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2025立秋教案(精品5篇)

发表时间:2025-03-14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立秋的基本含义、时间、气候特点及农业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立秋的传统习俗,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立秋的基本知识和传统习俗。

2、难点:理解立秋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立秋图片、视频、动画等)

2、实物材料(如西瓜、农作物模型等)

3、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用于制作手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秋天的特点,引出立秋节气。

2、提问引入:你们知道秋天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二、讲授新知(20分钟)

1、立秋的基本含义

解释“立秋”的字面意思和作为节气的含义。

强调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天气立即转凉。

2、立秋的时间

说明立秋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交节。

3、立秋的气候特点

介绍“秋老虎”现象,即立秋后可能仍有炎热的天气。

讲解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4、立秋的农业意义

强调立秋是农作物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举例说明立秋后哪些农作物会陆续成熟。

5、立秋的传统习俗

啃秋:介绍啃秋瓜的习俗及其寓意。

晒秋:讲解晒秋的意义和流行地区。

贴秋膘:解释贴秋膘的由来和目的。

秋忙会:简述秋忙会的历史和功能。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1、观察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树叶的颜色、温度的变化等,并记录下来。

2、手工制作

组织学生用彩纸等材料制作立秋相关的手工作品,如秋叶、秋果等。

3、模拟体验

进行“啃秋”体验活动,让学生品尝西瓜或其他秋季水果。

进行“摸秋”游戏,准备多种农作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并猜出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5分钟)

1、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立秋的基本知识和传统习俗。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立秋节气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气文化。

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小区里的树木在立秋后的变化,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2、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立秋的传统习俗活动,如晒秋、贴秋膘等,并拍照留念。

立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立秋的意义和相关习俗。

2.认识秋季常见的农作物和气候变化。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

立秋相关的图片(如农作物、秋天的景色)

色彩鲜艳的纸张、彩笔

小工具(剪刀、胶水、蜡笔等)

投影仪或黑板

2.教室布置:

挂上秋天的主题装饰,如树叶、果实等。

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1)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们知道现在是哪个节气吗?”“立秋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简介立秋的定义,强调其作为秋季的开始。

2.学习环节(20分钟)

(1)讲解立秋的意义和习俗:介绍立秋的日期、气候变化、传统习俗(如“贴秋膘”、吃秋菜等)。

(2)展示与讨论:

1)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秋季的农作物(如稻谷、玉米、苹果等)。

2)讨论这些农作物在秋季的特点和重要性。

3.动手活动(30分钟)

(1)秋天的手工制作:学生使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秋天的树叶、果实等手工艺品。每个学生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秋季元素,并分享作品。

(2)秋季诗歌朗诵或绘画:学生可以选择朗诵与秋天相关的古诗,或者将所学知识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4.总结与分享(10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作品或朗诵的诗歌,讲述他们对于立秋节气的理解和体会。

5.课后延伸(选做)

(1)鼓励学生观察家乡的秋季变化,可以记录下来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2)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或视频,增加他们对立秋的了解。

课程评估:

1.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分享的内容和手工制作的完成度进行评估。

2.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收获与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立秋教案 篇3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立秋的传统习俗,感受季节的变化,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与热爱,特举办本次“迎接立秋,感受丰收”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体验秋天的美好。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立秋节气的特点,了解秋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变化。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和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户外场地及附近农田

、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志愿者

五、活动内容

1.开场仪式

时间:上午9:00-9:30

内容:教师简短介绍立秋节气的由来和意义,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家长和幼儿共同绘制立秋主题的手抄报,展示在活动现场。

2.了解立秋习俗

贴秋膘: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贴秋膘”的`传统习俗,寓意秋天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啃秋瓜:准备西瓜或香瓜,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品尝,体验“啃秋”的乐趣,同时讲解这一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晒秋:展示晒秋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晒秋这一农俗现象,感受丰收的喜悦。

3.农作物认知与体验

参观农田(或模拟农田):组织幼儿到附近农田参观,或在幼儿园内设置模拟农田区域,让幼儿近距离观察稻子、玉米、高粱、棉花等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亲子采摘:在安全的条件下,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采摘活动,如摘玉米、棉花等,体验劳动的乐趣。

农作物辨认游戏:进行“闭眼摸秋大挑战”,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辨认不同的农作物,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4.立秋手工制作

印秋:提供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拓印活动,制作秋天的风景画,感受秋天色彩的变化。

制作立秋手工:如制作秋天的风铃、书签等,让幼儿发挥创意,将秋天的元素融入手工作品中。

5.活动总结与分享

时间:下午3:00-3:30

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一天的活动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立秋节气的认识和对秋天的喜爱。

、活动准备

提前联系好参观的农田或准备好模拟农田的材料。

准备立秋相关的PPT、视频、图片等资料。

准备采摘工具和手工制作材料。

做好活动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卫生保障。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无安全隐患。

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维护活动秩序。

教育幼儿尊重农作物,不随意破坏或采摘未成熟的果实。

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持活动现场整洁。

立秋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立秋节气的时间、含义和特点。

2、学生能够知晓立秋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3、培养学生对自然节气的观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立秋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变化特点。

立秋的主要习俗及其相关活动。

2、难点

理解立秋习俗与农耕文化、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秋天的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画面中,你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吗?猜猜即将到来的是什么节气?”

(二)知识讲解(12分钟)

1、介绍立秋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2、解释立秋的含义,即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的结束。

3、讲述立秋的气候特点,如早晚温差逐渐加大,降雨逐渐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等。

4、提及立秋的物候现象,如“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三)习俗介绍(15分钟)

1、“贴秋膘”:讲解过去人们在夏季因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到了立秋会吃一些美味佳肴增加营养的习俗。

2、“啃秋”:介绍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咬住秋天、迎接丰收的习俗。

3、“晒秋”:展示一些“晒秋”的美丽图片,解释在山区等地,由于地势复杂,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的独特农俗现象。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认为立秋的习俗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2、随着气候变化,立秋的特点是否有所不同?举例说明。

(五)实践活动(10分钟)

1、让学生制作一张立秋节气的明信片,可以画上自己心目中的立秋景色,或者写上关于立秋的诗词、祝福语。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分享创作思路。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立秋节气的重点知识,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立秋的习俗,或者观察一周内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立秋节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习俗与文化内涵的理解上,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深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地观察、邀请长辈分享等环节,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节气文化。

立秋教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秋风起,丰收乐”——立秋节气探索之旅

二、活动目标:

知识认知:让幼儿了解立秋节气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时间、气候特点、传统习俗及与自然界的联系。

情感体验:通过参与活动,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感知和热爱,体验丰收的喜悦。

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加深对节气的理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活动室

五、活动内容:

1、开场仪式:立秋知多少(室内)

教师讲解:通过PPT或绘本故事,向幼儿介绍立秋的含义、时间、气候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如贴秋膘、啃秋瓜等。

互动问答:设置简单问题,鼓励幼儿举手回答,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2、户外探索:寻找秋天的痕迹(户外)

自然观察: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小花园或附近公园,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寻找掉落的果实或种子,感受秋天的气息。

摄影记录:分发小相机或手机,让幼儿拍摄自己认为最能代表秋天的景物,之后分享给全班看,并简单说明原因。

3、手工制作:丰收的小篮子(室内)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仿真水果或蔬菜模型等。

制作过程:指导幼儿动手制作一个代表丰收的小篮子,并在篮子里放入自己用彩纸或模型制作的“果实”,体验丰收的乐趣。

展示分享:完成后,每个幼儿轮流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想法。

4、游戏环节:秋天的接力赛(户外)

游戏规则:设计一个简单的接力赛游戏,如“运送果实”,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将“果实”从起点运送到终点,途中可以设置障碍增加趣味性。

目的: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深对秋天丰收主题的感受。

5、结束仪式:品尝秋天的'味道(室内)

准备食物:提前准备一些应季的水果或蔬菜,切成小块供幼儿品尝。

分享感受:幼儿围坐一圈,品尝食物的同时,分享自己对立秋节气的认识和今天的活动感受。

教师总结: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立秋节气的意义,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

六、活动后续:

布置主题墙:将幼儿的手工作品、摄影作品及活动照片布置在幼儿园的主题墙上,延续节日氛围。

家园共育:通过微信群或家园联系册,向家长介绍立秋节气的相关知识及活动情况,鼓励家长与孩子在家中进行更多关于秋天的亲子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方案,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还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精彩推荐立秋教案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立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