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奶奶的汤包作文(热门13篇)

发表时间:2025-05-21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奶奶的味道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1

在我们家里,包饺子是过节时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当这时,奶奶总是亲自上阵,为我们包出一个个皮薄馅大的饺子。今天,奶奶决定教我包饺子,让我学会这门传统的手艺。

奶奶先是把面和好,然后醒发一会儿。接着,她开始调馅,把肉馅和蔬菜搅拌在一起,加入适量的调料调味。我看着奶奶熟练的'手法,心里既羡慕又佩服。

奶奶开始教我包饺子的步骤。她先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接着,她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放入适量的馅料,然后用手指把皮对折捏紧。最后,她用两个大拇指在饺子边缘轻轻一挤,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奶奶的指示开始操作,一开始还有些笨拙,但慢慢地就掌握了技巧。我包出的饺子虽然不如奶奶包得漂亮,但也能看出是个饺子了。奶奶看着我认真的样子,不住地点头称赞。

终于,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尝了一口,那鲜美的味道让我忍不住多吃了几个。奶奶看着我满足的表情,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的技巧,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习俗。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2

我摸着饥饿的肚子,抬头看见了几个让人流口水的大字“蟹黄汤包”。

我走上前去,问到:“蟹黄汤包多少钱一个?”

“15元,15元”

“给我来一个”。我把15元钱递了上去。

只见那个中年人熟练地把蟹黄汤包往身边一扔,“咚”,刚好落在盘子里,他拿起一根吸管,往汤包的顶端一插,递给了我,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打量起这个汤包,外皮十分地薄,在灯光下依稀可以看见里面流动的汁水,让人垂涎欲滴,我刚想咬一口,爸爸连忙说,吃蟹黄汤包不能直接咬,要“先开天窗,后喝汤,最后吃光光”,像我这样,说着爸爸用吸管在汤包顶端弄破了一个口子,这就是天窗……,还没有等爸爸表演玩毕,我就拿起吸管,一插,一吸……啊!心急吃不了热热“汤包”,没想到表皮冷冷的汤包里面那么烫,害的我舌头都快起泡了……。

我只得小心地吸汁水,啊!太好喝了,蟹黄的鲜味全在里面,时不时能吃到一块蟹肉,让人吃了还想吃。

汤喝掉了,最后,我要吃光光啦!

我连皮和肉一起咬下去,蟹的美味伴着薄薄的皮特别的`香,并且油而不腻,我三下五除二,把它吃了个精光!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发现原来像潮水般的游人都止步了,人手端个盘子,到处是吸管吸汤的声音,吃的那个香啊!

“秋风起,蟹脚痒”蟹黄汤包的美味是否也让你垂涎三尺了呢?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3

我的家乡芜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它有许多的美食,比如:虾籽面、小笼汤包、酥烧饼。它们不仅一个个味道好,而且价格便宜,其中我最爱的就是芜湖一绝——小笼汤包了。

芜湖的汤包馆大大小小有很多家,我最喜欢吃的是最有名气的“耿福兴”,听老人们说它创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距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真是一家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店啊!

小时候,每当我乖巧听话的时候,爷爷总爱带我去“耿福兴”吃包子作为奖励。每次去店里,总是要等才有座位。爷爷点了单不一会儿,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汤包就上桌了。我拿起醋瓶倒进一个调料碟,夹起一只汤包将它浸在醋里蘸一下,它晶莹剔透,我透过包子皮就能看见里面的肉馅,轻轻咬了一小口,皮薄却有弹性,对着破口处吹气再深吸一口,那饱满、浓香的汤汁一下子涌入口中,仔细一品有一股淡淡的醋香,再咬一口肉馅,啊!那甜甜的、淡淡的、香香的味道停留在嘴巴里曼妙无比。一只包子下肚,这美妙的滋味让我停不下来,我的肚子就像一个无底洞,一只接着一只的吃,等到一 笼汤包见底,我还意犹未尽的再想吃一笼。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慢慢的长大了,我去过很多地方,尝过许多当地的美食,可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小笼汤包,它就像我的亲人一样陪伴着我长大,因为它的味道里藏着我美好童年的回忆!

我爱家乡的小笼汤包!更爱我美丽又清秀的家乡——江城芜湖!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4

虽然我奶奶个子不高,但是她有下面这几个特点。如果你想知道,就跟着我来吧!

特点一:爱唠叨。“钱思宇,快把药喝了。”“钱思宇,看电视往后坐,小心近视得更狠。”“钱思宇,把作业做完再来玩。”“钱思宇,快把毛衣穿上,小心着凉。”“钱思宇……”一听到这些话,我就知道,奶奶又在展示她的“动嘴运动”了。哎,真是的!“钱思宇,作业做完了再检查一遍。”看吧,奶奶又开始唠叨了……

特点二:火眼金睛。有一次我做卷子,很快就做完了,然而奶奶来看的时候,我正准备看看电视。我才刚打开电视机,“钱思宇,这儿错了一道,快来订正。”天啊,这才几秒,奶奶就从我那龙飞凤舞的烂字里找出了错误!你说这不是火眼金睛是什么呢?

特点三:千里耳。有一次我做完了作业,就在房间里看书,我看完了一本书,正要换,结果书掉在了地上,发出哐当的声响。我刚要把书捡起来,谁知下一秒奶奶又说道:“钱思宇,写完再把作业检查一遍。”老天啊,奶奶可在厨房里做饭啊!关键是中间还隔着餐厅,这都能听到……

特点四:太节俭。这不,每次洗澡,奶奶都让我把洗头水接到桶里,说可以用来冲马桶,这样可以节省水,那一个月就能少交些钱。还有每次淘米的水也一定会被用来浇花或者冲马桶。她还有很多节约的方法,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以上就是我奶奶的特点,这只是一小部分,下一次我接着讲。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5

春日里有百灵鸟的味道,夏日里有知了的味道,秋日里有红枫的味道,冬日里有梅花的味道。而我的身边,总是充满奶奶的味道。

菜肴里有奶奶的味道——

青嫩的西兰花,香脆的虾仁……望着眼前的美味佳肴,一个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背脊似乎有一些弯了,长满皱纹的手拿着厨具在锅边拌弄着,轻盈的《红色娘子军》的旋律一遍一遍地哼唱着,眼里充满温馨与快乐。菜肴在锅里总是跳跃着一个个感动的音符,那是奶奶爱的味道。

棉被里有奶奶的味道——

学习了一天,躺上软软的床被,感觉到的全是清新的'味道,这是专属于奶奶的味道。仿佛又看到了一排排的晾衣架边,一条条飘扬的床单上,奶奶用手轻轻地拍打着,除去灰尘,阳光下,微风里,奶奶的银发轻轻撩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即使奶奶不在身边,心灵也会得到无与伦比的满足感。那是奶奶芳香的味道。

书架边有奶奶的味道——

翻开一页书,夹杂着的,除了那油墨的清香,还有转属于奶奶的味道。每当坐在窗前翻阅书籍,我总能看见奶奶收拾书架的身影。依然是那样娴熟的动作——第一层,拿起架上的仙人掌,满是皱纹的手拿着抹布用力地在架子上来回抹动着,鸡毛掸一圈圈地捋掉书本上的灰尘,或俯下身,或踮起脚,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烙进我的心里。那是奶奶清瘦的味道。

奶奶的味道是可口的,奶奶的味道是清新的,奶奶的味道是幸福的,奶奶的味道是温馨的。伴着四季,奶奶的味道围绕在我的身边。她是黑夜里的一颗明星,当我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我迈开坚定的脚步。伴着优雅的琴声,不知何时,眼里盈满了泪水。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6

我最爱吃奶奶做的包子,但是奶奶每次做完包子都会很累,所以我决定要跟奶奶学做包子,以后自己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做。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平时恳求奶奶教我做包子,奶奶都会说我帮倒忙不肯教我,但是我没有放弃,经过我一次次的请求后,奶奶今天终于答应我教我做包子了。今天一早起来我就跟奶奶去菜市场买菜,买了猪肉、红萝卜、粉条等,这些都是做包子需要的材料,买好后我就跟奶奶将这些材料弄成碎末搅拌在一起做成包子馅。

开始包包子了,奶奶给了我做了个示范,先把一个大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面棍把小面团搓成一个平扁的圆形面皮,然后将包子馅放入面皮中心,把周边的面皮往上捏住包住馅料。我看奶奶轻而易举的.包好了一个包子,我以为很简单,就试着自己包,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难点,搓面皮中心要比周边厚、放馅料不能太少或太多,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捏包子了,我怎么捏都包不住包子,捏出的包子都是“四不像”。当然,我没有放弃,继续向奶奶求学,让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奶奶握住我的手,手把手的教我捏包子,经过几次的实践,我终于捏好一个包子。我高兴地跟奶奶说:“成功啦!”奶奶也微笑地说:“是啊,你以后可以自己做包子吃了。”我跟奶奶一起包好了全部的包子,包好后我的腰和手臂都觉得很酸痛,脸上都沾满了面粉。

我和奶奶一同将包好的包子就放入一个大铁锅里蒸,经过20分钟后,香喷喷的包子出炉了,我赶紧用筷子夹出来那个家人们尝一尝,爸爸夸我说:“包子太美味了,我的儿子可以做大厨师了!”我听了后心里美滋滋。

今天做包子虽然很累,但是我学会了做自己爱吃的包子,也能让家人吃到我做到包子,我感到无比的光荣。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7

小笼汤包南京,一个物产丰富、文化古老的旅游胜地。当然还有数不胜数的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小吃就要数小笼汤包了。

你若是来南京,一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哦!如果你没有机会来的话,就请听我描述描述吧!小笼汤包不但味道好,而且它的样子也十分的“可爱”。你瞧,一股汤包的香味从100米以外扑鼻而来,真是香飘万里啊!再看看它那雪白雪白的“皮肤”里,隐藏着那味道最最最最鲜美的肉了。我相信大家看了一定回垂涎欲滴的!首先,我先告诉你们小笼汤包的做法:拿出一些面,把面弄成一片一片的,圆形的。然后再把肉包在皮里,把皮用手捏成一个圆形的。最后等有客人的时候,根据客人的需要,再拿出几两小笼包放入一个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筐子里,蒸上个15到20分钟就行了,怎么样简单吧!接下来,该吃了。

我吃小笼包的时候,一般都喜欢蘸着醋吃,然后用手轻轻地抓着筷子横着夹到了一个放过醋的小碟子里,先用嘴在小笼汤包的下面咬上一个小洞,注意千万不要咬得太大,否则里面的汤吸掉,然后稍微地蘸一点醋就行了。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小笼包,来到餐馆时,我们先点了1两小笼包(有8个)吃。过了一会儿,小笼包端来了,我先咬了一个小洞把汤吸了。哎呀好吃,我又蘸了一点醋咬了一口,哎呀真好吃,我再次地咬了一口吃,哎呀,真......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否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那就来尝尝吧!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8

今天,奶奶决定教我炒菜。我兴奋又紧张,因为我从未真正进过厨房。

奶奶先教我如何切菜。她拿起一根黄瓜,示范了如何将黄瓜切成均匀的小块。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刀,尝试模仿奶奶的动作。虽然一开始切得不太整齐,但奶奶鼓励我说:“没关系,多练习就会好的。”

接下来,奶奶教我如何炒菜。她打开了煤气灶,让我先倒点油进锅里。油热后,奶奶让我把切好的.黄瓜放进去。我紧张地拿着锅铲,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奶奶耐心地指导我:“先用锅铲把黄瓜翻炒几下,让它们都沾上油,然后加点盐,再翻炒一会儿。”

我按照奶奶的指导操作,黄瓜在锅里慢慢变得金黄。奶奶又教我如何加调料,如酱油、鸡精等。不一会儿,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黄瓜就做好了。

吃着自己亲手炒的菜,我感到特别开心和自豪。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学会了炒菜,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细心。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9

说不出奶奶过节时包的饺子哪里好吃,可它就是好吃,一直待在我记忆中的最深处。

几年前,我们一家子回山西老家过年,奶奶抱着我激动地说:“今天晚上吃饺子,我来包,你们谁都不要来帮忙。”大家都知道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愉快地同意了。

这之后,大伙儿有的打牌,有的玩手机,有的逗狗。而我呢?趁机跑出去。山西是一片冰天雪地,我在家门前的走道里跳呀跑呀滚呀,个个晶莹的雪花像小精灵似的给我挠痒痒。“咕……”肚子饿得叫了起来。我急忙回家跑进厨房,只见饺子刚刚入锅,再等十几分钟,就能尝到奶奶的饺子了!看着锅中一个个饺子晶莹剔透,每个饺子上都有几个“梅花印”,正在阅兵似的站立,真叫人垂涎!奶奶侧过头,大滴的汗珠滚落在脸颊,脸上却洋溢着幸福而充实的笑容。

很快,饺子被一碗一碗的盛出锅,邻居亲戚们也陆续到齐了。妈妈喂我吃了一个荠菜肉馅的.饺子,一口咬下去:先把皮咬破了,汤汁顺着皮往碗里流,里头的馅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露出了一角。我连忙再凑上去咬一口,终于尝到了馅的味道:肉是极新鲜的,不咸不淡,还有一点微辣。可能是因为奶奶用她那子孙满堂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她做的饺子,那种味道,完美地满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即使时间过去多远,我都记忆犹新。

可是如今,这已经成为记忆中的味道。近几年的假期,车子拥堵,父母工作又忙,我们无法回老家。是夜,我躺在床上观赏着美丽的月色:轻纱般的月光泻进了窗户,湛蓝的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冰盘似的月亮挂在正空,那么皎洁,那么柔美,像奶奶正隔空和蔼地朝我们笑呢!夜空中星星不多,却颗颗明亮,如宝石般。月光在树叶上星星点点地跳跃着,像小精灵一样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在这里过新年没有一点儿年味儿,飘下来的几片薄雪,刚落在指尖,便消失得一干二净。天上那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应该就是奶奶那盼子回家的目光,顺着银河的水流,流进我们的心坎。

又是一阵淡淡饺子的香气……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10

一说味道,总让人感觉唇齿留香,流连忘返。而我说的奶奶的味道则环绕我身边,停留在我心间。

我最喜欢奶奶给我用檀木做的陀螺所散发出来的一缕缕的香味儿,悠悠的,很清新。我到城里读书,奶奶留在乡下,一年难得见到几次面,但每当我看到那个小巧玲珑的陀螺时,放在鼻边轻轻闻着它发出的那一缕缕清香,我就会想起满脸皱纹的奶奶。

那带有檀木香的小陀螺,源于我小时候一次好奇。那时爸爸妈妈要上班,我只能和奶奶在乡下老家,老家没什么好玩的,只能一会儿到兔子笼那,抱起一只小兔子拿出来玩一会儿,又或从旁边大院里抓出几只小鸡把他们放在地上,然后再追她们,又或者坐在沙发上看西游记。

一天,我正准备出去玩儿,忽然听见几声啪啪声,我还以为邻居家的老人打小孩呢,跑过去一看。只见邻居正在用一条细细的鞭子抽打一个小东西,那东西便在地上转,就在那小东西要停了,老人一抽,啾~的一下,小东西又立起来了,而且比之前转得更快了,有些时候还能跳起来。

哇!好神奇啊,我便蹲在地上,目不转睛的看着这小东西,目光随着它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我如此的着迷,直到有人轻拍我的头,一回头发现奶奶慈祥的`站在我后面看着我,原来是奶奶叫我回去吃饭了,她看见我如此专心,就不忍心叫我,毕竟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稀奇玩意儿。

“原来你喜欢陀螺呀!”奶奶说。

“嗯,那叫陀螺吗?好好玩,奶奶我也想要自己有一个。”

“好!好!待会儿就给你做”,奶奶笑着说。

我开心极了,期盼奶奶早一点做完,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惊奇的发现一个崭新的陀螺放在桌上,旁边还有一根棍子,只不过比我昨天看的短了许多。我拿起陀螺不亦乐乎的玩起来。

现在我也长大了,加之学业加重,也没太多时间玩陀螺了。但每当我看着已经“伤痕累累”的陀螺,就想起奶奶的脸上的皱纹,闻一闻那依旧散发着的清香,我知道那是奶奶的味道,爱的味道!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11

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的人,他对我的朋友很好,对我更好。从小开始,奶奶对我最好了。以前的她,种地、烧饭、洗衣,样样能干,是个女强人。可是,现在......我的奶奶生病了,是一不好的病,还得了老年痴呆症。现在,她就像一个婴儿,什么事都需要我们的照顾,也不认得自己的儿子、儿媳,可她还认得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对我可好了。

我那时才七八岁,调皮得很,每天衣服裤子都要换,放学回来还要奶奶烧点东西给我充饥。可奶奶不厌其烦的照顾我,从一岁到十岁,奶奶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有时,我悄悄的躲到奶奶身后,敲一敲她的背,她转过头来,一看没人,我躲到另一边,突然出现在奶奶的视线里,奶奶先是一惊,又爽朗地笑了笑说:“真调皮!”奶奶还经常带我去种田,我在一边玩,有时给奶奶扇扇子,有时去捉蝴蝶,别提有多开心了。我多么希望能够再回到以前那美好的时光啊!

可是,奶奶老了,他就在我十岁那一年,他一病不起,我在也不能和她一起玩捉迷藏,给她扇扇子了。每当我去看望他,他那呆滞的目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真怕,真怕我的奶奶会离我而去。

上帝啊,让我奶奶的病好起来吧,至少要让老年痴呆症从我奶奶的身体里滚出去。那样即使她没有力气,也能清醒的与我聊天,因为我怕奶奶会忘记我,忘记我和他美好的时光,忘记弟弟,还有爷爷、家......奶奶爱我,我爱奶奶。奶奶爱我,我爱奶奶。奶奶爱我,我爱奶奶......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12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奶奶总是忙碌在厨房中,为我们一家人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其中,我最难忘的就是奶奶炖的鸡汤,那鲜美的味道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奶奶把我叫到厨房,说要教我炖鸡汤。她先是把鸡处理干净,然后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接着,奶奶告诉我,炖鸡汤的关键在于火候和时间的掌握。她用小火慢慢地炖,让鸡肉的鲜味和营养都慢慢地渗透到汤里。

在等待的过程中,奶奶还告诉我一些炖汤的小窍门,比如可以加入一些枸杞、红枣等食材,不仅能让汤更加美味,还能增加营养价值。我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闻到了鸡汤的香气。

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慢炖,一锅香气扑鼻的鸡汤就炖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鲜美的味道让我陶醉其中。奶奶看着我满足的表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学会了炖鸡汤的技巧,还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爱和关心。每当我喝起这碗鸡汤时,都会想起奶奶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和那温馨的画面。

奶奶的汤包作文 篇13

我有个奶奶,头发几乎全白,眉毛比较淡,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的五官中四官都好,只有一官似乎有点“问题”,那就是——嘴巴。

奶奶的嘴巴有时候说话就像是收音机忘了按“关闭”键似的一直讲个不停。在三年级快要开学的一天早晨,我正在做作业,奶奶从厨房来到客厅,拿了一张小板凳坐在我的身旁,兴致勃勃地“开启”了收音机,播放她已经播放过N遍的话:

“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我听奶奶说得头头是道,就带着微笑继续做作业。

“马上要上三年级了,作业难起来了,你只要把书上最难的两个字写出来,考试肯定100分!”奶奶用最土最土的普通话对我说。她的话不但没有打扰我,还让我更加专心、仔细地做作业。

“我说的十句话你能听进去九句,爸爸就不会骂你了,知道吗?”又几句话脱口而出。

我似乎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你这几句话都说了几百遍了,我都会背了。”

“哦。”奶奶有点儿不情愿。

过了不到半分钟,奶奶吃不消了,又启动了“收音机”:“刚才我说什么了?对了,我的话你听进去了,老师也不会骂你的……”

奶奶,我喜欢听你不停地说话,不过我不太希望你在我做作业时说很长时间。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爱唠叨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