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1
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电影,看到抖音上以及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非常好,所以呢!也是特别好奇的并带着一些自己想法走进了电影院
整体电影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除了“生和死”其余的都是小事
刚开始是小女孩从睡梦中醒来,怎么也叫不醒自己的外婆,也许对于小朋友可能是外婆睡着了还没有醒,但是并不知道外婆已经离开,其实这个点是非常感触的,但是没有感触到我,也许跟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长这么大我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婆长什么样子,甚至连记忆都没有,所以没有办法让自己有共鸣
其实我挺佩服三哥的爸爸,虽然说他对孩子是以严厉的,但是这也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在他爸爸去世后所留下的信,挺佩服一位父亲的伟大,知道自己随时都会离开在写信的时候,那种对孩子的爱,让他的孩子去猜自己想要以那一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这一点自己是非常感触的
也许是自己活得太过于人间清醒了,有得时候自己也会在想如果那一天自己要是要离开了,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你,又有多少人会为你难过呢!又有谁会为你哭泣!
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最想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也许是自己想早了,但是人活着总有一天会离开啊!我只是以后会遇到的问题提前想了而已
最后说说小女孩吧!这么小小的年纪演技爆棚,其实这反应出有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大人不能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误留给一个孩子来承担,应该给一个孩子有一个爱的、健全的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人生我们是子女、未来也会是孩子的父母,更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爱,愿我们未来都能生活在爱里。
人生很长、好好体验,让爱充满生活。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2
去电影院的路上,老爸问我:“今晚看啥电影?”我答:“人生大事。”再问:“啥子是人生大事?”我答:“生和死。”这是我第一次带爸妈看电影,看了一部殡葬题材的影片,相信他们也是印象深刻。虽然影片围绕冷门的殡葬行业展开,但却并不让人感到阴冷和恐惧,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首先谈谈《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倒霉殡葬师大叔和一个可怜孤儿的故事。详细点说,就是时运不济的殡葬师男主(莫三妹,人称三哥)拉走了女主(小文)刚去世的外婆,小文从此为找外婆缠上了三哥,之后发生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有欢笑、有痛苦、有愤怒、有成长,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久而久之,痞里痞气的三哥对小文开始莫名地心疼和爱护,并收养了她。通过抚养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三哥的人生也出现新契机。男女主双向救赎,影片笑点和泪点齐发。温暖的电影、温暖的情景、温暖的家人。
接下来谈谈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三哥的父亲去世了,为了完成父亲最后的嘱托——为他办一场特别的葬礼,三哥将父亲的骨灰制作成了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让“挫骨扬灰”变成了“生如夏花之绚烂”。然而,烟花再美也只不过是一瞬间,像极了人的一生,从出生到长大,到成家立业,再到老去直至死亡,大部分人穷极一生都在奔波劳碌,到头来发现人生恰如一场烟火,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不曾留下。所以,人啊,既然是哭着来的,一定要笑着走过这一程。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影片的一开始,小文的外婆去世了,三哥为她整理遗容并带她去火化。此后,小文一直追着三哥问:“我外婆呢?”忍无可忍的三哥向小文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她外婆被烧成烟飞到空中去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所以在小文眼中,死亡就成了装到大盒子被烧成烟,然后烟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可以一直陪伴大家。在小文的认知中,人死后变成了星星,殡葬师成了“种星星的人”,死亡好像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影片还有很多不错的情节,为了孩子仓促送走老人、为了事业遗憾送走幼女、为了钱送走自己等等,真实、搞笑又发人深省,是一部值得和长辈一起观看的好影片。
“人生就像一本书,你翻到最后一页才知道,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当下,我们要做的,是珍惜身边人。当怀念故人时,抬头看看天上,只要你相信,他们就在那里陪着我们。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3
《人生大事》,拍得真不错,我二十岁时特别喜欢看大英雄国仇家恨比较宏观的故事,到了三十岁,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和体验后,我更加喜欢看小人物小故事,那些细节和平凡角落看似平凡的故事。
三哥是种星星的人,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剧情很紧凑,人物个性也很鲜明。台词也都很精简和戳人心,每一句台词的存在都是为了丰满这部戏的情感。
最让我动容的是,奶奶微信里的叮咛声,因为再也听不到了,意味着永远的离去。还有小文喊到“三哥,三哥,爸爸,爸爸”真的是泪崩了,孩子的情绪已经爆发了,她不再是一个没爸没妈的孩子了,世上有个人很关心她。
人,生来孤独,来是一个人,走是一个人,出生结婚是喜剧,去世人生落幕是悲剧,所以把上天堂的旁边放一家婚庆公司,包括里面结婚的场景,都是为了戏剧冲突,表现人生的悲欢。其实,喜就是悲,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感情得到就有失去时的失落,但是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生死之外无大事。
这个故事围绕着“父女”情为主要叙述线,一边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唯一的依靠外婆也去世了,电影开头的两个镜头就刻画了外婆的多病和小文哪吒般的性格,分别是一桌的药物和墙上哪吒的年画。
另一边是为了爱情去坐牢,释放后还被绿的.废柴中年,父子之间、男女之间、甚至和邻居都有矛盾,似乎人生不能再差了,最后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善良人,这样的戏剧怎么能让人不动容,为了收养一个不相关的孩子搞砸自己所谓的事业,为了曾经的旧爱出手整理情敌的遗容。表面的刚硬和内心的柔软,触动了每个观众最深处的内心。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良和同情心,这部电影很治愈,让我想起来类似的几部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海蒂和爷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值得!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4
《人生大事》一口气看完了。
除了死,人生无大事。从小,长辈们总是忌讳说到这个字,死亡总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看完这部电影对于死亡有了重新的认识。死亡也是带着爱的,我们仰头看天,逝去的亲人是星星;他们在天上看我们,我们也是散落人间的星星吧。
外婆的.离世,把一大一小两个被遗弃、被嘲讽、不被爱的边缘人联系到了一起。两个人从最开始互相看不上、打打杀杀,到最后爱上彼此,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文,是外婆遗留在人间的针线。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两个人负负得正,彼此治愈。小文妈妈就像外婆在那个线最开始打得那个结,是起初,生命的源头。三哥,一个做过监狱、从事殡葬服务行业的人,却有一颗圣人心。即使生活泥泞,带着爱与善意,谁知道下个拐角是什么?
也许,转角遇见爱。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5
不过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往往简单更深刻,更耐人寻味,更发人深省。每个人眼中的“人生大事”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婚姻,有的认为是孩子的中高考,有的认为是父母的安享晚年,有的认为是有一份令人骄傲的事业。没有对错,在人生长河里,有风浪波涛,有平静,有灿烂,有苦难,每人都不一样,却每个人都有尽头,尽头也许是一开始就预见的,也许是猝不及防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一瞬间让你整个人生画上符号。
“人死之前无大事”,请别轻易陷入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如今时代各个年龄段轻生的案例不少,这属于严重的,轻则动不动就EMO,遇到点芝麻事儿就觉得人间不值得,哪儿有那么多让你轻易怀疑人生或者结束生命的大事儿,回头望去都是屁事儿。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拥有自有的财富,或是至高的权利,其实认真的平凡的过一生已是绝大多数人的成功。这并不简单,需要你发现并且拥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在这念头的驱使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活得有信念,有盼头。 为何说做到这个不容易,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左顾右盼,我们在盲目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生存,为了某种得到就会失去方向的欲望而忙碌,最终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经常在书中会学习到觉得很认可且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数的.人只是把它停留在脑海,从未活成在这道理基础上想有的样子。
在某些课程导师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真的清楚你是谁吗?”,成龙大哥有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我是谁》,无关乎你的姓名,你的形象,你的地位和财富,以我现有的认知,它是让我们清楚,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还需做哪些努力才能达到,我有没有朝着我要成为的人的方向前进,与他人的期待无关,与他人的评判无关,问你自己,这些思考明白了,千万别只是存档在记忆中,要把它实践且实现,也许你会变得更热爱生活,更充满激情,更拥抱他人。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电影还会二刷,还会有更多的启发,欢迎大家有时间去观看,同时愿每个人都有星星的指引,也会成为种星星的人。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6
感觉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期待朱老师的演绎!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小见大,往往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剧情也比较新颖,比较吸引人眼球,话说龙哥擅长刻画细腻的'心理活动,细节处理也到位。这样的一个角色,有点神秘,让人期待!
龙哥的每一次演绎,都是突破自己,他不会在舒适圈待着,所以他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以极大的期待,他就像一个可爱的盲盒,打开的瞬间,给人满满的惊喜。
进组的龙哥,总是没有消息。但小笼包都非常淡定,因我们知道,他在努力的工作,创造更好的角色。我们就像同路人,在各种的工作中努力,好好的生活,享受美食,做公益,买代言,期待新剧。
20xx年夏天,20xx年夏天,以后的每一年,都是带着期盼的,想想就很开心!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7
有人说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其实我觉得不是。中国人只是不会轻易谈死,并不是忌讳死亡,而是更敬畏生命。再远的历史我不太清楚,但我们的爷爷辈儿还有战争、饥荒的记忆,那时候的很多人都不是幸福的死去的,更多的可能是被迫、被害。所以他们会认为生本来就得之不易,不积极向前看就是浪费了生命,谈论死亡更是对生的不尊重。
《人生大事》这部片子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杨恩又饰),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他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故事的主人公“三哥”,大名“莫三妹”(朱一龙饰),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爸爸、大姐称呼他为三姑娘。
他爸爸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好好对待「人间天堂」,他邻居觉得他常常接触死人比较晦气,他女朋友还给他戴了绿帽子......他应该也认为自己太衰了。
所以他给我的感觉是“没安全感、没出息、没自信”,还有一些空虚,好像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活着。但又有一些不服输,平时伪装得凶凶的,像一个不成熟的小男孩。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虽然外面让人称他“三哥”,但其实内里还是“莫三妹”,他需要爸爸的夸赞,需要朋友的支持,也需要一个值得他努力拼命的人。
遇见小文之后,三哥的眼睛里慢慢开始有了光,对于殡葬也更加敬重了。
电影里打动我的两个片段:
第一个是小文在小女孩的骨灰盒上画画。
对于小女孩的`父母来说,骨灰盒上的星星能够带给女儿一些温暖。短时间内接受自己的宝贝已经不在了这件事是非常难的,他们埋怨自己平时只顾工作,没有好好陪伴女儿,这可能也是对现在忙碌工作的爸爸妈妈们的警醒吧。让我感觉死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放不下的生人。
第二个是三哥整理老六的遗容。
老六是三哥的情敌,但他看不得曾经的爱人痛苦,也多亏了小文给他勇气所以答应了找老爷子帮忙。做完这件事之后,他看到了家属们得到了一些慰藉,从这里开始,三哥才算真正的成长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邻村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因为被车压到去世了,当时听村里人说女孩也是看不出样子了,她的妈妈找人为她用洋娃娃做了漂亮的样子才下葬的。小时候只觉得她的妈妈好爱她,现在想想,这件事无论是对生者的意义更重要。
对了,最打动我的还有老爷子的这句话:
“人生好像一本书,每个人都会翻到最后一页,人生除死,无大事”。
最后
还活着,那些都是小事,都可以解决。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8
早上看完了电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触。尤其是开头,看着小文叫不起来外婆,恍然觉得这是惊恐片。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来,最亲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烧了,多么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做着殡葬行业、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处理小文外婆后事时遇到了小哪吒——小文,两个欢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亲去世,小文的母亲带走了小文,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三哥幡然悔悟,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养着找回来的'小文,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并不复杂,只是够动人。像小文与三哥,是不打不相识的关系,磨合后又成了相依为命的关系;像老爷子与三哥,表面上是相互嫌弃的关系,最后还是父慈子孝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开始可好可坏,相处久了却又自有真情在。
还有那人生的大事。以前看到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再无大事”,电影里则排除了生,变成“人生啊,除了死,无大事”。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是电影中婚庆店与殡仪店代表的延续与死亡,还是悲欢离合?只怕都不是。人生的大事还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或大或小,好过不好过都得过。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发生,处理好眼下的事才重要。
只是说起来容易,谈死亡还是太难。小时候,那些疼爱我的老人离世都没去过;未来,又希望活着的亲人们长久地活下去。最害怕医院,最不想看到离别的时候。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9
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多亮点,被女友劈腿分手、三天要挣三十万、养女突然丢失、父亲的离世,这种常见的压力情景或者悲惨情景似乎存在于很多电影的主角人设当中,所以很多情节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讶。但正是这常见的俗套情节放到这部电影里,反而让你知道该发生什么的同时仍随着人物情绪在波动起伏,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好的电影是能让人与之共情的,这部片子有两个点让我产生了共情:
一是告诉小文外婆去世真相的那个片段。
“你外婆送火葬场去了,被烧了,变成烟了,飘到天上去了,不见了,消失了,你以后再也看不到她了!”看到这一幕的一瞬间就哭了,一方面是共情到了孩子身上,似乎能感受到她得知再也见不到外婆时的那种悲痛,让一个小孩面对亲人离世的这个残酷真相未免太残忍,但又觉得似乎告诉她这个事实比欺骗她是要好一些的,因为这个事实早晚是要面对的;另一方面联想到了自己身上,自己早晚有一天也要面临亲人的.离去,一想到这个就开始止不住得流泪,然后就觉得要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二是小文丢了之后找到三哥家的那个画面。
这个剧情显然是可以预见的,但当台词“我的爸爸叫莫三妹,我家住在延江路雨花区槐安路七十三号上天堂,我不会丢”出来的时候还是一秒破防了,父女在相爱相杀中建立的深厚情感、两个童年“不幸”的人的相互治愈、生命与生命在一次次经历中建立的链接,让人感动不已。
除了这些,还有电影里的武汉方言、婚庆店与寿衣店相邻的巧妙设置、莫三妹与父亲之间的和解、将父亲骨灰变成烟花点上天交作业的惊喜、莫三妹与前女友及情敌之间的和解,这些情节和艺术手法也让人印象深刻。
总之,是一部让人看完能够共情到的电影,我想一部电影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好了。
电影人生观后感 篇10
之前无意中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人生大事》这部电影就被其中的好几个花絮深深吸引了,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去影院亲身体验观看。所以本次部门活动能和综服部的姐妹们去观看这部电影,感到特别的庆幸呢!
在没有完整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光看片名,你可能会觉得它是一部励志大片又或者是一部家庭美和剧。因为在我们看来,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才是“人生大事”,可看完这部电影后,才发现,原来这些所谓的“人生大事”在生老病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很喜欢电影里面老殡葬师临终前的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个人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最后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这句话很好地提炼了死亡的分量,用来证明和诠释死亡的,是更多鲜活的生命和自己生生不息的继承。
电影里塑造的人物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代表:莫三妹坐过牢,前女友还跟别人搞在一起怀孕结了婚;小文身世很悲惨,从小和外婆相依为命,直到外婆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的爸妈是谁……就是这么两个命运很糟糕的人因为外婆的死而有了交集,从一开始的各种嫌弃对方到后来两人的依依不舍,剧情也始终贯穿着对生命的敬畏,不论生命在哪一站终结,入殓师都会给死者最大的尊重,而这份尊重黎,承载着发自内心的善意。电影里好多情节都历历在目:一个小女孩因病去世,他的父母伤心欲绝,最后因为小文在骨灰盒上画画的一个举动,感动了她的父母,也为莫三妹赢得了尊重:莫三妹顶着巨大的压力,为给自己带了绿帽子的出了车祸面目全非的前女朋友的老公进行遗体修复,一开始他是极其不愿意的,甚至有点愤怒,但正是因为出于对生命的畏惧,他最终还是把遗体最大的体面留给了他的父母。
“人除死,无大事”。亲情、爱情、友情在死亡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即使你拥有再大的财富,在“死亡”面前依旧苍白无力。所以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积极向上的过好每一天,爱护好你的家人朋友和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