固、检测、清扫;每年检查2次电气安全;每半年检测1次接地电阻;每年校验1次仪表。
5.低压配电箱和低压线路每周巡视1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半年养护1次,内容包括紧固、检测、清扫;每半年切换1次双路互投开关。
6.控制柜每周巡视2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年养护2次,养护内容包括紧固、检测、调试、清扫;每季度校正1次各种电器装置或控制设备的设定值;每年检查2次各类远控装置和节能装置。
7.发电机每月试运行1次,保证运行正常;每年2次带负荷运行;每年活化2次蓄电池;每班巡视1次充电机和蓄电池。
8.检测每年检验1次电能表。
9.配电室、楼层配电间防止小动物措施完备;穿墙线槽周边封堵严密;锁具完好;电缆进出线和开关标志清晰、准确。
(7)安全防范系统
1.报警控制管理主机每日巡查1次,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每日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2.对讲门口机每周检查1次按键、显示屏等;每周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3.网络控制箱每季度检查1次外观、接线;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4.红外对射探测器每月检查1次接线、探测范围、防水状况等;每月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5.图像采集设备每日检查1次监视画面、录像功能;每周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6.摄像机每季度检查1次聚焦、红外夜视、接线、防水状况等,进行相应的调试;每季度镜头表面清洁1次;每年防护罩内部除尘1次。
7.解码器每季度检查1次防雨罩、接线等,进行相应的`调试;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8.云台每季度检查1次运转、接线,进行清晰度调校;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转动部位上润滑油1次。
9.巡更点每周检查1次外观,表面清洁1次;每日存储巡更记录。
10.读卡器每周检查1次外观;每周表面清洁1次,查看防水状况。
11.电磁锁门锁每2周检查1次吸力、外观、接线。
12.出门按钮每2周检查1次开锁功能、接线。
(8)电梯
1.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按照相关要求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附着于电梯的显著位置。
2.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应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3.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排除;电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应每年进行校验、检修。
4.应与有资质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签订电梯维保合同,约定维护保养的内容、要求、频次、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对专项服务企业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对专项服务企业定期检修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5.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6.制定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发生电梯困人或其它重大事件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物业服务人员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专业维修人员应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
(9)水景
1.启用前进行防渗漏和防漏电检查,防止渗漏,保证用电安全。
2.使用期间每日巡查1次喷水池、水泵及其附属设施,每周检查1次防漏电设施。
3.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4.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