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系列六篇)

发表时间:2025-01-20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1

时间过得真快!突然我成了四年级的学生。新学期,我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完成新学期计划,我为自己制定了以下内容;

首先,你应该在课前预习当天要学习的课程。

第二:上课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认真记在心里。

第三,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举手发言,不接嘴,不做小动作,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习别人思考的正确方法和要领。课后要复习学过的新单词,背单词和数学公式。

第四,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关爱家长。多读课外书籍,课后多学习课外知识。

这是我的.新学期计划。我将按计划努力做一个德智体美劳俱佳的好学生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xx)班,共有学生xx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3)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混合运算,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 教学单元

第 1 周 3月2日-- 3月6日 5 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2、3周 3月9日---3月20日 10 二、认识多位数

第 4、5周 3月23日-- 4月3日 10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6 周 4月6日-- 4月11日 5 四、用计算器计算

第 7 周 4月13日-- 4月17日 5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8、10周 4月20日--5月8日 15 六、运算律

第11、13周 5月11日-- 5月29日 15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 14 周 6月1日-- 6月5日 5 八、确定位置

第15--17周 6月8日-- 6月26日 15 九、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3

一、知识框架

小数加、减法(例1、例2)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3)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例4)

二、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本届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北师版的教材教学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小数加法和减法,会在元、角、分的情景下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算理。在这基础上,本单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懂得把计算结果化简。

2、在本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并正确进行计算。

3、本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推广到小数中应用,让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灵活简算。

五、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准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2、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准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3、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4

我们最希望东能养成的,是独立的主动式的学习方式。在三年级,东每天回家做的,都是老师留的叫“作业”的东西。而老师没留作作业的,他从来不做。可能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东爸有点放任了,可是时间一长就欠了债了,每天都在被动地还债。所以希望他在四年级能采取主动式的学习方式,第一时间把该掌握的内容学会,不积压,不欠债。只有这样才能学得轻松。具体计划如下:

1.学校里要积极,课堂作业及时完成,把回家作业的内容记清楚。

2.回家之后应该先复习当天学过的内容,然后完成作业,最后每科花几分钟预习一下。

3.回家作业要及时完成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接下来的天气很适合锻炼)。

3.星期五的作业当天完成。

4.每周六写一篇周记,整理在博客上。

在日常生活方面,要锻炼他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东马上就有自己的房间了,这对他培养自理能力会有好处。另外,在零花钱方面,我想也最好有个固定的办法,不能随心情高兴,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他应该学会自己买东西,并且开始学习理财。借鉴裕玺的博客中星妈(也许是星爸?)的做法,计划如下:

1.每月30元零花钱和10元文具费。

2.零花钱一星期发一次(10元/次)平日上学不能把钱带到学校里乱花。

以上这些我会在祝贺他生日时告诉他。过生日代表长大,代表成熟。从今天开始,应该多一分责任心,多一点自我管理。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3)班,共有学生43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下册学习计划 篇6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刚刚正处于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的转变过程,在这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的不一致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速度上必然存在差异。从开学这两个星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约有60%学生能够迅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40%左右的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相应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第一单元: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亿以内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第二单元: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3.第三单元: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4.第四单元: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5.第五单元: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及思路。

6.第六单元: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第七单元: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具、学具:

1.多位数计数器(拨珠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算盘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7.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的展示和演示,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进行迁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