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暮蝉日记(范文七篇)
发表时间:2025-05-27夕暮蝉日记 篇1
暑假到了,天气很热,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今天是我陪妈妈买菜的时间。在回来的路边树上看见了抓在树皮上的一个壳,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知了的壳呢 ?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像呢 ?一路上就一直有一个捕蝉的念头。
回家以后,我对爸爸说:“老爸,我想捕蝉,能不能帮我准备一些工具啊!”爸爸爽快的答应了,但是有一个要求,要我把捕蝉的过程写篇作文。就这样我们开始干活了。捕蝉要用的工具有 :1装蝉的罐子 2网兜。 我们忙了一个上午,终于做完了。
我们来到小区的公园里 ,一会儿看看这棵树,一会儿看看那棵树,终于在一棵树上找到了一个。树边上正好有个凳子,老爸踩了上去,慢慢移动,网兜也慢慢靠近蝉,“啪”蝉飞走了,真可惜啊!原来蝉在人靠近的时候就不叫了,网兜在靠近她的时候它早就发现了。就因为这样,老爸好几次都抓不到蝉。我又气又急。但还是要继续找。最后,在路边的树上又找到了一只蝉,它爬在树的主干上比较好抓,老爸灵机一动,先把网兜慢慢地靠近蝉,等蝉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的用网兜罩住它,"终于抓住了",我又开心又激动地把蝉放进了罐子里。回来后我把蝉养在了阳台上。空闲的时候逗逗它,可好玩了 。
这就是我捕蝉的经过,我把它写成了这篇作文,后来我又去了几次,收获了好几只蝉呢!
夕暮蝉日记 篇2
1.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5.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6.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7.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陈陶《句》
8.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9.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贾岛《寄贺兰朋吉》
10.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11.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武元衡《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12.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13.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14.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
15.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
16.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 唐 · 李商隐《乐游原》
17.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唐 · 李商隐《柳》
18.乱蝉衰草小池塘 —— 宋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梨叶疏红蝉韵歇 —— 宋 · 晏殊《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20.高柳乱蝉栖 —— 宋 ·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21.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 唐 · 卢照邻《长安古意》
2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唐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唐 · 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24.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唐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25.绿槐高柳咽新蝉 —— 宋 · 苏轼《阮郎归·初夏》
26.湖上西风急暮蝉 —— 宋 · 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27.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 宋 · 杨万里《初秋行圃》
28.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清 · 袁枚《所见》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南北朝 · 王籍《入若耶溪》
30.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夕暮蝉日记 篇3
1、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2、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卢殷(《晚蝉》)
3、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4、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5、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6、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7、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9、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10、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司空曙《新蝉》
1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1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13、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1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1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1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1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18、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19、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20、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21、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22、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23、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24、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25、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2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宋·柳永(《雨霖铃》
27、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蝉》
28、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29、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30、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31、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32、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33、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唐·雍裕之《早蝉》
34、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5、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晚山蝉》
36、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37、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38、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39、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40、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赋得弱柳鸣秋蝉》
41、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清平乐(咏蝉)》
42、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听新蝉寄张昼》
43、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夕暮蝉日记 篇4
今天,我和姚智杰、萧子睿和杨俊豪去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观察昆虫。
在荷花池边,有很多垂柳,我一眼就看到树上有许多蝉。蝉是黑色的,它有一对大大的复眼,位于头部两侧,中间分布有三个点状的单眼。它身上还有一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有一个成语叫“薄如蝉翼”,说的就是蝉的翅膀很薄的意思了。
在树梢上,有一只蝉在使劲地叫着。蝉的叫声很大,很清脆,穿透力很强。它一直在不停地叫着,就像在唱一首动听的歌,给我们带来夏天的感觉。它的声音穿到很远的地方,引得远处紫荆树上的蝉也跟着叫了起来。它们一唱一和,好像在合奏,又像在比谁的声音更大。真有趣!
蝉一般比较喜欢在柳树上,但为什么有一些柳树上没有蝉,而一些柳树上有很多蝉呢?我观察了很久才发现,那些树皮又老又粗甚至开裂的柳树上没有蝉,而树皮嫩绿光滑的柳树上有很多蝉。这是为什么呢?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蝉是靠吸食树皮里的汁液生存的。那些嫩绿的枝条上有鲜美的`汁液,所以吸引了很多蝉在上面。古时候人们以为蝉是喝露水的,还写诗赞美它很高洁,那他们就错了,其实蝉是喝树皮汁液的。
现在我知道了,蝉其实是一种害虫,它们会让树木生病。但是如果夏天没有蝉的鸣叫声,那又将少了多少乐趣啊!
蝉真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昆虫。
夕暮蝉日记 篇5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新的课文《螳螂捕蝉》。这是一篇古文,写的是蝉在枝头上正悠然自得地鸣叫着,万万没有想到一只螳螂在它的身后,正准备对它偷袭。这只自以为美食在握的螳螂又何曾想到它的背后还有一只黄雀正在盯着它,时刻准备向它发起进攻。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篇课文告诫人们不要鼠目寸光,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祸患。=
记得期中考数学时,最后那道难题真把我难住了,虽然冥思苦想,但总解不出来。抬起头来,想轻松下脑子,无意中发现我座位前面的李小刚已经答完了卷,他把卷子立在桌上正在检查。我不禁脑筋一转,这不正是个难得的良机吗?于是就急忙把李小刚的这道题照抄下来。当时我心里暗自庆幸,同时又嘲笑李小刚是个“傻瓜”。谁知我的一举一动都被旁边那排的魏蕾看得清清楚楚。下课后,魏蕾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结果老师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扣了二十分。看来我就是那只蝗螂,只想到“捕蝉”,却没有防备“黄雀在后”。当然这件事用“螳螂捕蝉”来比喻有些牵强附会,不过回味这件事倒也加深了我对《螳螂捕蝉》这篇古文的寓意的理解,教育我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只考虑眼前利益而不顾潜伏的隐患。
夕暮蝉日记 篇6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常常骚扰吴国边境,是吴王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吴王准备招兵买马,讨伐楚国。
一日,吴王召集群臣在朝堂议事。只见王座之上,吴王严肃而坚定,不容置疑地说:“寡人决定出兵征讨楚国,谁敢反对,一律斩杀!”显然他已下了莫大的决心,群臣们面面相觑。虽然心里明白,这样做会使其他国家有机可乘,攻打吴国。可大家都很怕死,不敢反对,只能私下里议论纷纷,“大王如此刚愎自用,吴国怕是……”
有个初入朝堂的年轻人却不这样想。在下朝回家的路上,他眉头紧蹙:如果直接提出异议,王必定会处死自己,那到底该如何才能劝谏呢?他冥思苦想,始终不得其法。哪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螳螂捕蝉园中树。见此一幕的他灵光一现,大喜过望,赶紧拿着弹弓和弹丸匆匆忙忙跑进了宫,在后花园一棵树下坐等吴王。
第一天王没有来。第二天王依旧没有来,年轻人心里越来越着急,可还是强迫自己按捺性子。等到第三天早晨,露水都将他衣服湿透了,此时终于见到吴王的身影。吴王初入花园就看到了这个年轻人,惊奇地问:“你为何蹲在这儿?你看露水都把你衣服给湿透了。”年轻人赶紧起身行礼,意味深长地说:“大王,我见花园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在高声鸣叫,喝着露水,好不惬意,殊不知螳螂在其身后弯曲着身体,准备捕食,而螳螂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旁边守候,蠢蠢欲动。看,那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食螳螂了。可是这黄雀也不知我早已拉好了弓,等在其身后。它们一心都只想获得眼前的利益,却全然不顾身后的危险呢!”
年轻人如此形象的暗喻讽谏,吴王一下就明白过来,深知其良苦用心,沉思许久,由衷赞叹道:“说得好!”于是放弃了这次讨伐。
夕暮蝉日记 篇7
每当知了在树上鸣叫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许多问题:蝉是怎样脱壳的?脱壳后会怎样?……今年暑假,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
那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戴好太阳帽,拿好工具,准备进行一次有趣的探索。我来到一棵树下,发现树根旁边有一个蝉壳,就立刻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并把发现的情况写在资料本上,然后把它装进一个别致的小盒子。我刚想转身离开,竟发现这棵树下有几个小洞,心想:这一定是蝉的住宅。我仔细一看,不禁欣喜若狂,原来有一只正想脱壳的蝉,我便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观察起来。
大约过了10来分钟,那只蝉开始动起来,它使劲地挣扎着,好似要挣脱外壳的禁锢,大约又过了10来分钟,壳上竟然出现了一条越来越红的裂缝。这时,蝉一动不动,它似乎在积蓄着更大的力量,转眼间,裂缝越来越大,蝉的眼睛红了,两片绿色湿润的翅膀,用尽力气往外伸……我一连看了一个多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这时,翅膀好像征得了壳的同意,“啪”的一声,整个幼蝉破壳而出:它的外形呈正方形,头大,眼小,尾尖,整个身子呈绿黑色。这只幼蝉在壳上停了许久,大概是怜惜自己的壳吧。过了一会儿,它才弃壳而去,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
我看了好久,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不同寻常,正是它,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让我领悟到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秘密:如果你想要有更大的进步,就必须舍旧换新。我们人类不也是这样吗?
-
需要更多的夕暮蝉日记网内容,请访问至:夕暮蝉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