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路人甲》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1
昨晚在风行网上看了电影《我是路人甲》,反映的是横店影视城一些群众演员的喜与悲、苦与乐,更重要的是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当代青年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在无情现实中的苦苦挣扎。
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一个做梦的年代。一个人的梦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瑰丽多彩,可以荒诞无稽,但千万别做当演员的梦。当演员虽然表面看起来名利双收、五彩缤纷,但实际上却是一条险峻、崎岖的羊肠小道,能够顺利通过到达光明彼岸者寥寥无几。这不仅需要天赋、实力以及个人的努力,更多的`需要运气甚至潜规则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有些人偏偏不信这个邪,一心想成为大明星。不仅北京电影学院那些浑身充满艺术细胞的俊男靓女们整日心驰神往,就连横店影视城这些群众演员也跃跃欲试,渴望鲤鱼跳龙门,像周星驰那样从《射雕英雄传》里的“宋兵甲”变成《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唐伯虎”。但这种几率又何其微小?这个过程又何其艰难?也许他们认为当演员比参加高考当大学生容易,可现实生活里往往是大学生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能从群众演员或北影毕业生中跃升为著名演员的却是凤毛麟角。
就这样,横店影视城的那些年轻人,在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下,节衣缩食、流血流汗、丧失尊严地一边当群众演员,一边寻找着化茧为蝶的机会。最终,却大都以遗憾和失败而告终。特别是沈凯,众多年轻的群众演员都以凯哥为荣耀,认为是个成功人物了,沈凯甚至为了梦想放弃家庭,让深爱他的女友打掉肚子里孩子,可是,就在他争取到大臣这一角色距离成功很近的那一刻,竟然紧张的连台词都背不出来,被大导演——看那形象好像是陈凯歌——一句话就否定了。后来,沈凯竟然疯了,在大街上披着床单不停地说着在剧场里怎么都想不起的那几句台词。也许,他太在乎这次难得的机会了。也许,他把这次表演当作改变一生命运的转折点了。其实,即使这次扮演大臣成功又能怎样,就能肯定以后能成为明星吗?谈何容易!在人才济济的影视圈里出人头地简直是比登天都难。当然,影片的主题是积极而鲜明的,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梦想,只要不停地奋斗努力,总会获得命运老人垂青的机会,甚至还让万国鹏最后得到了著名导演赏识准备选送到北京培训。可是,这只是电影而已,是虚构的。真正的现实里,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虽然如此,我还是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传播的是积极健康的东西,是正能量,是鼓励年轻人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一往无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或理想,即使不能够实现,至少在年老的时候,可以无心无愧地说一句,我毕竟奋斗过了,也就此生无憾了。另外,影片中也有一些台词令人回味无穷,颇受启迪,比如“不为了当演员,你来横店干什么呢?”“关键要行动起来,整日坐在那里空谈,梦想怎能实现?”这些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总之,人生就是如此,奋斗也许不一定成功,但不奋斗就一定不能够成功。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2
刚刚完了电影《我是路人甲》,我看完真的很激动,这是一部我看完真的忍不住想鼓掌的电影,看完电影一直跟朋友讨论到现在还不想停。感触太多,令人反思的也很多。
这部电影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对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谁的想法都没错。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很难做到勿忘初心,这部电影至少提醒了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也许不是当明星。在哪一行都是一样的不容易。现在很多人不敢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我觉得那是因为至少他现在可能拥有一点什么,他不能放下,也许去坚持了梦想,这拥有的一点点都可能没有了。
其实想想,人一出生,不就是有家人。什么都没有。大不了重头再来。至少我们还有家人。想说的太多了,我不是影评人,我说得肯定也不到位,反正我现在很激动,我只想用我发自内心的真的喜欢这部电影的心,给大家推荐这部戏,我非常的担心大家错过这么好的电影,我也非常担心,因为这部电影没有明星效应而有很多人不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真心喜欢。也很感谢尔冬升导演同样也是编剧,发现了这一群人,和这些故事,群演就在导演身边,但是你注意到了他们的生活,真的是很用心。真心感谢尔冬升导演给我们看到这部电影。我会在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过程中不断用这部电影提醒自己。好了就说这么多了。因为作为一名学表演的,我明天真的要早起,因为明天我真的要去剧组。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3
从电影学角度上来我想评价它为一个前段难堪,中部渐入佳境,结尾融于主旋律的片子。在电影开头,万国鹏横店之前的戏,整一个给我的感觉就是虚假。“不真实,不接地气,话语尴尬,演员演技生硬。”是我边观看时边写在手机的感受。当然交流过程中尔导有坦诚过关于前半部分节奏把握的问题,但我并不觉得节奏与戏感有冲突性。当然,如果尔导是特意要表现演员的生硬来衬后期故事的话,那我没话说。另外此段戏剧中地点为东北,剧中人物为村里普通家庭,话语全无东北味让人看着实在膈应的慌,相信适宜口音的东北味绝对不至于到如此“难堪”之境。哦,个人认为对小人物接地气的塑造上,尔导着实应该再看看贾樟柯导演的作品。
中部的话片子是在观众记住每一个演员之后开始渐入佳境的。横店是一个大舞台,多少人在舞台上来来,他们来了带着趋同的目标,他们走了,或许带着成功,但更多的是带着失望。这片中,不同的.人都做了不同的选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疯了的凯哥和他圣母般的妻子。凯哥带着梦想来到横店,他十七岁就跟他在一起的妻子带着爱情跟他来到横店,可以说妻子的梦想就是凯哥。她以一种近乎于“宠”的状态一直支撑着凯哥的梦想,直到有一天,她怀孕了,她想要生孩子,而凯哥却对她说出不能毁了他的梦想,他的人生般残忍的话语,她的梦想碎了。她说“当我听到一句话时,我就知道这样的生活要结束了。”这样的话对我而言几乎是冲击性的,很多时候你就是知道,当你到达某个状态的时候,一切就该结束了。
尔导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凯哥的失败,这让我觉得放大化了一个人生的失败,让我觉得近乎残忍。你费尽多年得到一个可能一辈子只有一切的机会,但你却以一种超失常的状态眼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把它流失,你的确是会精神崩溃的。我也有过如此般的经历,懊悔却又无力。仔细想想,发现也许这也是告诉你一切该结束了的那个点。凯哥疯了之后在马路上一遍又一遍的念之前什么都说不出来的台词之时,完全戳中了我的泪点,当时脑子中只剩下了北岛的一首诗:“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对了,王婷和万国鹏天台分手戏过于用力,近乎话剧方法,反而不显真实。
啊,结尾真美好,啊,结尾真主动向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旋律。万国鹏追车戏,追上了是电影是童话,追不上了是生活。生活告诉你,大部分姑娘会当老板娘。对我而言,其实比较期望看到一个惨烈的结局,原因很多,有尔导说的怕电影上映后引发一群青年人横店追梦,这个梦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是当头一棒;也有现实性,剧本连贯性问题;当然还有个人口味问题。尔导在做电影交流时,也说过喜欢主旋律的电影,美式好莱坞的主旋律就是不会允许古惑仔的出现,传达美传达爱。但我仍觉得,太过于主旋律就成了虚无主义,和现实对比太惨烈。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4
什么是路人甲?就是跑龙套的(请不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死字)。他们也是演员,但戏份却约等于无。
简单点说,在这个茫茫的大世界上,全人类都是路人甲。活着,走动着,做动作,然后死去,乖乖淡出镜头。有些人青史留名,但也不过像是有几句台词的临时演员。
在洞悉一切剧情的时间面前,除却生死无大事。但生死之间,总还是有点什么的。
《义胆群英》里有句台词说得不错:“人生就是一出戏,重要的是在落幕之前把戏演好。”于是尔小宝的这部新作《我是路人甲》便超越了它本身描述的横店横漂的存在,漫溢出一份对普罗大众的广阔深远的了解和悲悯。
东北小伙万国鹏和每一个横漂并无分别,怀抱演戏梦想来到这座东方好莱坞,每天走来走去充当人肉背景,大部分时候连句台词都没得说。这种看不到前景的日子过久了会怎样?WeI508.coM
也许会变成王昭,一边大言不惭地说要取代古天乐占领影坛,一边像条咸鱼成天偷懒混吃混喝。也许会变成寇骏,不停请人吃饭以获得演出机会,阿谀别人,鄙薄自己。也许会变成魏星,一点小成绩却成了尴尬的绊脚石,再无法放低自己,也无法去到高处。也许会变成凯哥,开饭店糊口,做临演追梦,最后家庭事业无法兼顾,导致精神崩溃。
这群横漂的故事各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苦楚,每一个状态却又都似曾相识。细微处如鞋里甩不掉的沙,尴尬的痒,琐碎的痛。好像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一点影子。于是对着大银幕,哭了笑了,然后懂了。
好的电影应该像人,不是漂亮就行,而是因为独特的性情魅力,才叫观众念念不忘。
无疑,尔冬升是个有思想魅力的导演,他对社会底层乃至边缘小人物生活的思考和关注,从《癫佬正传》已经可以看得出来。及至《新不了情》《人民英雄》,将生命中的苦涩与光亮刻画得细致入微,又交织错落得令人唏嘘。
但第一遍刷《我是路人甲》之后,私觉得,与这澎拜的情怀相比,剧本的现实承载力不太够。
结尾处,女主角决定追随高富帅而去,最后却被男主角坐着小三轮追了回来,太意料之中。况且男主角为了爱情放弃去北京进修的机会也相当无语,说好的演戏梦想什么时候偷换成了“你就是我的梦想”?(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此外,女主角台词和演技跟不上剧本,表情木木的,说话气弱寡淡。反而配角们有几处爆发得很精彩,印象较深的是覃培军和王昭。
第二遍刷,才感觉出这群演员青涩演技背后的诚意与真实。
沈凯现场对不出台词的尴尬直至最后发疯,有其细致的递进过程,却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实在演得用心。怡帆深夜广场独舞那段,因为配歌不喜欢所以没觉得好。但她看着妹妹远走时擦泪的背影,那么瘦,那么羸弱,却突然令我心软,想着这外表坚硬如斯的姑娘也不过是个十九岁出门闯荡的孩子啊。
总之,这是一部写给每个奋斗在途中的人看的电影。年近六旬的三少爷能用自己的退休金拍出一部这样注定票房不会太好的电影,已经是个格外励志的故事。为此,我不惜贡献了五张电影票(疯狂得简直不像我好吗),拉着家人一起观影,并喜收好评。在全国3000万的票房累计里,我也是尔导的小小路人甲,挺带感的。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5
你不能一直依靠我,你迟早也要出去闯的——《我是路人甲》
大蒿(两姐妹中的姐姐)热爱跳舞,希望能成为舞蹈家,但是她因为羞涩或不自信,甚至不敢在小区广场上跳舞。妹妹的出走对她而言是一次打击,一向以照顾妹妹为己任,此时离了妹妹孤身一人漂在不是自己梦想地的横店,这种简单的恐惧表现得很贴切。妹妹的一番话也刺激了她,“你不能一直依靠我,你迟早也要出去闯的,”此时才发现这个看上去坚强无比的姑娘的软肋,渴望成为专业舞者的她甚至不敢在人前跳舞。
那个晚上,深夜的她鼓起勇气跑到了广场上,此时广场上已空无一人(勇气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下子到满是人的广场上跳)。她开始跳了,并不能评价那舞姿有多美,但是尔冬升将它拍的惊心动魄,广场变成了一个灯光闪耀的舞台,大蒿尽情舞着,像是即将被发掘即将成名的.偶像剧剧情。一起来的朋友嘀咕说,“啊啊,估计要被哪个导演看上了”。但愿不要这么处理,生活从来不会这么偶像剧,因为一场舞而飞黄腾达。在这之前你需要经历一个个小角色,看准每一个前来的机会,抓住,在机会没有来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努力的状态,当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抓住,就像王昭和万国鹏的区别。还好,导演没有这么处理。当一曲舞尽,灯光退去,大蒿筋疲力竭地呈大字躺在地上。那还是一个广场,而且一个观看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是大导演。所以这场舞只是大蒿一个人的事情,是她与自己斗争,过了自己这一关。此后的路还长着呢。等待她的不是被发掘,不是一夜成名。此后,她需要更辛苦、更专注地去打造自己的舞姿,需要跑许多龙套,然后可能某一次会被导演记住,会找她演一个角色,有台词的,她成了一个演员,可能之后会成为某部微电影的主角,或得到某部电视剧的重要角色。但是这并没有结束。
电影中魏星和沈凯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一样痛苦。他们渴求更大的舞台,更高的收入。最终魏星去了北京,寻找作为一个演员更好的机会。他的结果会如何呢?没有人知道。
沈凯老婆怀孕了,需要在演戏和老婆之间选择,他选择了演戏,在老婆离开的巨大打击之下,这个对他而言非常重要角色的表演把他打垮了,这一段是全剧最压抑的一段,在几十人的围观和压迫下,他反复念着文言文的拗口台词,到失去自己的意志,最终神经崩溃。当我以为这会是最伤感的结局时,剧情再次出现反转,他像个小孩子似的回到了妻子身边,乖乖地上厕所、吃饭,挺着大肚子的妻子看着这时的她露出的竟是幸福的笑容。转念一想,这个结果也未必比之前更糟。
这些人或许都曾经有那一刻机会来临,曾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能拥有一切,做到一切。但人生,哪有什么成功而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篇6
总的来说,是很久没看过这样能触及内心的电影了。
对于《我是路人甲》,除了后半段的独舞部分略显拖沓、整体纪录片色彩略重以外,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而对于评论中常有人提到的“打鸡血”和“鸡汤”,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影路人甲,表示有几句话想说。
1、关于理想
影片中常常提到“理想”并引用大量名人名句,似乎很有点鸡汤荟萃的意思。实际来看,这些说着“理想”,说着人应该“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却是看起来毫无成功希望的,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理想而流血流汗,换来的结果不过是下个月的房租可能又没着落。群众演员上面有特约演员,特约演员上面才是演员,演员上面是N流明星,N流明星上面才是我们在报纸和电视里会关注的大牌。说白了,路人甲们的所谓“理想”可能几辈子都是不会实现的。但是理想的意义是什么呢?大概那是支撑我们活下的勇气,是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的动力。
2、关于爱情
与“袁姐”聊爱情,这个桥段应该是该片唯一一处对于爱情的直接讨论。此处“袁姐”说了这样一句鸡汤:“感情的付出是不能计较回报的啊,你爱他吗?”OK,爱不能计较回报。这个问题电影中转天便给出了答案:为了男人的“理想”,两个人从五百块房租的房子搬到了三百块房租的不带厕所的房子里,女方当场崩溃。诺,这就是你的爱情鸡汤,在没有厕所的出租屋面前简直连一张厕纸都不如。
结局男女主角在一起是比较有浪漫色彩的处理方式,但是细想来,这种“在一起”也是问题重重隐患多多的,影片本身就给出了答案:沈凯夫妇和魏星这对情侣的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明天。谁不是从轰轰烈烈的爱情过成了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呢。
3、关于女权主义及两性平等
片子里男主看到来找戏拍的女孩子被导演搭讪后得出一个“还是你们女孩子吃香”的结论。然而他没有看到的,是导演招助理时提出“暖被窝”的要求。女人在工作里是什么状态呢?表面看起来男上司、男同事都会多体恤照顾,实际用工时却受到各种歧视:是不是到婚龄了?OUT。是不是到育龄了?OUT。想升职加薪?陪领导喝过酒没有?不想陪领导喝酒?那你得比男员工努力十倍再说。整天围着孩子转无法专注工作,你回家当家庭主妇好了啊!回家当家庭主妇,老公说白养着你这个闲人干什么,又老又胖,哪里比得上我的红颜知己,离婚。出工作,你这么大年龄了还能为公司做多少贡献啊?OUT。------但是没人关心男人是不是结婚了、是不是生育了,因为社会默认结婚、生育不会对男性的工作造成任何影响。简单来说,只要女人还有子宫,就永远别谈男女平等。
但是-----影片中男女主角“初夜”过后,女方提出分手,男方流露出一副“你怎么占了人便宜就走,你要为我负责任啊!”的样子还是让人莞尔。也许男女平等永远不会实现,但它却在希望实现的路上不是吗。就像理想。
4、关于8、90后的诗和远方
从雪乡到横店,男主角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就是很大一部分8、90后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我们在世界各地来回穿梭,只是为了找到一个能实现自己理想、过上“更好生活”的栖身之处。然而当男主遭受打击不知何何从的时候,这种“漂泊感”似乎让他感到更加压抑和凄苦。
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觉得更好的生活在远方,这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表现没有错。但未知的世界能回馈给我们什么呢?谁也不知道。然而放弃拼搏等于放弃了希望。放弃了希望人生就变成了一片空白。
许多“成功学”给人“一夜暴富”的错觉,然而影片并没有表达一点这个意思。而是说无论你采取哪种方法,成功,都是一件极其艰难的,小概率事件。
女主自己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家离得那么远,以后怎么在一起呢?我们买不起房子住在哪里呢?并没有人给出答案。
也许理想是诗,远方在未来吧。
5、关于其他
全片最优秀的地方在于,时常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否认它的正确性,用讨论的方式而不是强硬地灌输思想给观众。很好地展示了事物的多面性和动态发展性。
努力了,你可能一辈子都是路人甲,但不努力(会很轻松哦),一定一辈子都是路人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