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7篇

发表时间:2025-07-27

选择合适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应挑选与主题相关且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素材,并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关于《水浒传》的议论文,可以围绕其主题、角色及社会背景进行深入探讨,以增强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1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它就是《水浒传》。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齐聚梁山泊,他们为名除害,行走江湖,后来受到朝廷招安,然后攻打大辽国剿灭了叛党,却遭朝廷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这本书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在晚宋年间,因朝廷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也使许多英雄脱颖而出,梁山泊中的一百零八好汉就是其中一批,他们结成兄弟。这些人中他们有的暴躁固执,有的仗义疏才、公正忠义。例如,豹子头林冲失去官职后,在柴进的举荐下来到梁山泊,到了梁山泊后,发现首领王伦为人不公,于是就一刀刺死了他,替众人做了主,而且让他们当上了寨主,自己做老四,可见林冲是个仗义的人。

当时宋江被政府捉拿被政府刺配到江州,在浔阳楼喝酒,写了一首诗,结果被一个闲职通判黄文炳告官,在宋江即将执行死刑时,他的朋友晁盖和一批好汉乔装打扮,与李逵一起冒着生命的危险劫法场,救下宋江。这些好汉真是做到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啊。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脑子里总是不停地回忆起《水浒传》里的片段,“忠”、“义”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梁山好汉最看重的是忠义,他们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平日里,我们朋友相处也要重情重义,不要因为一点利益争吵,学会谅解别人,这样,友情才能地久天长。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2

宋江有义气,而且还很善良,如果有人想要和他做兄弟,他一句话也不说,就让那个人进来了,不管原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人,只要想入伙,就说一声,马上就可以进来了。

武松十分厉害,也很有胆量,有一次,他把他的老母亲接过来的时候,在半路上他去打水了,他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一只老虎在吃他的母亲,他发怒了,他拿起棒子拼命的打老虎 头,直到打死了为止。

关胜是关羽的后代,长的也很俊,武功也很好,也很有文化,可是到最后也被宋江那些人给抓起来,最后也入伙了,他就一心一意的为宋江打胜仗,忘记自己是宫里人。

吴用是宋江的军师,吴用可以想出好几个点子让宋江打胜仗,不过,这是要在宋江打了好几个败仗后才能想出几个好点子来。

最后,宋江一共结拜了107个好汉为兄弟,加上自己就是108将。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3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

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

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4

小学四年级,我迷上了《水浒传》。书中一百零八将性格各异,他们的忠肝义胆令我唏嘘动容。彼时的我,对绿林好汉的痴迷,不亚于同学追星的狂热。读着水浒,我一会儿搜史表,一会儿查地图,时而大笑,时而涕零,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执笔疾书,还常尾随妈妈自顾自地口若悬河……不时惹得妈妈啼笑皆非。这还不止呢!闭上眼,我阔步上梁山;睁开眼,我提笔写诗歌。梦里梦外,读书、听戏、写作、绘画,全是水浒。如痴如醉,半似疯魔!读水浒,是我童年里浓墨重彩的记忆。

“星宿起梁山,豪杰威名扬。好汉受招安,士卒气昂昂。北上征大辽,平原化战场。南下收方腊,席卷过钱塘。英雄立高功,可泣阵前亡。”这首《水泊吟》,是我写的第一首诗。随后,我又陆续写下《水浒印象》、《叹晁盖》、《赞张顺》等三首。《水浒传》激发了我对诗歌的浓厚兴趣,使我第一次尝试写诗,以高度凝炼的语言书写对英雄好汉的敬仰,以及对他们命运多舛的慨叹。

我的“水浒文字”里,专写人物的有诗歌《赞张顺》和日记《梦李逵》,因为,一百零八将中我偏爱“浪里白条”与“黑旋风”。二人并称“黑白水陆双煞”,虽同为宋江心腹,却性格迥异:张顺精明能干,成熟稳重;李逵天真烂漫,鲁莽好斗。

说说我最喜爱的'“水煞”张顺。张顺对宋江忠心不二,凭借满腹智谋与水中优势履立战功,却因破城心切鲁莽行事,最终乱箭穿身魂归涌金门。可怜可惜可叹啊!水性最好的张顺,却恰恰亡故于水中!现在想来,张顺星号“天损”,水性无敌是他的天赋能力,而他正因对自己的水上功夫过于自信而失于鲁莽,终遭天赋反噬,这或许就是“天损”的含义吧。这个结局令我难以释怀,于是写下一首《赞张顺》纪念他:“家住浔阳江,江州卖鱼忙。怒喝闹船汉,水中铁牛惶。智拿黄文炳,梁山添良将。夜闹金沙渡,浪里英姿昂。凿漏海鳅船,生擒高太尉。夜伏金山寺,劫获叶贵船。雄雄润州地,化作大战场。涌金欲破城,生死两茫茫。魂捉方天定,功业比命长。封作金华将,后世英名扬。”

再来说说“陆煞”李逵。这是一位憨直天真如孩童的大老粗,他请宋江吃饭却问宋江借银子,结果赌博输光还差点打起来;他到酒楼非要新鲜活鱼下酒,出门买鱼又跟张顺打起来……一桩桩囧事趣事常把我乐得忍俊不禁。然而,看似没心没肺的李逵,却对宋江忠心耿耿一片赤诚。《水浒传》大结局中,宋江被赐毒酒,因怕李逵为报仇再度啸聚而骗他同饮,李逵知情后却不怨恨,甘愿同亡。在为李逵的丹心赤忱感慨之余,我难以排遣心中的遗憾与怅然。我想对李逵说:“不值得啊,你们本不是一路人,一个注定立功自效,一个注定落草为寇,道不同,没必要同归于尽。”夜晚带着惋惜入梦,我竟随他上了梁山!梦醒后,我以半文半白的形式把它记录了下来,如今翻看仍回味无穷。

至今为止,除《三国演义》外,《水浒传》是又一部令我长时间沉浸、与人物深度共情的小说。翻看三年前的自己为它写下的文字、描画的人物,依然兴味盎然。《水浒传》为我的童年增添了别样的精彩,留下了丰富有趣的印迹。如今的我,比当年长了三四岁,再次捧起《水浒传》,它就像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既熟悉又新鲜。我想,是时候再读《水浒传》了……这样的经典,常读常新,值得用一生去品味。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5

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后,我深受感悟,那108位英雄好汉,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了根,然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而争吵,但他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直忠心耿耿,为人坦诚直率,他就是外号“黑旋风”的李逵。

刚读水浒传》时,我认为李逵是一个人做事冲动,没有头脑,成天只会喊打打杀杀的傻大汉。可读到最后,我渐渐发现,李逵有一颗赤胆忠心,愿意为宋江赴汤蹈火,虽然行事莽撞,但嫉恶如仇,以“义”字当头,比起那些伪君子,我还是更喜欢李逵这种“真小人”。他用一双板斧杀遍战场,在梁山泊排座次时,位列“22”,是梁山泊步军统领。令我惋惜的`是他的结局:宋江误喝了奸臣送来的毒酒后,担心李逵会因为想要复仇起兵造反,所以让李逵也饮下毒酒,喝下毒酒后,李逵与宋江一起气绝身亡。

李逵虽然行事冲动,但会拔刀相助,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汉!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6

今天,妈妈帮我去书店买了一本《水浒传》,早就听说了这本名著,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

《水浒传》里有许多英雄好汉,比如武松,他身材高大,力过千斤,一表人才。一次,他和松江结拜为弟兄,武松告别宋江,提一条哨棒去看望家兄。后来,肚子饿了,见有家酒店,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就进去吃了三碗酒,又硬叫店主上了十五碗,提着哨棒就走,店主说,前面有老虎,武松不信,硬要继续走,走到了又破又烂的山神庙前,上面贴着一张告示,山上真的有老虎,武松想回酒店,只怕被人嘲笑,只顾往前走,武松困得要死,就放下哨棒,在一棵古松下,躺在大青石上睡觉。一只老虎扑来,武松一纵身退出步远,用手抓住老虎的'头,抬起右脚向老虎一阵乱踢,用手打了老虎几十下,又举起哨棒打了一阵,老虎流出好多血便死了。

我觉得武松聪明机智,我要向他一样,多动脑筋,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议论水浒传为话题写作文 篇7

在《水浒传》中,卢俊义和宋江看起来关系很好,其实他们两个暗地里斗。卢俊义是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绰号“玉麒麟 ”,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他是名师周侗的首徒,林冲、武松、岳飞的`师兄。卢俊义一开始家庭很富裕,生活很不错,但是宋江一伙看上了他的本事和家财, 便让吴用去用计逼他上梁山。

吴用逼的卢俊义进了牢,又带兵劫狱救出了卢俊义,让他感恩。卢俊义的老婆也跟自己的佣人跑了。卢俊义被害的家破人亡,只能上梁山。卢俊义到梁山后生擒史文 恭,本应该坐上第一把交椅,可李逵、武松等人(宋江的嫡系)非要让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无奈之下,卢俊义只好让位。后来的几次征战,宋江和卢俊义都是分兵 出击,宋江带领的都是名将,给卢俊义的都是偏将,可卢俊义每次也都好好的完成了任务……

如果不是宋江的投降主义,梁山好汉们不会去招安,也就不会落到那般地步!卢俊义也一样,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英雄无用武之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