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义教活动总结(热门5篇)

发表时间:2025-01-20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往往会写5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义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教活动总结 篇1

十天的义教虽然短暂却又难忘。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客串老师,虽显得生手却也算顺利。在这美好而又难忘的十天里,倒也收获不少。虽然我的以前的数学还不错,但是我并不是师范类的学生,就读的专业也非数学,怎么叫我去教数学啊?!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一、回想自己小学的知识

我记得很清楚,小学四年级教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是是非常重要的,用的频率很高。于是,我就把要教的内容准备好,并决定义教期间就教这些内容。然而,我错了。我借来了四年级的教材和资料,才发现:在教那些简便算法之前,还需要大数的认识和多位数相乘的技巧为基础。故,我先前的准备超出了孩子们的能力范围了。

二、教员间的交流

我没有了发现后,立即向科组长求救,然后科组长联系其他教员。由于很多教员电脑没有联网或者还在考试中,还无法见面的我们对与教学方案讨论可谓历尽波折。手机、飞信、QQ等一切能用的.手段我们都用了,仅仅决定把方向定在课本上,具体如何分配还得等科组长觉得。最终,我们在见面会上定下了三大块内容:大数的认识、几和的认识、口算笔算;同时觉定用第一节课来实验,要求教员都来听课。

三、 计划 赶不上变化

第一节数学是科组长位举上的,内容是亿以内的数。根据资料的信息,这部分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任务中是需要6个课时的。我们很好奇这课如何上。结果,下课后,位举说:“我教的内容比我准备的还多,怎么办啊?”然而,第二节课上课时,位举问:“上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回答得很响亮。“真的听明白了吗?”“明白了。”这回声音低了不少。这时,我才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才能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接受呢?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四、第一节课

我的第一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为了课堂不枯燥,我准备用一个笑话开始。然而很意外,我讲完后没人反应。不得已,我只好硬生生地直接讲教学内容。整堂课气氛非常沉闷,我教得非常机械、飞力。我想会不会是那些学生不听课啊?于是,除了必要的板书,我几乎都在下面巡视、讲解。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声音太小了。”我这才知道我失败在哪。下一节课我立马改正。果然气氛改变了不少,但积极性不是很高。

五、教学方式要善变

根据教学的 计划 ,我备一节课就可以上两个班。然而,实践告诉我,这是在是太难了。

我在四班上时,气氛不怎么活跃,因而我讲得比较慢;但在五班就不同了,他们异常活跃,我只是说了一句“会做这道题的都上去”结果几乎全班人都跑上去,差点为争空位写题而打架——在他们班我教得救比较快。因此,我在四班用的是“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来改错;在五班则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与老师比赛的方式来进行(可惜声音不够大,场面难以控制)。个人感觉,这一招挺灵的,很能调动气氛,让学生主动配合自己。

我除了教数学,我还有第二课堂的心理课。为了改善课堂气氛,我准备了两个主题:不一样的美丽不怕show出来(针对不活跃的班级)、集中注意力(针对活跃的班级)。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他们或敢于表现,或在活跃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首要任务。由于我的教学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只能在班主任或级长助理的协助下勉强完成教学任务。

不足

在义教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困惑,希望和各位同事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一、我们一般是两个或更多老师同时教一个班的同一科目,轮流上课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混乱;

二、教学的内容应该有更多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我们心才有底,才能面对各种问题;

三、在义教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向学生传递我们的理念呢?

在下不才,希望以后大家能用行动回答这些问题。

在义教的这段日子,虽然几乎每天都六点多要起床了,很辛苦,但是经过这次的实践,我似乎有点了解了为人师表的内涵。最重要的是,作为非师范生的我有机会在义教里面大大地锻炼了教师技能,如果还有机会,我还会再次去义教。最后祝愿雷州的大学生志愿联合会把义教发展地更好,给与更多大学生的锻炼平台

义教活动总结 篇2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间,我跟小伙伴义教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快乐的时光里,我的付出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甚是满意。与此同时,也坚定了我义教以及其它与小朋友有关的活动的心。

在初次义教时,为了能更好与义教的小朋友沟通,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沟通了有关她的作息时间、学习概况以及介绍所需要教的科目的情况。此后,我和小伙伴分工、合作。我教数学,他教物理。我们先对小朋友的学科教材进行复习,归纳出重难点,再据此准备一些课程习题。终于,在3月29号早上,我跟小伙伴一起去到需要义教的小朋友的家里。跟家长寒暄了一会儿后,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向小朋友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我们发现她性格较内向,对学科的掌握能力不怎么好,经常玩电脑,并伴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在此后我们正式上课。在我教数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运算的坏习惯。我尝试了不同的解法,也尝试了叫小朋友耐心解答,但她只是口头上的敷衍,最终第一次义教也荒废了我们一番苦心。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并没灰心,也并没放弃。我们仔细回想上课的情景,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商讨如何解决。第一点,对于小朋友内向的性格,我们采用了玩小游戏的'方法去拉近小朋友与我们的距离,渐渐由老师、学生的关系转化为朋友与朋友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课堂休息时,我们增加类似“一站到底”的小游戏来活跃小朋友的思维与兴趣,便于小朋友对我们所教的学科产生独特的兴趣,逐渐减弱她厌学的情绪。第二点,对于小朋友经常玩电脑的坏习惯,我们会先向她说明玩电脑要适当,主要应用于学习,而不是沉溺于游戏。并与家长协商,减少小朋友的上网时间。第三点,面对小朋友上课注意力分散与疏于运算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一教一习法,实现当场巩固的优点。在教学时,我们每教一个知识点,我们此后会马上进行巩固。再者,为了提高她的基本计算能力,我们会教她一些简易的算法和各种计算思维,便于她运算;在课中加多计算量,减少作业。我们将以“低讲速,高效率,掌握好”为目标,将中心转移到培养基础的点上,才更有利于小朋友的学习。

在此后的义教中,我和小伙伴实行以上的方法,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小朋友的性格也开始转变,达到学习、玩耍的平衡。

小朋友能学到东西,那开心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恩惠。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我们所收获的远大于付出。

义教活动总结 篇3

解智翔的妈妈是高中的美术老师,小班时的亲子图书,我们就被她的艺术风采震撼了,这次她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走进了孩子们中间,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特别的美术活动《好玩的砂纸画》从活动中需要的材料(石榴、树叶、砂纸)到给孩子们上课,翔妈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的写了教案,为孩子们准备了充足的教具。虽然是中学老师,但是她用妈妈对孩子的爱给孩子们上课,从石榴的品尝,到树叶的观察。由体验到观察,从交流到欣赏,整个活动生动流畅,孩子们特别兴奋。

像是一次神奇的旅游,孩子们不出教室,品尝了秋天的果实,欣赏了秋天的美景,触摸了秋天的树叶,做了一次小画家。

家长义教——爱在绘本

胡力墉的妈妈是一位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的妈妈,经常会带孩子出去游玩,教育孩子总是通过实践或者道理让孩子理解。

今天,胡力墉妈妈带着精心挑选的绘本故事走进中二班教室,绘声绘色的阅读和讲解,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惊喜不但给了孩子,也给了老师,妈妈来作老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出发点都有很多新奇,孩子们像吃肯德基一样津津有味啊!

胡力墉妈妈还给了孩子那么多鼓励,赞赏,和孩子们一起加油,告诉孩子们:你们最棒!中二班最棒!孩子们学了知识,长了见识,增加了士气。

家长义教——神奇的爆米花

于子涵小朋友过生日啦!孩子们意外的分享到了神奇的生日礼物——爆米花,这可不是好吃的爆米花,是可以用来做手工的爆米花。子涵妈妈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家里的`手工材料、工具,比幼儿园多的多啊。我们聪明的想到请子涵妈妈来上这节手工课。子涵妈妈好认真啊。精心准备图案,和老师交流上课方式。五颜六色的玉米粒(特像爆米花)在孩子们的手工粘贴成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像魔术一样啊,孩子们在惊喜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感谢子涵妈妈的爱,一个妈妈的爱,绽放出五彩的花朵。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的爱种子是多么神奇啊!

义教活动总结 篇4

暑期我随我们数学与应用数学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赴潮州饶平高堂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三下乡活动,活动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义教、文娱、口述历史和社会调研。

此次活动,我参与了义教的授课。其一,我被安排为班主任,主要是上班会课和管理班级。其二,因为某些原因,我还担任了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在三下乡还未正式开始之前,我烦恼过备课,烦恼过该如何上课,也曾想过退却,但是基于突发情况实在很难圆满解决,也出于想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我努力备课,去听培训,努力做好前期工作。

三下乡期间,虽然说存在着等厕所、没水、虫子多等问题,但是在与学生的相处相比之下,这些便不算得什么。我记得第一节班会课前一个晚上我们跟师姐一起商讨过的种种问题,那时我不由得心一紧,原来当班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要上两节班会课就完了,还要负责更多的纪律、管理、考勤等种种问题。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压力的所在,也意识到考验我的时候到了。

第一次上讲台,面对着这些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的初中生,我承认我词穷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我需要的不是哄,不是压制,而是引导。篮球赛事件的出现,更让我明白了这一点,也更让我接近他们这个年纪的想法,单纯与固执并存的思想。在遗憾篮球赛的意义无法在球场上表现出来、最后一天无法真正开开心心的过的时候,我也感谢这一段小插曲,虽然我们之间少了这段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回忆,但是我很庆幸的.是他们收获了成长,我稍微学会了该如何去协调这些“矛盾”。

真真正正站上讲台上英语课是在第二天,听着同去的同学说着课堂气氛的问题,我也开始担心,如果我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如果没人配合我,我该怎么办。所幸第一节课是我当班主的那个班级,学生大多与我已经相互认识熟悉,所以站上讲台倒也不是那么紧张,顺利成功地授课完毕。第三天在另外一个班的第一节课,我又开始紧张,我寻思着昨天上课的情形,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值得庆幸的是,那一节课的气氛出乎我意料的好,由此我也树立起我站上讲台的自信。

最后一天文艺汇演的部分,作为文娱小队长,我需要深深的自我反省,懂得的不多,却又不主动学习,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能够改变自己,多多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为队里做更多的贡献。

从第一天的接触到渐渐熟悉到舍不得,那是三下乡最美的心情与回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再去一次,再体验一次美丽的经历。

义教活动总结 篇5

一直都觉得,没有什么比呵护一颗心灵更有意义。虽然没想过要把教师当做终生的职业,却仍然不能抑止不住偶尔对讲台的向往。于是,在我大体的大学生活计划中,义教是这个寒假的原定安排。

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好,我坚决报名参加义教活动,并参与语文教员的竞选,同时选择了初二作为教学对象。很荣幸地,负责了古诗词兴趣班的教学;再三考虑之后参与八年级班主任的角逐,并且荣当这个职责,成为八四班的班主任。

十天的义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十天中,我想我已经用心地去成长。以前只是单纯地幻想着站在讲台上的神圣,现在明白了在站到讲台之前的所要做出的种种努力:只能说,能无忧无惧地站在讲台上,不单需要勇气,更要一种付出;讲台,意味着一种责任!

这一次的义教,收获颇多。

关于教学方面,算是积累了教学经验吧。当时选了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从一开始的教学安排,到实际中因意味而不断调整的'教学课程,我认识到准备了教案并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如何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是一位教员必须要学会的。在写教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就像我所教的古诗词,首先要考虑如何安排课程,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风格,两者相比之下哪个更容易让初二的学生接受;确定了按风格来安排之后要选古诗词,这个一样要考虑学生的知识面和接受度;接下来是如何教学,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方面,我想老师的状态对整堂课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在第三节课时,我的状态非常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希望引以为戒。

古诗词的一个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欣赏和对学生的引导两个方面的协调。爱情诗是古诗词无法回避的一个重点,但是如何去引导初二的学生正确看待爱情,这需要老师把握好尺度,我想这点做得还不差。

我个人认为作为班主任的工作使我收获最多。班主任,不仅意味着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一群孩子的向导,学习上的,还有生活上的。

首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爱心。我想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是靠制度管理人,我更看重的是人心的靠拢。我面对的是一群内心渴望成长,表面成熟,实质很纯真的孩子;他们敏感,善良,懂事,也很容易被感动。我不把自己抬得很高,一副管理者自居,我要跟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只要你用心,他们就会感受得到,并且给予你回报。所以,我的八四班,班风很和谐,大家相处得十分快乐,到了分别的时候,大家都很舍不得。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班主任跟学生成为朋友之外,权威该如何树立。我想这个我也积累了经验。我们要想到,孩子不是蛮不讲理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心里也有个谱。这时,如果他们做错了事,班主任的批评只要合理,他们也是会接受的,并且会改过。总之,该跟他们谈心的时候就谈心,该批评的时候就要批评,刚柔并济,才是最恰当的。

以上这些是我在这十天里的收获。

一次义教,一段无可替代的历程,我跟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