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必备】
发表时间:2022-03-14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各位考生及家长:
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一大批毕业生告别同窗、老师,走向人生新的起点。一些学生家长为分享喜悦,感谢师恩,跟风举办“升学宴”“谢师宴”。这与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背道而驰,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富宁县纪委、监委发出倡议:拒绝“升学宴”“谢师宴”。
倡导全民动员,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广大干部群众要自觉抵制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做到不举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严守师德规范,拒绝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广大学子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勇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不向亲朋好友打招呼、发请柬,拒绝父母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倡导文明祝贺,简朴节俭表达祝福。 倡导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自觉抵制一些物质化、人情化、低俗化的庆贺方式,提倡以电话、短信、鲜花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敬意。
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带头践行“两学一做”要求,严格遵守规定精神,子女升学,不办酒席,不收贺礼,以实际行动弘扬新风正气、抵制不良风气,为全县广大群众树立示范和榜样。
倡导责任担当,狠抓作风建设。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尊师重教和厉行节约结合起来,教育引导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不参加“谢师宴”“升学宴”,拒绝各种变味走样的“谢师宴”“升学宴”等乱象发生。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点滴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细节践行,社会的文明需要代代传承。让我们携起手来,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果敢坚决地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中国共产党富宁县纪委 富宁县监委
学校严禁“谢师宴”“升学宴”倡议书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20xx年中、高考已尘埃落定,金榜提名的考生即将步入校门,各种“谢师宴”、“升学宴”随即接踵而来,这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更与中央“”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宴请之风浪费了时间,喝坏了风气,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为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特向广大家长、教师发出倡议:
一、倡导从我做起,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广大家长、教师要自觉抵制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做到不举办、不参与”谢师宴”“升学宴”。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严守师德规范,严禁任何形式的”谢师宴”“升学宴”,不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广大学子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勇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不向亲朋好友打招呼、发请柬,严禁举办“谢师宴”“升学宴”。[中学范文网 f215.COM]
二、倡导文明祝贺,简朴节俭表达祝福。作为学生,感激师恩的方式有多种。一张合影、一次探望、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乃至一声问候,都能让老师倍感浓浓情谊。谨记老师的教诲,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就是对所有关爱自己的人最好的回报。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同学关系,遏制攀比、浪费之风,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三、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广大家长、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两学一做”要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七不”,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争当弘扬文明新风的带头人。
严禁“谢师宴”“升学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家长、教师的共同期盼。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请客,不送礼,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大操大办,不跟风宴请,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为弘扬幸福美好、崇俭抑奢的正能量,维护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而共同努力。
天柱山学校
年月日
相关阅读
不操办“谢师宴”和“升学宴”倡议书[合集]
广大干部职工: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20xx年中、高考已尘埃落定,金榜提名的考生即将步入校门,各种“谢师宴”和“升学宴”随即接踵而来,这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更与规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宴请之风浪费了时间,喝坏了风气,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为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防止隐形变相“四风”卷土重来,特向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
一、要积极响应号召,不操办“谢师宴”和“升学宴”,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吃喝送礼之风;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相互监督,争当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二、倡导以“一张合影作留念”“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短信送祝福”等健康、文明、廉洁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心。
三、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对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宣传动员,号召全社会共同弘扬节俭风尚,自觉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0xx年是全县“作风建设深化年”,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以正气拒浮华,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共同拒绝“谢师宴”和“升学宴”。
中共xx县水务局委员会
20xx年7月19日
拒绝升学宴请,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金榜题名时,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榜,一大批毕业生告别同窗、老师,走向人生新的起点。借此机会,我们向广大学生和家长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祝福!也向我们辛勤的园丁道一声:辛苦啦!
我们的学生即将告别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开始新的成长。分别千般不舍,唯有师恩难忘。一些家长、学生为分享喜悦、感激师恩,设宴答谢老师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借升学之名大摆"升学宴"、"谢师宴",大肆宴请、大摆排场、借机敛财,这不仅与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与党中央倡导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相关精神背道而驰,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发出倡议:拒绝"升学宴"、"谢师宴".
一、
作为党员干部
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移风易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吃喝送礼;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带头不办"升学宴"、"谢师宴"、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带头监督不良风气,争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为广大群众树立示范和榜样。
二
作为教师
倡导以简朴、节俭、现代、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自觉抵制以往的一些物质化、人情化、庸俗化的庆贺方式,倡导通过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句问候等健康、文明、便捷的方式表达贺意、沟通感情、增进情谊,避免给亲友、师长的关爱之情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
三
作为学生
教书育人是自身职责所在。纯洁的师生情谊,又岂能是一顿饭、一份礼所能承载?广大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学生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礼貌拒绝参加"谢师宴",守师德立规范,以正气拒浮华,身体力行并带头倡导社会新风,争当弘扬廉洁风气的带头人。
四
作为家长
应该意识到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是互相攀比之风、奢侈浪费之风,既增加了经济负担,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教师教书育人,图的是学生成人成才。而学生发奋求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这才是对老师的最好报答。希望家长们理解老师的心情,尊重老师的心愿。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点滴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细节践行,社会的文明需要代际传承。让我们携起手来,果敢坚决地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廉洁新风!
镇巴县文明办
年月日
拒绝白色污染倡议书【必备】
拒绝白色污染倡议书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人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限塑令实施五年来,白色污染依然随处可见,人们在感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似乎已经忘记了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巨大隐患,忘记了限塑令实施的初衷。
绿色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公害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被称为环保头号大敌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影响城乡环境和人们生活的一道难题。自XX年6月1日起国务院发出明文通知:全国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实行有偿使用,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不用塑料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功在当代、利在将来;不用塑料袋,需要我们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城市更清洁、更绿色、更文明,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更宜居、更和谐,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共建我们美丽的家园添一份力,增一分彩!
拒绝白色污染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在这片净土上,沉醉于花草的芬芳,沐浴着清净的阳光,享受着心灵的恬静,生活变得简单而自然。但是,面对蓝色天空下的白色垃圾,难道你们还没有意识到铺天盖地的白色污染吗?
研究表明,一次性塑料餐具对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目前已经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当您习惯性地拎着塑料盒(袋)走出食堂、小卖部的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健康正受到威胁,我们的校园环境正遭到破坏;当您使用一次性筷子时,您是否知道每年为此要砍掉多少树木;当您随手将塑料袋扔到路边时,您是否知道这些垃圾需要2XX年才会降解。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当代青年热爱祖国、关爱健康的具体表现;提供安全卫生的餐具、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是各食堂餐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向广大师生发出倡议:
一、 正确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极难分解,需100至3XX年才能分解,污染公害极大:它会破坏环境,影响景观。会造成化学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
二、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泡沫塑料饭盒、塑料碗、塑料杯和一次性筷子,就餐使用饭堂提供的餐具或自带餐具。
三、不把白色污染带进校园。购物自备环保袋,不使用超薄塑料袋。
四、人人都做环保天使,做绿色宣传员。我们要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宣传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不断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到人人讲卫生,个个爱环保。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青山,为了绿水,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拒绝白色污染,一起来建设绿色校园。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参与进来,白色污染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生活的校园变得越来越美好!
校园拒绝白色污染倡议书
同学们:
白色污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容忽视的污染之一,它对我们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由于这些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在生产过程中都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和各种添加剂,故经常食用这些材料盛放的食物,会直接危害我们的健康,你是否意识到你每天买饭所用的塑料袋会危害你的健康成长呢?同时你所用的塑料袋还会污染校园环境,它还会对我们的土地,水源造成长期的影响.
在此,我倡议:拒绝白色污染从我做起.坚决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为建设我们的绿色校园和整洁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学校拒绝“洋节”倡议书【必备】
关注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
——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拒绝“洋节”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漫长岁月血脉相传,是文化没有断过流、从始至终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然而,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在中小学生中盛行,一些青少年学生盲目跟风推崇洋节,这与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背道而驰。我们有义务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不崇洋媚外,不盲从、不狂热、不跟风,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洋节”主要有: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0月31日万圣节、12月25日圣诞节等。“洋节”还在一些商家的热捧中,成了促销热卖的噱头,很多人并不了解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节日过得实在没什么意义。
20xx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
在此,学校向广大师生提出倡议:
1、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
2、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参与圣诞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悬挂与圣诞节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如平安果等等。
3、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系列宣传介绍,向学生宣传不过“洋节”的理由,不带孩子参加平安夜、圣诞节等庆祝活动。
“关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
谢谢!
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
20xx年12月24日
增强文化自信 拒绝盲目过“洋节” 共创文明校园
——关于校园内拒绝西方节庆活动的倡议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华,作为当代青年,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净化校园文化生态,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西方节日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谨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向我们身边的朋友及亲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2.理性思考,拒绝被动过“洋节”。理性看待异域文化,不盲从、不媚外、不跟风;不组织、不参与西方节日的聚集狂欢活动,不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喷洒、悬挂西方节日装饰物品;不转发与西方节日相关的短信、微信、微博;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等。
3.创建文明校园,积极行动靠大家。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倡导民族文化深入人心,让大家携起手来,理性过节、平安过节、文明过节,为创建“和谐美丽平安校园”作出应有的努力!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会
20xx年12月25日
拒绝升学宴请——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倡议书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
又是一年学生毕业季,又是一年金榜题名时,一大批莘莘学子即将告别中学老师,走向大学殿堂。如何感恩老师、感恩亲朋好友,成为当前学子和家长们的共同话题。有的将“升学宴”、“谢师宴”作为表达喜悦之情和感恩他人的首选,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较大负担;有的甚至以孩子升学为名,大讲排场,借机敛财,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凡此乱象,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与作风建设规定和“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要求背道而驰,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市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拒绝升学宴请、树立文明新风,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全民动员,拒绝升学宴请。广大干部群众要拒绝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做到不举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严守师德规范,拒绝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广大学子要勇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不向亲朋好友打招呼、发请柬,拒绝父母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二、倡导文明祝贺,简朴表达祝福。倡导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自觉抵制一些物质化、人情化、低俗化的庆贺方式,倡导通过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等健康、文明、便捷的方式表达贺意,沟通感情,增进情谊,避免给亲友、师长的关爱之情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
三、党员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要落实《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或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要求,不举办、不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吃喝送礼行为,不用公车或利用职权借用企业、服务对象车辆送子女上学,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争当弘扬文明新风的带头人。
“喜事何必竞奢靡,清茶笑语两相宜”。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做起!做好表率、当好榜样,让文明新风劲吹xx大地,为谱写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xx篇章凝聚崇俭抑奢的正能量!
xx市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