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煤矿民情日记(汇集11篇)

发表时间:2025-04-09

一天即将完结,你有什么总结呢?想必是时候写11篇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驻村干部民情日记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煤矿民情日记 篇1

这天早上,我们驻村工作组成员来到凤头村。村里的气氛感觉与平时不同,特别热闹,不单今天是7月初7,村民的节日。而是全民上下响应上级指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灾后复产。

我们来到现场,这是一处100米左右的河堤塌方,左边是河流,右边是几千亩良田。这条河堤要是冲垮,后果不堪设想,几十家农户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事不宜迟,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受益村民自发组织人力准备了木桩,沙袋等材料,听说从早上6点就开始打桩。看到二三十个村民,有男有女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桩,有的在装沙袋,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热火朝天,尽管天气炎热,全都汗流浃背,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

与他们打了招呼后,我们叫人买来饮料,叫他们休息解渴,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受益户,热情高涨,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以大局为重,决心一定要把危险解除。然后,我们工作组同志也参加到劳动中,我也试着拿起木棰打桩,喊起号子,棰了几下很是吃力,感受到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组长也卷起裤腿,下到水里,帮忙堆积沙袋。

活虽然很累,但难得与劳动人民一起,有说有笑。为了农民的利益,为了村里的发展大计,何乐不为呢?我们拭擦额头的汗水,我们笑了,看见村民也笑了。

风雨无情人有情,相信大家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排除万难,胜利渡过难关。河水缓缓的流淌,一直流向远方,向沿途的人传递着信息。

煤矿民情日记 篇2

时间:20xx年9月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人物:胡集镇党委驻邱楼村包村干部李婷婷

上午,我到村里帮扶对象邱志柱大爷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爷今年近80岁高龄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由于生活窘迫,没有能力赡养老人,所以,邱大爷被列为了帮扶对象。推开虚掩的门,一个佝偻的背影出现在面前,邱大爷正在院落里剥蒜种,我急忙上前帮忙,并和邱大爷唠起了家常,在接触邱大爷过程中,感到邱大爷心态很好,对苦难的生活有着顽强的承受力,对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也很感激。听着老人的述说,我从心底里替他高兴,看来老人家生活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临近中午,我正帮老人做午饭,敲门声响起了,原来是村里的“好媳妇”孙冬姣来帮老人做午饭了,“好媳妇”帮“困难老人”是村里结对帮扶创举之一。我和“好媳妇”一起帮邱大爷做午饭,然后围在小饭桌上一起吃饭,从邱大爷幸福的笑脸中,我感到了真情帮扶真的能给人带来满足。

吃过午饭后,我便与老人告辞。邱大爷把我送出了很远。离开了邱大爷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悦,真心为邱大爷现在的生活态度高兴,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开心下去。

煤矿民情日记 篇3

上午十时许,我独自入户走访民情。苟仁福,他是我结亲帮扶的老党员。从与苟仁福老人家交谈得知:他家共6人,三代同堂,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患病在家,儿媳外出务工,老伴年近七旬,由于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长期患病,又没有稳定收入,现负债42000元。

一个小时后,我走进了苟仁辉家,苟仁辉身强力壮,妻子患间隙神经分离症,家里家外由苟仁辉一人担当。去年,苟仁辉种8亩烤烟,因种植技术较差,没有好收成,今年,他租地种植烤烟40亩。

下午三点左右,我又来到苟仁 家,苟仁 ,三十来岁,身患颈、腰椎病,行走需用拐杖,妻子就近做杂工,供他吃药,孩子上学和全家生活用,家境日子不好过。

三户的'共同点:病人长期在就近医院诊治,日长月久,患者病情加重,家庭主要劳力偿失,家境贫困,三户的共同心声:希望老人、妻子与丈夫能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幸福家。

在与他们交谈中,建议他们一是要有信心,将病人送市级以上医院确诊根治;二是用好农业生产适用技术,科学种植;三是搞好家禽养殖。

煤矿民情日记 篇4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煤矿民情日记 篇5

时间:20xx年4月16日 星期三

地点: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王建立家

今天一早,驱车去我们单位的帮扶村——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雨后的道路泥泞难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我的帮扶对象王建立家。

王建立,一个56岁的`低保户,老婆有精神病,几个女儿已相继结婚离开家,只有小女儿在身边。王建立把我们迎进家里。因为老婆有精神病,家里收拾的并不干净。谈及困难,王建立掩饰不住眉间的忧虑:家里没有壮劳力,因为老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看护,自己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有六七亩地,平时就靠这些地生活。一个月有六七十元的低保补贴。希望领导能提供一些挣钱的途径,不用外出,又能分担一些困难。

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他诉说生活中的困难,切实感受到王建立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期盼。我安慰他:“我们会和村里、乡里联系沟通,想一些办法,尽量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不过你也要振作起来,照顾好你老婆和女儿,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积极面对。”

煤矿民情日记 篇6

通过一段时间的驻村工作,我深深地感悟到:只有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高兴才满意,我们的驻村工作才有意义。

通过走访,我们摸上一些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的群众反映,村庄没路灯,一到晚上黑咕隆咚,不仅影响文艺活动的开展,也影响村庄安全,碰上下雨天就更麻烦,村里要是能安上路灯就好了。我把这事记在心上,我想安路灯这个事一定得办。还有群众反映,村环境卫生差,垃圾没地方倒,我想这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有个老太太向我反映,说孙子大了,想结婚,没地方盖新房。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普遍,作为县规划局的负责人我应该结合镇村两级为各村做好村庄规划工作,让群众能有规划地盖新房,这事得尽快解决,也不能拖。通过走访,我们还了解到村上的.老人想看古装戏,可现在不象从前,剧团好象少了,很难在家门口看到好听的豫剧和两夹弦等。我想,我应该联系县里的豫剧团来给老人们唱几天戏,让老人们过把戏瘾。

这几天,我们就和村里的干部一起着手办这几件事。我们筹措资金为村里安了34盏路灯。路灯亮了,群众笑了

我和村两委干部又带领群众对村环境进行了治理,我们也象县委张书记那样亲自带着群众干,干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群众看我们干得起劲,也都干得很欢。我们还利用歇息时间

和群众谈心,向群众做好宣传,要求大家养成良好的保洁习惯,环境好了,人的心情才会舒畅,群众个个点头称是。我还把县里的豫剧团请了来,给裴河村的老百姓唱了4天戏,让老人们着实过了把戏瘾。下一步就是要帮助杜堂各村做好村庄规划,让群众能按照新农村规划的标准建房。

也许我们所做的,离群众的需求还相差很远,但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群众满意度一定会提升。

煤矿民情日记 篇7

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135亩,其中水田867亩。全村59名党员中,外出务工9人,除4名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

活动,思想认识端正。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

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尽管我们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受到了压力和时间的紧迫。细细想来,我们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拉着农民兄弟的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能以驻村干部的身份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机遇,也是使命!通过二十多天工作,刚进村时的茫然和无处作为的担忧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向工作目标迈进的激动。半个月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助村里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二、协调相关方面,实施进村道路的路面硬化,提高道路等级;

三、争取灌溉主渠道防渗工程尽早立项,确保867亩稻田稳产、丰产;

四、积极和农电部门联系,争取搭上农村电网改造末班车;

五、协调计划部门落实八组18中高山户村民工赈搬迁项目,让他们搬得起家、脱得了贫;

六、进一步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氛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山村的夜寂静而安详,门前的小溪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春的讯息正在蕴育萌生,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煤矿民情日记 篇8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镇东南部,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毛竹、锥栗以及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产业。

时间:20xx年10月28日 地点: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盖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层楼。今天,我看到他三楼的模板已经完工了,他夫妻俩和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着。看到我来了,他很热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来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饭。他带着我和村支书老郑来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电线也老化了,有些地方还漏风。晚饭安排在厨房内,风吹来有些冷。在吃饭交谈过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生活贫困,从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现在全家四口人,一儿一女,女儿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建阳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骄傲,儿子还小,在徐市中心幼儿园上学。这些年,家里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今年,通过村里帮助贷款,村支书老郑个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帮助购买化肥等等帮扶下种了一烤烟,就此一项,今年收入净增近四万元。也是因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盖新房。从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到他满脸的幸福,我觉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样有个全新的改变,越来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过这个改变是不是来得太迟了。我了解过,村里也曾经动员过他种烟,但是他因为听信别人,害怕亏本而一直犹豫。这其间,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需用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对他反复耐心的做工作,能够积极提供帮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改变。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细致,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忧,争取“对症下药”。

时间:20xx年11月7日 地点:村民陈留备家(高分范文网 977139.Com)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煤矿民情日记 篇9

时间:20xx年9月3日 星期一 天气晴转多云

人物:鸡黍镇党委驻西桥村包村干部张芳芳

由于不断出现美国白蛾网幕,全镇工作重点都集中在的美国白蛾防治上。点完名,就骑车去了西桥村。一到村口就看见孟书记和几个人正抬着头对着河提上的树木全神贯注的`“搜索”,和她打完招呼,就加入了寻找美国白蛾的队伍。

为了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村显眼位置张贴了美国白蛾防治宣传画,另外还利用村广播不停的播放防治宣传录音带,效果不错,很多农户都对自家的树木进行了排查,党员们更是自觉组成义务巡逻队,三五人一组逐户逐树查找。但直到中午我们村还是没有找到白蛾网幕。而周围其他村都发现了,这时我开始焦急了,我想是不是我们哪方面工作没有做细以致没有发现吧。为了掌握查找网幕的技巧,中午我和孟书记到发现网幕较多的任楼村,跟着他们学习技巧。按照在任楼村学习的方法,下午三点多,我们发现了西桥村第1处网幕,到五点多林业站专业人员来西桥对网幕剪除焚烧时,我们已经发现了5处。把发现的网幕都处理以后,并对发现网幕的树木及周边进行药物处理。

今天的工作收获颇多,网幕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西桥村美国白蛾已经出现疫情,下步工作会更加艰巨,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要细心没有干不好的事。

煤矿民情日记 篇10

驻村干部姓名: xxx

派出单位: xxx人民政府

挂帮村: xxx村

时间:20xx年8月16日 星期一 天气情况:晴

“双亲”看似一项政策,给贫困孤独的家庭带去我们的一点点慰问,但实际上,对于我们在外工作的人来说,“双亲”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温暖。以后,我还会经常来看望这两位双亲,多给他们带来关怀。根据乡村建中心、国土资源所要求,对我村“两违“(即违法占地、违法建)行为建筑进行统计,统计时每栋违建房屋前后左右需照图片;建筑面积及四至界线必须填写清楚。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我们今年驻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驻村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将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学习透彻,把具体实施方案领悟理解到位,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

今天经各包片干部统计完后,交到我这里输入电子文档汇总,我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756户,经汇总,有199户违建,违建面积有19829平方米。我们将所有明细卡及汇总表交到乡村建中心,由村建中心再上交到上级直管部门,听候上级部门的处理方案,根据上级意见对“两违”行为进行处理。我认为要严格控制今后农村违法建房行为,只有当地村委会及国土资源所把好关,严禁违法占地及未批先建的行为发生。

煤矿民情日记 篇11

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了到农村驻村工作的道路上。驻村工作,是指在乡村中定居或者暂时生活,以推动当地发展、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工作。以下是驻村工作者的30份工作日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工作生活。

一、走进村庄,了解情况

作为一名新驻村工作者,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走进村庄,与村民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棉麻衬衫,戴上太阳帽,挎着背包,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我边走边看,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想着该如何引导村民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二、拉近与村民的关系

这是我第二次驻村工作了,之前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在进村第一天,我主动找到了村里的几位领导,询问了他们的工作情况。之后,我又走入村民家中,与他们拉近了距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在此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善意和真挚,为我驻村工作增添了许多动力。

三、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驻村工作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我和村民们一起研究市场,了解了市场上有哪些需求。之后,我们着手尝试发展当地的农业,增加他们的收益。现在,无论是在草坪、田地还是土地上,都可以看到丰收的景象。

四、解决村民的群众诉求

作为驻村干部,必须要了解村民的诉求,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为他们排忧解难。例如,有一次村民反映桥面裂缝,路况不佳,我便积极向当地政府沟通,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

五、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我每天都会走上街头巷尾,寻找和解决环境问题,如道路破损、乱停乱放。另外,我也主动开展垃圾分类、垃圾清理等环境保护的活动。

六、挖掘特色产业

在驻村工作中,我发现这里有一些特色的产业可以挖掘,如风景区、康养中心等。在此过程中,我与村民们密切合作,积极探寻这些产业的市场及发展方向,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七、激发村民的产业创新意识

为了能够持续推动当地的发展,我与村民们一起尝试着发掘新产业,转变村民的生产模式。例如,我们发展了农村旅游业,推出了康养中心和集市休闲等特色项目,让农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八、打造美丽村庄

美丽乡村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驻村工作人员,我也坚决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我带领村民们认真规划,努力将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并促进产业发展。

九、帮助村民获得技能

为了帮助村民提高生产技能,我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和扶贫项目,使他们具备了更多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十、推进村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驻村工作人员,除了要关心农村经济生活的发展之外,还要努力推进乡村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我与村委、农民、学校等各方面积极沟通,致力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提高乡村文化水平。

十一、创新村庄治理模式

作为一名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积极与当地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探讨。通过对村庄治理模式的创新,提高农村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十二、积极推进镇村协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驻村人员的优势,我成功带领村民们和当地政府部门等多方面参与,积极促进镇村合作,使镇村合作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民惠及受益不断推进。

十三、策划组建农民合作社

我与村委一起策划建设农民合作社,积极探讨合作社运作的情况,通过为村民角色派遣、生产供应、流通贸易等多种方式创新,实现村民自有产权,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十四、走进村民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我在村里住了一段时间,通过走进村民的家庭,进一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也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和方向,以达到更好地改善村民的生活,推动村庄的发展。

十五、教育村民爱护环境

我与村民们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环保是每个村民的责任,鼓励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情开始,如不乱扔垃圾、不糟蹋菜地、爱护河道等。这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还可以让村庄更加美丽,生活更加美好。

十六、推广社会福利项目

我与当地社会组织沟通联系,积极推广社会福利项目,向村民介绍适用于他们的福利项目和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十七、推进科技创新

作为一名驻村工作者,我与当地村干部合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村落的发展。通过为村民安装新型水泵、发展“云农业”等方式,让农村生活更具科技感。

十八、开展文艺活动

为了丰富村民的生活,我与村委合作,努力组织文艺活动,如文化演出、旅游文化节等,让乡村文化更加活跃,吸引更多的游客。

十九、参与村民民生事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村民的生活,我积极参与到村民的民生事项中。比如,当村民需要协助与医院沟通时,我会帮忙带着找医院,沟通医生病历等事项。

二十、组织健康活动

为了促进村民的健康,我积极组织健身、运动、健康饮食等活动。提高村民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十一、解决涉农纠纷

在驻村工作中,我也遇到了涉农纠纷的情况。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促进了各方面的调整,成功解决了涉农纠纷。

二十二、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村民的居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我积极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例如,清理垃圾、美化公共设施等。

二十三、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在驻村工作中,我也主动走上了讲坛,为村民们普及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教育帮助村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十四、关注农村劳动力

在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我也关注农村劳动力问题。我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提升和职业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趋势。

二十五、加强社区管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区管理,我主张积极开展社区管理工作,加强社区治理,打造和谐社区。我与村委合作,穿过村民家庭,定期与村民交流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

二十六、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在驻村工作中,我也遇到许多困难。然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一直坚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工作的核心”。我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在联合村委会和各级政府机构的合作下,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力求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困难和难题。

二十七、帮助村民办产权证

在驻村工作中,我注意到很多村民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办理产权证,得不到土地的地位保障。我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指导村民办理产权证,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十八、为村民发声

我积极关注村民的声音,为他们在上层政府面前发声。遇到村民的投诉与诉求,我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争取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十九、推进卫生改革

在驻村工作中,我也关注卫生改革这一问题。我与当地卫生部门沟通、交流,寻求改革方案,推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三十、抓好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驻村工作中,我们除了着力于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我用个人行动去引导更多的农民去提高自我修养,促进群众的基本素质的提高。还要积极开展各种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好的农村文化风貌。

结语

通过这30份驻村工作日志,我们可以看到驻村工作者真正的生活与工作状况。他们行走乡间,帮助村民,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虽然路程曲折崎岖,但他们坚信“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们的努力必将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掀起一轮与高质量市场经济、中等收入经济、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农村改革浪潮。

    更多精彩煤矿民情日记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煤矿民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