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甜麦塌饼作文(汇编十四篇)
发表时间:2025-06-19■ 做甜麦塌饼作文 ■
窗外下着毛毛细有,天空布满了乌云,一定又要很久的雨了。想出去玩也没办法,呆在家里真无聊!
该做些什么呢?我想了想,还是做饼吃吧。妈妈经常做给我吃,这次我要做给妈妈吃。我拿出面粉,袋子打了个死结,我怎么弄也弄不开。只好叫妈妈来帮忙。
妈妈打开袋子把面粉倒进盆子里,只见妈妈俯下身子闻了闻说:“你在哪里拿的。”我说:“在冰箱下面拿的。”妈妈说:“天哪,你拿的是石灰。”我望着妈妈:“石灰是什么呀?”妈妈说:“就墙上白色的东西。”我这才明白,要不是袋子打不开,今天就做了“石灰饼”
后来,我和妈妈共同合作下,我吃上了香喷喷的饼。今天虽然闹了个笑话,但是我很开心。我终于能帮妈妈做点事情了。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告诉我:“今天中午我们吃卷饼。”我兴奋极了!妈妈告诉我:“首先把葱和四个鸡蛋洗好。”我高兴地说:“遵命!”洗好后,我小心翼翼地将蛋和葱放入盘子中。妈妈说:“好!现在我们来搅拌蛋和面粉,并把肉剁好。”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教我剁肉呀?”
“好的!”妈妈告诉我在剁肉的同时加点水,这样剁出来的肉质会更细滑一些。说干就干,我拿起菜刀“咚咚咚”的剁起肉来,妈妈用筷子搅拌蛋,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妈妈就把蛋和面粉搅拌好了。开始炒“蚂蚁上树”了,这可是我的最爱哟!一想到这道菜,我就馋得只流口水,对了!你一定不知道什么是“蚂蚁上树”吧!让我来告诉你,其实就是肉、粉丝和葱放在一起炒,妈妈还把胡萝卜也切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妈妈拿出煎锅开始煎饼,只见妈妈将搅拌好的蛋和面粉用汤勺舀起,倒入锅中烹饪成一张张圆圆的、薄薄的煎饼,像一个个黄色的太阳,真好看!饼煎好后,妈妈将胡萝卜丝和“蚂蚁上树”放在煎饼上卷好,看得我垂涎欲滴。
我迫不及待地吃着和妈妈一起做的卷饼,感觉美味极了!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奶奶最拿手的就是做麦饼,每次奶奶做麦饼的时候,我都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心里很羡慕。
奶奶平时烧菜都显得三心二意,可做起麦饼,那可是一心一意。邻居有时尝了一口她做的麦饼,都会竖起大拇指。
平常回家,奶奶都是在楼上看电视,可今天,奶奶在楼下做麦饼。我看着奶奶一步一步地做麦饼,只见奶奶抖抖手,拿起擀面杖,放在厚厚的面团上擀啊擀啊擀啊擀啊终于擀好了,再倒上馅儿,然后对折,把馅儿都包在面团里,再擀平,像个圆圆的月亮,放在高压锅里烤一会儿,烤的两面都金黄金黄的,美味佳肴的麦饼就做好了。
看着奶奶做的麦饼,我的心里不知不觉有点痒痒。就去找奶奶学做麦饼,奶奶说:你确定要学做麦饼吗?需要坚持的哦。我说:要学。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说完,我就跑到厨房拿起面团,学奶奶的样子做麦饼。我把面团铺平,再拿起擀面杖在面团上随意地擀来擀去,再倒上一大堆馅儿,然后对折,把馅儿都包在面团里,可我忘了还要再擀平就放到高压锅里烤,就像一个球一样,一烤好,拿出来已经裂了。
我本来还想放弃,但是奶奶说:不要放弃,你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坚持吗?而且你还回答了。听了奶奶的话,我决定再做一个麦饼试一试,如果还是不成功的话,我就放弃了。
我又重新做了一个卖饼,还是模仿奶奶上次的样子做,我再次拿起面团铺平,用擀面杖在面团上很认真地擀,擀啊擀啊,擀平了,我又倒上差不多和奶奶倒的一样的馅儿,然后整齐地对折,我再拿起擀面杖,把面团擀平,像一个圆圆的月亮,接着,放入高压锅中烤。时间到了,我拿出麦饼,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尝一口,说:哇,已经跟奶奶做的卖饼的味道差不多了。
我觉得自己做的卖饼的味道也很棒。于是,我又给自己做了好几个。奶奶做的麦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独一无二的。作为她的徒弟,我的功夫自然也不会差。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老板!我要3箱麦饼带到上海。”“老板!我要预订30个做寿。”“老板!我要……”咦?这家店人气怎么这么旺?嘿嘿!不知道吧,这就是我们瓯北著名的小吃店——塘头麦饼店。
这家小店就在龙桥街,店面不大,一个平台,一个铁棚,小小的店里放着五六个麦饼筒,最大的桶还要六个人配合才能抱走,桶下燃烧的木炭发出一阵阵青烟。不仅如此,店里还雇了工人,有的在炒梅干菜,有的在控制火候,有的在挑细的菜,有的……其中有个中年妇女,其他人都称她老板娘,所以我便走上前去向她问好。
“请问您是老板娘吗?”
“是啊。”她拍拍围裙,“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来,是想问下你家麦饼为什么这么好吃,顺便问一下,您为什么不装修一下店面或重新找个店面呢?”
“我家的麦饼的原料都是向山里的农家订购的,挑出一些切洗……蒸2小时,,至于为什么不挑好的店面是因为现在的店面太贵了,再加上这么多工人的工钱,我付不起啊,再加上勤以为俭嘛!所以我便不再想这件事了,再加上我每天3点多就起来工作,赚钱不容易,哪有闲钱换店面,对了你想吃什么口味呀,小朋友?”这时,一个带着乐清口音的叔叔大喊道:“老板!我要2箱麦饼带国外去,一定要快一点呀!”
“那我就来一个梅菜干吧!要小的。”
“好的。”说完她便急匆匆地去拿麦饼了。
麦饼上来了,小饼略带焦黄,勾住你的食欲,把鼻子凑起便闻一股香味在鼻子底下流窜,令人回味无穷,吃上一小吃,梅干菜便把肉的腻给盖住了,真是吃了还想再吃。
望着老板娘忙碌的背影,吃着微微发甜的麦饼,我不由得觉得这是瓯北人民生活的缩影——勤劳、努力换来了今日甜蜜的美好生活。我不禁感叹,这就是瓯北人,这就是瓯北的名小吃——塘头麦饼。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立夏塌饼,顾名思义就是立夏时节吃的一种饼,至于为什么叫“塌饼”,是因为它扁扁的,圆圆的,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立夏塌饼是由麦芽粉、糯米粉、芝麻、豆沙、草头、野艾等多种材料制作成的,一口咬下去,很有层次感。先是外面一层被煎的脆脆的皮,然后是软糯的麦芽糯米、香甜可口的豆沙,豆沙里有时还裹着一颗颗甜甜的小红豆,夹着丝丝缕缕的草头,野艾。馅料一碰到舌头就化了开来,香甜的味道弥漫了舌头,麦芽的可口、芝麻的清香、豆沙的香甜、野艾的青草味,融合在一起,让舌头享受了一场味觉大宴。
糯、甜、香,立夏塌饼,怎能不让人爱你!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永嘉,我的家乡,自古以来,也可以算是人杰地灵,传奇之地,隔江相望,就可以看到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心屿,还有风景秀丽的楠溪江。而今天我介绍的这道主食,则是被称为中国披萨——麦饼。
一到楠溪江,在路边就可以看到各种小摊子,一个圆圆的烤桶,一张小小的桌子,这就是做麦饼的地方。我刚坐下,一道美味佳肴便出现在眼前,一股扑面而来的饥饿感袭击了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到这种人间美食。
只见它色泽金黄,中间局部有点焦黑色。麦饼整体呈圆状,有些地方凹凸不平。它的颜色属于渐变色。从外圈到里,从浅黄、淡黄、橙黄、深黄、到局部的黑色。这些颜色就好比吃起来的味道,那味道越来越浓,越来越浓,让你看几眼就大饱“眼福”。
再凑近闻一闻。那种气味,那种肉和咸菜腌制过后的香气味令人欲罢不能。那气味,有一种让你蠢蠢欲动的感觉,一种口水直流的感觉,让你无法自拔的感觉。总而言之,这种味道,是你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然后再亲自尝一尝。将麦饼拿在手中,入嘴时,首先被咬到的一定会是那坚硬的外皮,硬而脆,紧接着跟着就是那十分饱满的肉质,合起来就是一种硬和软的完美结合。咽下去时,那种口感,从咽喉滑过,简直是用词语无法形容的。那感受,如同一种用语言无法解释的美食,从嘴中划进,似乎所有器官都不运作,整个人轻飘飘的,回味无穷。
只要你见过、闻过、尝过。你就一定不会忘记这种美味的食物,每当你再次见到它,你一定会再次回想起它那回味无穷的味道。最终,你一定会爱上它。
真不愧是中国的披萨。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嗞嗞——嗞嗞——”铁锅和麦饼亲切地发出芳香的声音,我站在锅边,眼巴巴地望着奶奶做麦饼。奶奶娴熟地翻着锅里的麦饼,笑着说让我别着急。
我怎能不急!那金黄金黄的麦饼,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看得两眼发光,口水直流。一个个白色的面饼在铁锅中变得金黄,很快就熟了不少。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芙蓉麦饼,也不管烫还是不烫,一口咬了下去。“哇!”一股混杂着面香、肉香和菜香的热气从喉咙流入我全身。
上面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我的幼年时期。对于芙蓉麦饼,我有着别样的情愫。我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芙蓉麦饼是奶奶最拿手的美食,也是老家的特色。
不同于常见的馅饼,芙蓉麦饼的馅中,会放许多咸菜。第一次吃那种咸菜,我觉得很难吃,可越吃越好吃。除了咸菜之外,芙蓉麦饼中还有很多肉馅,奶奶做的肉馅特别好吃,瘦的吃下去就像一只小精灵,能感觉香味在嘴里来回游荡;肥的就像一个小球,不用我咽,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对于乐清人来说,芙蓉麦饼早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略带酸味的咸菜、肉、虾皮、葱和鸡蛋混合的馅,让人回味无穷。民间有许多關于麦饼的俚语,比如“吃吃麦饼,爬爬山岭”等。
听奶奶讲,关于芙蓉麦饼还有一个传说。在南宋初年,金兵大举伐宋,奸相秦桧对于侵略者俯首称臣,对岳飞等抗金将领却一味打压,最后害死了岳飞。广大爱国军民对他的卖国行径恨之入骨,于是把麦粉和油放进烘缸里烤制而成的饼称为麦缸饼(卖国饼),叫着叫着就叫成了麦饼。
现在,我家搬到了城里,奶奶年纪也大了,很少能吃到当年那种地道的芙蓉麦饼了。但是,在街边一闻到这种味道,我就想起了奶奶做的麦饼,还有那个乡下小院。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每逢过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青饼,吃青饼。青饼我倒是见多了,但做青饼我还是头一回呢!
外婆告诉我,做青饼的第一步是采青,并且要保证这些青新鲜。这不,大清早的,我就挎着篮子和妹妹一起来到了野外,郊外的空气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叫人好不惬意。我凑近一看,还看见些许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呢!
因为我的技术不佳,所以采来的青又细又小,而妹妹篮子里的则又粗又大,像一个个壮汉。
第二步是捶青,只见舅舅把一大团面粉和青放在一个用石头做的大“碗”里,然后拿起锤子用力一挥,锤了下去,在往上挥的那一刹那,外婆迅速用沾湿的手往青上一抹,随着锤子的起起落落,大“碗”里的青和面粉逐渐融为了一体。
总算搞定了所有的材料,可以做青饼了,舅妈利落的把一大团墨绿色的青择成了一个个青团,我忙拿起一个粘松花,完成!墨绿色的青团像披上了一件黄色的纱衣,漂亮极了!然后,再轻轻一压,最后再放进模具里,就这样,一个青饼就诞生了!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中午,我当起了值日生,像打了鸡血似的,越干越起劲。和我一起干活的小伙伴们也一样,我们全组都干得热火朝天,十分迅速,得到了郑老师的赞赏,她许诺在课管时买麦饼奖励我们这几只勤劳的“小蜜蜂”。
下午的时间似乎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一眨眼就不见了,课管时间到了。我们个个像一只只傲气的鹅,趾高气扬地走上讲台,去领麦饼。接着又像一只只顽皮的小鸭蹦蹦跳跳地跑下了讲台,兴高采烈地坐到座位上,吃着那半块麦饼。
我刚坐到位子上,空气就立刻变浑浊了,因为我周边立刻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小馋猫,一个个都可怜巴巴的,眼神中充满着乞求,我“扑哧”地笑出了声,分了一些给和我关系好的同学。仇人嘛,就算了!
忙活了一阵,只剩下三分之二的麦饼了,可我却一口都还没吃呢。我一赶走剩下的馋猫们就立刻咬了一口。突然,觉得一切都变美好了,这饼也太好吃了,一股浓郁的香味从鼻头传入心间,一种香甜的味道从舌尖倾泻而下,一种香酥从嘴巴一直到心田……
再吃第二口,才发现麦饼中的馅料是那么的美味,不咸也不淡,不甜也不腻。这个麦饼似乎有魔法,能让人一直处于一种美好的感觉里。
第三口,梅菜和肉都成了配角,只有外面的皮才最好吃。这次我特地在口中含了许久,谁知,这味道在嘴中久久不消失。连路人都感到了麦饼的芳香,直赞叹:“真香啊!”
不等我吃完第三口,小金又探头探脑地钻了过来,直向我要麦饼。我哪肯,这么好吃的东西,我真想永远吃不光,只好谎称已经吃完了。他失望地回了座位,我赶紧将那未吃完的麦饼放进了书包,准备回家慢慢“品”。
放学回家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书包拿出麦饼,继续“品”!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都说麦饼是中国的披萨,在十一小长假里,我尝到了这道美食。
我和妈妈去岩头买了两个“中国披萨”,我看一下,麦饼是金黄色的,隐约还带一点点焦黄,中间凸出大小不一、形状千奇百怪的烤焦了的小黑点。
有数不清种形状,其实麦饭原来是圆形的,只是在烤的过程中有的凸出来,有的凹进去,它的边变成了波浪形的,好像在故意刁难人们,让你叫不出这是什么形状。
突然,我闻到了麦饼的香味,香气中带一种鲜味,鲜味中又带一种咸味,那气味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下子跳进你的鼻子,再流进你的心里,让你不停地流口水,最后我终于忍不住了,夺过妈妈手里金灿灿、大圆盘似的麦饼。
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就像女汉子一样大口大口地住嘴里塞,仿佛饿了三天三夜的野兽,突然看见一大块肉,别看我吃相那么难看,我可是在好好品尝这美味的永嘉特色小吃呢!不信我说给你听,当我把黄灿灿的面皮给吃进去的时候,感觉皮有一丝甜甜的感觉,脆脆的外皮里裹着又鲜又好吃可口的馅,当我吃到有皮加馅的时候,我的眼睛好像射出金光,那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吃了永嘉麦饼,我又知道了一个永嘉特色小吃,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丝丝的,十分开心。
永嘉麦饼香脆可口,让我一想就口水直流,回味无穷。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中秋节快到了,老师决定让我们自己做一次月饼。星期五,几位家长来到了学校,听说是要帮助我们做月饼,我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用什么词都形容不了,几位家长拿来烤箱、印章、盆子等工具,给桌子摆上一次性台布,便开始做月饼了。
我们把手洗干净,称出由枧水、食用油、面粉、糖浆组合而成的面团22克,把它搓成一个球。再选自己喜欢的馅儿,我选了凤梨馅,我把馅称出22克之后,也把它搓成一个球。
我们又把面球按成一张面皮,把馅放在中间,使面皮能把整个馅包住。我们拿着这个“球”去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我印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并且在背面刻上了自己的学号。
开始烘焙了。家长们忙着给月饼刷水,是为了不让月饼在烤的过程中裂开。烤了5分钟后,香味弥漫在整个教室里,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可是家长又刷了一层鸡蛋液,把月饼又“送”进了烤箱,是为了让月饼色泽更鲜艳点。
月饼出烤箱啦!面对香气的“诱惑”,我还是要把它带回家去与爸爸妈妈一起享受我的劳动成果。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我住在一座美丽的小镇上一一练市,这里有着许多风俗:拜利市、烧野火饭、做熏豆茶等,但我最喜欢清明节时做甜麦塌饼,请你听我细细道来。
甜麦塌饼,是我们练市一带的传统点心,老底子传下来的规矩,寒食民间禁火,所以才有了粽子、青团等糕点冷食,在众多冷食中,我对甜麦塌饼情有独钟。每年,农村到这节气,家家户户就会做上好多。除了祭祖,自己食用,就是给亲戚家送上十来二十个,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年一过,我就头颈伸得丝瓜长,盼着过清明,因为一年只有这时节才可以吃到甜麦塌饼。
小时候,我常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婆去田野里挑那种绿叶上敷着一层灰白的野菜,俗称草头,此菜去田头地角一转就挑得满篮子。拿回家洗净,用沸水浸泡,沥去苦水,捏成拳头大,用菜刀切细。麦芽粉是十天半月前就用上好麦粒发芽,然后晒干磨成粉。这麦芽粉也很关键,起到了软化作用,又有麦芽的天然甜味。
做饼看似简单,实际有难度,掌握不好,做出的饼要么太硬,要么太软和稀泥一样趴着不成形。所以,一般都由经验丰富的主妇掌握。
先在拌匀的糯米粉中徐徐倒入温水,水不能多,也不能太少,再放入切细的草头,慢慢搅拌均匀,反复挤压、揉搓成粉团,然后上锅蒸,稍凉后,掺入甜麦芽粉再揉,直至均匀。拧一坨揉搓成圆形,再一压,就成了扁圆形的塌饼。这我也会,只是常粘得手指缝里都是粉,有时还会搞得脸上东一点西一点,像戏班子里的花脸。做的时候,有些人家为了更美味,还会放上豆沙馅,撒上白芝麻。一切就绪就可以入锅了,这也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人在外间,耳朵、鼻子却时刻关注着厨房的动静,听着油锅里吱吱的响声,嗅着厨房里飘来的诱人的香,就知道塌饼出锅了。那香,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甜麦塌饼的美味很难说尽,只有吃过才能体会,简单来说,就是有野菜的清清鲜醇,有麦芽天然的甜味,有豆沙粉粉的细腻,有塌饼被菜油煎过后的阵阵焦香。放盘里,浓绿油亮,真让人垂涎三尺啊!
清明节,来我们练市品尝这香醇的甜麦塌饼吧!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后记
甜麦塌饼我百吃不厌,以至于小时候过了年,常常抱着妈妈的大腿撒娇,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翻日历本算算什么时候到清明,什么时候能吃上甜麦塌饼。不过,我还记得第一次瞧见这脏脏的东西,死也不肯吃的情形,哈哈,看来物也不可貌相啊!我从未忘记那香甜可口、甜而不腻的味道,我期待着明年的清明,明年的甜麦塌饼。
家长感言
读了女儿这篇作文,由衷觉得民俗文化凝聚了老一辈人的生活理念和智慧,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使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教师赏析
可心的这篇作文让我想起了母亲在练市镇上卖甜麦塌饼供不应求的场景,也让我牢记她说的做甜麦塌饼要整整十三道工序,一道好吃的点心需要用心去做。小作者跟随外婆的脚步,细致观察,亲自尝试,了解了甜麦塌饼的由来、制作过程以及它的美味,深深地爱上了这道练市特有的冷食点心。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感情真挚,感染力强。传承家乡民俗文化也需要孩子们的热爱和深情啊!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啊,太美味了!”咦?是谁发出的赞叹声?哦,原来妈妈正吃着我做的蛋饼呢!
这周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众不同”——为妈妈做一道菜。我回到家一看,妈妈不在,我就开始做菜了。我先打几个鸡蛋到小碗中,用筷子把它搅匀了;接着准备葱花,把葱花的根部切掉,然后清洗干净,切成小粒小粒的,放入盛有鸡蛋的小碗中。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眼睛睁不开了,还掉眼泪。我赶紧用衣袖擦一擦,跑到卫生间洗把脸,眼睛没事了,然后回来加入一点盐,再次搅拌均匀,煎蛋饼的准备工作总算做好了。
开始煎鸡蛋饼了,我把平底锅放在电磁炉上,打开火,锅热了倒入一勺油,等到油“吱吱”作响时,倒入鸡蛋汁。谁知,我太用力了,调皮的油“炸开了”,把我弄得狼狈不堪,桌上、衣服上全是油,有一滴竟然溅落到我的手上,烫得我快要哭了。我急中生智赶紧把火关小,这下油慢慢安静下来,鸡蛋任我摆布了。见到底层有些金黄色时,我用锅铲把鸡蛋分成几片,慢慢地翻开它,煎另一面。等到另一面也变成金黄色的,就可以出锅了。然后,我用筷子把鸡蛋饼一片片夹到碟子中,摆成一个圆形。大功告成,看着自己用心做好的蛋饼,我开心地笑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妈妈也回来了,她一边吃着我做的蛋饼,一边不停地赞叹。我想:下次要做得更美味、更美观。
■ 做甜麦塌饼作文 ■
今天,我自己独立做鸡蛋饼,我好兴奋啊!
我先请出两位鸡蛋小姐,把它们打碎,再切点小葱,然后搅拌均匀。就不管它们,让它们去跳舞了。
接着有情本次制作的主要人物——面粉先生出场!面粉先生很喜欢我的手,手一进面粉袋里,它们就围上来,我的手就像戴了一双白手套一样。甩?甩不掉。拍?拍不 下。劝?劝不走。反正用尽了各种办法,他们就是不下来。最后,我用了绝招:用水冲,终于把面粉先生冲回了他们的兄弟姐妹的身边去了。
接下来,就开始做了。先把电饼挡预热以下,然后把面浆倒成圆形,可我倒得一点也不好。倒成了正方形,不过没关系,好吃就行。
“时间到了,时间到了。”一声优美的女高音传来,我知道已经好了,我开心地跳了过去,一打开锅。“哇!真是太香了。有小葱的清香,有面粉的淡香,还有蛋的浓香。”“哇!太漂亮了。有葱的绿,有蛋的黄,还有面粉的白,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香气从厨房飘到了客厅,妈妈说:“快过来吃!”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和妈妈一起分享了。
这么好吃的鸡蛋饼,你也来吃吧!
-
欲了解做甜麦塌饼作文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做甜麦塌饼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