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范例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5-05-11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曲阜三孔作文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1

先圣孔子,至真至仁。

孔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修建,而规模最大、面积最广的要数孔子之乡——山东的孔庙了。山东孔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城,精致典雅,如诗如画。他是游动的,穿梭于千年文化,他是静谧的,只可远观而静赏。永不衰落,绝不凋零。跨过孔庙的大门槛,引入眼帘的便是奎文阁。

奎文阁结构合理,坚固异常。远远望去,就可以看见长长的一道红墙,墙内翠竹绿树中隐现出闪闪发光的庙顶。走近细赏,气魄恢宏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这座古老的寺庙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进人里庙,极为精致:每间殿门媚正中高悬金匾,中间有一个书桌,上面布满了历史的沧桑与久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庙里随一切朴素简单,但蕴藏着的何止是看到的和想到的这些?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奎文阁周围的那几颗古树,像正在开屏的孔雀,那艳丽迷人的尾巴环抱着寺庙。院中的几棵不知是什么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sXW9.cOM 实习报告网)

绕过奎文阁,穿过一条小路,登上一座桥梁——状元桥。状元桥在古代时只有状元才能通过,是文化的象征。这是一座高龄的.状元桥了,横跨在低吟浅唱的小流上。水美,河美,桥也美,桥上那青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我仿佛找不到一个合适地词语来形容他了,是如山的历史沉重,是似水的渊源流传……

孔庙连续今日都响彻中外,而儒家思想又何尝不是如此?那是中华文化中耀眼的璀璨的明星!真,善,美。礼,仁,德。儒家思想,贯穿了百年的历史,他是理性的,客观的。他和墨家学派不同,儒家思想更为实际确切。孔庙不仅仅是孔庙,更是儒家学派的传承体现。

如今,再踏入孔庙时,仍能嗅到百年前文化的芬芳。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圣孔子,至真至仁。孔庙一行,回味无穷……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2

我刚上学的时候,妈妈就给我报了一个弹琴班。

刚开始学的时候,由于曲子比较简单,作业也比较少,所以我每天都坚持练琴。每当上弹琴课的时候,我都弹的非常熟,并且还很流畅,只要一遍就过了,我的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这使我更加的爱弹琴了。

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家庭作业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我对弹琴的兴趣也一天天的变得淡了,而且曲子也越来越难,所以练琴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从原来弹曲子很流畅的我,变成了没有一首曲子弹的很熟,每首曲子总会有一个或几个错音的地方,有时还会停下来。

刚开始时,老师抽查曲子,我还能勉强过关。可是到后来,我却弹得越来越磕巴,连过关都过不了。渐渐地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把我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高佳妮,我知道你长大了,作业多了,可是作业再多,也总得练一会琴,不练永远弹不好,有句名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得好,弹琴也是一样的,你记住了吗?以后一定要记住,”我连忙的'点了点头,这时我的脸好象被烤了一样,——滚烫滚烫的。

回到家,我就把老师说的那句名言写下来并贴在了我的学习桌和琴上。每当我有一首曲子太难,不想练了的时候,我就会用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直到练会为止。

这样一来,我又像以前那样,弹得很好而又流畅了,老师也为我感到骄傲(因为他的话启发了我,对我来说起作用了)。

现在的我只要一不想学习,我就会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告诉自己学习要勤奋,不能偷懒。

这句名言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启发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勤奋!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3

嘉定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生活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包围之中。孔庙不仅是他们休闲的好去处,平日大家也常去那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放眼望去,历史沧桑,多少砖与瓦才聚成这“吴中第一”的孔庙?此刻觉得生活在历史气息中真是净化心灵的享受。

世人只知道它受益于万事师表——孔子而扬名天下,引来众多旅游者,哪里知道这是嘉定人与孔庙互惠互助,保护着这历史痕迹。

嘉定孔庙到底从建至今有多少年?有人说40年,有人说400年,有人说从古至今。其实,这个被称为教化之城的嘉定,就孔庙已有800年(799年)了,在古代江南地区的同级别(县级)孔庙中就有“吴中第一”的美称。谁能知道它是如何被保存下来的?

一过大城门,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宽阔的两旁,古树参天;略窄的中间,灰色的石板路像展开的画卷任人书写。古树与路旁,是两片青草地,我认为它象征着历史永新、永存、永悠。每逢六月,木兰开花,蝴蝶飞舞,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城里热闹嘈杂,高楼参天,车流如潮,全然两样。这里更多的是一分静谧,倒也与孔庙的历史气息更相调合。

孔庙不仅历史气氛浓郁,还神奇地交结着人缘。在嘉定,很难看见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孔庙都能遇见。

我在孔庙参观科举博物馆时,忽闻厅外笑声连连,叫声不断。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小孩子整束衣冠地站在那儿拍古装照呢!我才知道,孔庙还有这么非凡的作用,而且人缘甚好啊!

嘉定人明白,孔庙不只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祖祖辈辈对孔老夫子的敬爱,是一种纪念;是一种情怀。所以,人们不缺感受人文底蕴的地方,吴中第一怎么会让人扫兴呢?

如果留心参观,还会发现那完整全面的科举博物馆。除了易发现的“科举制度沿革”、“科举与社会文明”外,从小门进去还有“科举考试程序”等。对这片土地精打细算,绝无空闲之地。

那天下午,棂星门后的泮桥正在进行维护,里面的古树正在进行扶正,边上的青草地正在进行养护,无人去破坏它们,都为孔庙保持着浓厚的气氛,孔庙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人与历史不相互破坏,让历史永存于此的颂诗吗?

这不正是教化之城的精神内涵吗?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4

游学的第三天,我们将走近孔子,走近儒家文化。

下午,我们每人佩戴着一个耳机安静地聆听导师讲解关于孔子的故事。

先参观的是孔庙,孔庙中有许多著名的雕塑,我看到一个雕塑长的与乌龟很相似,但导师说这个东西出现在明清,叫赑屃,是龙王的第六个儿子,它的`背上驮着一块十分巨大的碑,导师说这个是世界上最好看规范的楷体,当代的书法家都在临摹。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孔府,孔府中有许多老物件。有现在大家熟知的“冷板凳”,它的由来十分不同寻常,原名“阁老凳”,古代有个大臣,晚年时在朝廷中被众臣弹劾,有一天,他坐在皇帝的门外想见他,只等来了6个小时的冷落。于是这凳子就叫“冷板凳”。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府的避难楼,当遇到劫难时,孔府中的人就会到这里避难,可以足不出户生存三个月,但是孔子的高尚品德使人们一直对他十分尊敬,避难楼建立至今,但还从未被使用过。

接下来,我还去了孔林,郭沫若曾说过:“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体”里面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孔子的弟子自贡,作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学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拿出许多资产支持老师。并且一直跟随在老师身边,多次化解了老师所遇到的险情。当孔子去世时,别的弟子守孝3年,而他却守孝6年,师徒之间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子贡也在尽服丧义务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因此,我对他也充满了敬仰,而我对孔子的故去,充满了感慨。

三孔所迸发出的文化内涵,师徒之间表现出的浓浓深情,一刻不停地在感染着我。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5

孔府,孔林,曲阜火车站下车后,直接坐9路公交车到孔庙南门下车,步行200米到景点售票处买门。门票150元,60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半票。不要坐人力车,他们会把你拉到孔子研究院等其他地方,车费要价10到30元不等,不要上当。孔庙到孔府前后相连,不用坐车,可以请导游,也可以跟着别的导游听。孔府到孔林坐人力电动车,一个车五元,送到孔林门口,一定要讲好送到门口,否则,有的司机差一里就让你下车。孔林一定要坐电瓶车,20元一位,进门就买票上车,里面全是坟,自己走会害怕的,孔林里不要请导游,不要相信守墓人看相什么的,避免上当。

做火车到泰山站,出站后你可以坐11路公交车到东湖下车,往北就能看见一个城市66宾馆,标间66元。你也可以去财源街(出了火车站往东走就是)那边有一些旅馆,你多问几个,看看那个条件好。在火车站那边也有鲁科88酒店。晚上可以沿着财源街逛逛,那是泰安的商业街。如果住在城市66的话,早上打个车去岱庙,大概五块钱就过去了。逛完再从北门出去坐三路车上山,终点站红门。住在财源街那边的话,第二天一早坐上三路车去红门(往东走,往西的是坐车上去的,18元一个人到中天门。中天门到南天门索道好像80一个人),门票学生证是可以半价的从红门上,门票全价125,学生证半价60.到山顶记得先找住处,人多去晚了就没地儿住了(去年暑假我们四个人上去住的是一个三人间,100元钱)早上旅馆的人会叫你起床看日出,然后下山。旺季可能住宿费会贵一些,也有租棉大衣的,押金100,一件5快钱。山上的东西不便宜,一个冰淇淋要三四块钱吧,自己带好足够的水和食物,背个背包。下山后(红门)可以打个车去岱庙看看,记住打车到岱庙北门5快钱,如果不说北门司机一般会带你去正门要8快钱。那是中国三大殿之一,门票二十,学生证10块钱。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6

旅程的最后一站就是纪念孔圣人之地——孔府、孔庙与孔林。妈妈特意请了一个导游,为我们讲解三孔历史。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孔庙,导游开始介绍了他说“孔庙在公元前475年时是孔子的学堂只有一件茅草屋供他学习和休息,后来各朝的`帝王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纷纷刻碑纪念,还修建了庙宇就是我们今天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庙。”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纪念孔圣人。

接着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孔府。孔府建于宋代,是"衍圣公府"。孔子的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三孔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你知道什么是“冷板凳”吗?“冷板凳”比喻遭到冷落,受到了冷淡的待遇。相传明代大奸臣严嵩被治罪,曾到孔府找亲戚衍圣公(是其孙女婿)去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拒见,严嵩就在这两条板凳上,东边坐了西边坐一直等了两个多时辰。所以这两条凳又被称为“冷板凳”。还有一图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孔府里有幅彩色壁画称为“戒贪图”。画上就是传说中的“贪”,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贪”的四周彩云中,是被其占有的八宝,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衍圣公为了告诫自己及子孙做人不要贪得无厌。

之后我们坐上小游车匆匆参观了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林内古木参天,规模宏大,真是不枉此行。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7

之前,我总觉得时间一大把一把的,每天一上课心里就开始期待下课。尤其是七年级的时候,我还没有彻底的从小学的那种学习状况回过神来,对待学习还有些粗心。但是,伴随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又伴随一个学期一个学期的度过,就仿佛一晃眼,我就从刚入学的七年级生一下子转换成了即将毕业的九年级毕业生。

进入九年级以来,伴随时间不断的压缩,每天里大家几乎除去吃饭与睡觉就是在学习。我对九年级最大的感悟就是,就算大家每天除去吃饭与睡觉的时间都在学习,但是对大家来说学习的时间似乎还不够。我身边不少的同学都还再不断的压缩自身吃饭与睡觉的时间,在他们看来,哪怕只能挤出一分一秒的时间用在学习之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

九年级学习的紧张程度自是不需要多说,大家在这个时候大都有了明确的目的,大家要做的就是努力的朝着自己的目的前进。每接近一步自己的目的,大家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毕竟在九年级里获得进步,这是极难的。

虽然九年级的学习很紧张,但是大家都想为了自身的梦想去奋斗。整个九年级,大家洒下了无数的汗水,大家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尽管追梦的路途艰险,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大家永不会放弃。

目前的大家还在继续奋斗着,教室里的同学们全都埋头在自身的课桌上。课桌上堆积起来的书本早早的就高过了自己的脑袋,大家奋笔疾书的模样成为了大家整个九年级的模样。大家在争分夺秒,大家在不断的复习着所学的常识,在初中阶段的最后时光里为自身拼搏。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8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圣人(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曲阜古时候又称鲁县,是鲁国的国都,三孔就是孔庙、孔府和孔林了。

我们早早就来到了孔庙城门前准备观看开城典礼。孔庙是祭祀孔子和表彰儒学的庙宇。它占地14万平方米,是中国三大古建筑之一。我们来到了近前,一道巍峨的宫墙蜿蜒在眼前,墙壁的中间有四个大字“万仞宫墙”,是清朝的皇帝所写的。

八点整,随着一阵激烈的号角声和震撼人心的锣鼓声,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了许多全副武装的武士,他们拿着弓和箭,一步一步威严的走向观众面前拜了拜,然后到两边整齐的排好队。接着文武百官也都出来了。表演开始了,只见武士们个个身怀绝技,一个武士突然加速,双脚一蹬,身子腾空做了一个前空翻,然后稳稳的落在地上,接着其他的武士挥舞着弓箭搭上,一副大敌当前的'架势。

开城典礼结束后,我们随着人潮涌进了城里,这里古木参天,琉璃黄瓦,有着历代帝皇留下的许多题词、碑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避水桥”。桥身很宽,是拱形的,两边有许多雕龙画栋的圆柱子,显得古色古香,十分精美。中间有一条用白色古砖砌成的道,相传乾隆皇帝来朝拜孔子,经过这座桥时,大臣纪晓岚说:“皇上,您要从桥的中间走,寓意着您的江山步步高升和后继有人,您还要向左右看看,寓意着左右望才,有才能的人都来辅助您。”

随后我们去大成殿拜了孔子的神像,又游玩了神祠、神庖等诸多景点。最后我们就向第二个目的地进发。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9

这个学期的入学典礼是去孔庙,不过天公不太作美,今天下起了大雪,路面上都结了冰,好在我们历经风雪终于到了孔庙。

我们走到了孔庙的大门,那是一座古朴的大门,它叫棂星门。一位导游阿姨走了出来说:“这就是孔庙的大门,棂星门,你们看到的孔庙可古老了,它在南宋绍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131年就已经在这了。”我在心里想:孔庙的真实年龄还真跟它的外表一样是个“老古董”!

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导游阿姨说:“这个水池叫泮池,泮是伴水的意思,所以它是半圆形,在古代泮池可是很有用的,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登泮桥、跨泮桥,泮桥就是泮池上面的那座桥,这个仪式叫入泮也就是古代人的入学仪式。”接着我们就开始入泮,这表示我们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我在入泮时看到点点雪花飞落,将泮池周围变得一片雪白,落入泮池的雪花就变成了清澈透明的水,我心里想:整幅画面就像一块洁白的汉白玉中间又镶上了一块半圆形的蓝宝石!

向前走去,一座由鲜红色的柱子、门和青黑色的瓦片组成的大门坐落在我们面前,导游阿姨说:“这座门叫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意思是赞颂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听到了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使我知道了孔子的知识多么渊博!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成殿,我看到一幅匾额上写着一个份量极高的成语“万世师表”,这个成语代表了孔子学识的渊博与他教书育人的光辉形象。导游阿姨说:“‘大成殿’这幅竖匾可是南宋皇帝的御书!大家到里面来看,前面那五座石像最中间的那个就是孔子像。这座大成殿里的宝贝也不少,比如:天花板上画的可都是清代彩画!”我看到巨大的孔子像,像前摆放着人们的贡品,我抬头一看,发现天花板上真有彩画,上面画着龙、凤等神兽,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参观完孔庙我们要回学校了,在路上我想:这次参观不仅增加了我对孔子的了解,还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的信念。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10

今天开学第2),我们五年级3个班参观的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孔庙。我们在孔庙参观了多处景点,它们分别是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棂星门,进了棂星门,就看到了半圆形的水池,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说:“这就是法泮池。泮,半水的意思,所以水池是半圆形的,泮池是孔庙建筑的主要特征。它在孔庙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听说,入泮还很讲礼,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进入孔庙,登泮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最后到办公室拜见老师。

接着我们走过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内,大成殿正中间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坐像,他的右边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左边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参观完大成殿,我们来到杭州碑林,我国的碑石早在春秋时代就产生了,最初的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才出现在碑石上刻字,参观完碑林,我们来到石经阁,听说石经阁里藏着四书五经这类书籍。

最后我们来到文昌阁,看见了十六罗汉雕像,有同学就有疑问了,不是十八罗汉吗?讲解员阿姨讲:“因为……。”

通过这次第二课堂的参观,让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有了新的了解。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11

今天又看了曹文轩著名的纯小说《青铜葵花》。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只是被青铜和向日葵的善良所感动。第二遍看的时候,被他们的苦难和坚强打动了。青铜和向日葵生长有多难!他们经历过风暴、洪水,失去了房子,却从不抱怨;蝗灾之后,一家人没有食物,但也没有抱怨生活,而是乐观地把天上的白云想象成食物。历经种种磨难,他们活的无止境,自力更生。

当我回顾自己时,我不禁为自己的生活感到羞耻。向日葵和青铜,虽然都想上学,却拒绝为别人上学。那我呢?却轻易不肯为别人放弃自己的机会;向日葵自己也知道,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自己好好学习。但我只知道问我妈妈我想要这个还是那个。好像不知道成绩是自己的。看到青铜主动提出要照顾向日葵,我就忍不住想,我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眼前的人,把责任推到同桌身上,怕被骂。以前看过一句老话:“不要善小,不要恶小。”其实,即使一件坏事很小,也可能是养成坏习惯的开始,而做一件好事却不起眼,也可能是养成好习惯的开始。因此,我们必须判断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当我看到青铜要和父亲一起去砍茅草时,父亲的想法让我觉得青铜是多么不幸,他还是那么善良。虽然身处逆境,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并不容易。那我呢?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很体谅父母,但有时候也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以后,我一定要克制自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如果你在少年时就被苦难磨炼了,你就可以在成功之后更加珍惜成功;如果十几岁就安全了,就算成功了,也更容易失败。

如果我真的彻底理解了《青铜葵花》的含义,那可能就是我悄悄长大的时候了。

孔府孔庙孔林的观后感 篇12

阳春三月,杨柳拂提,我们锦小学子的一部分小记者跨入了江南一座保存最为完美的古镇——慈城。慈城,有着数千年来的历史,寓含着许多慈孝的故事,被誉为“三孝”。今天,我们一起游赏了慈城的点睛之建——孔庙。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进入孔庙,头一眼瞧见的就是那座引人注目的状元桥。状元桥横贯在泮池当中,没有桥墩,却是用一块又一块的石板搭建而成,据说,若是从这状元桥上走过,将来便会考上状元,当然,这可不是空话一句,也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哦!我缓缓迈步在状元桥,似乎真是衣锦怀乡,感觉真好!

过了状元桥,便是高高的门槛。中间的门槛最高,原指考上状元的学生才能把这高高的门槛拆下,从上面走过。所以,这坐门槛也称之为状元槛。踏入状元槛去感受圣庙庄严,古朴典雅的气氛。

踩着古韵的阶梯,跨过门槛,从门口的孔子雕塑上看,我们已经到了明伦堂,这是孔子教书的学堂。如今,为了祭祀孔夫子,“孔庙”由此而来。

在“明伦堂”这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下,刻着一幅孔子教书的画面,学子们都在认真听讲,他们专心致志。其中有一位学生独自跑到孔子面前,请教问题。孔子侧着身子似乎对那位学子讲着道理:不要不懂装懂,不会的就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在孔庙里还有一个挺别的活动,那就是听台湾书法大师讲课,我们依次就坐在以往学子的.桌椅上,安排人员还给我们送来了汉服,呵呵,我们头带乌纱帽,身穿汉服,瞧,50个小古代书生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讲座,周围是白墙红柱,头顶是明伦堂大殿,四周是一幅幅秀丽的书画作品,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古代,感受曾经的学府生活。满屋子到处弥漫着古韵的气息,一同享受着这前所未有的美好时光。

午饭后,我们又将游览了大成殿、兵房、牢房、具房,领略了儒家思想的高尚,见证了县衙官府的威严气派,这一天,我久久沉浸在二千年前的古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