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发表时间:2025-01-10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吃”是孩子们天天都去经历的事情,我们要从小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品质。此次活动,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改编了歌曲《好好吃饭》,通过歌曲,让孩子们关注自己要好好地吃饭,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礼仪,体验自己进餐的快乐和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体验快乐进餐的情感。

2、能掌握2/4拍子歌曲的特点。

3、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欢快的声音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钢琴、录音带、录音机

2、图片4幅

3、黑板、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我们来进餐》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我们进餐的时间到了——

二、 练声 c、d调;复习歌曲《水果歌》。

1 2 3 4|5 - | 5 5 5 | 5 5 5 | 5 4 3 2|1 - :||

餐前洗洗手, 洗洗洗 洗洗洗 餐前洗洗手。

准备好碗勺, 啦啦啦 啦啦啦 准备好碗勺。

饭菜喷喷香, 哈哈哈 哈哈哈 饭菜喷喷香。

三、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出示图片,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2、小结:原来,我们宝宝自己动手吃饭、自己进餐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壮,长得更好。

3、教师与幼儿按歌曲节奏一边指图,一边念歌词。(钢琴伴奏)

四、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发现这是二拍子的歌曲。

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呢?

二拍子节奏是怎样拍打的?

3、幼儿学唱歌曲。

a、幼儿用拍打二拍子节奏的方法轻声学唱歌。

b、鼓励幼儿用自然好听、欢快的声音去唱歌。(站着唱,看图片)

c、幼儿与老师一起边做快乐进餐的动作边唱歌。

4、集体面向园长、老师们表演唱歌。

五、在《好好吃饭》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4.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5.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6.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7.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8.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9.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展开想象

1.师:课本第11页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2.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3.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4.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圆上作画的结果。

5.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却各不相同呢?

6.师点拨:因为大家的想象力、想法、喜欢的事物不同,所以画得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上作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进而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三、与“不同”友好相处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翻到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2.师生共同观看。

3.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

5.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6.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7.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8.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教师出示教材13页的3个事例,让学生分别讨论。)

9.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10.教师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11.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引导学生与“不同”友好相处。】

四、“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1.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图。)

2.师生共同欣赏。

3.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4.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生1: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2: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稼精彩纷呈。

生3: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4: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5.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五、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学会科学的洗手方法。

2.通过观察和演绎生活情景,了解基本的用餐礼仪。乐于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

教学重点:

学会科学的洗手方法,掌握基本的用餐礼仪。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洗手方法和文明的用餐礼仪。

教学内容:

吃饭有讲究

讲授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活动一:干干净净吃饭好

1、师:吃饭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儿,小朋友们,你们会吃饭吗?陈老师告诉大家,吃饭的奥秘可大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吃饭有讲究》。

2、出示图片:东东的小故事(吃东西前要洗手)

师:放学了,小猪回到家。看到桌子上香喷喷的包子,小猪手也没有洗拿起包子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说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www.F236.com 活动范文吧】

3、指名学生交流(饭前不洗手,吃饭时会把手上的细菌一同吃进肚子,影响身体健康。)

4、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对,小猪手上沾满了细菌,不洗手就吃东西,导致肚子疼,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5、师:那么,你们知道怎样洗手才干净呢?

(指名3名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洗手的)

6、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今天,陈老师就来教我们小朋友“六步洗手法”。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视频(观看视频,指名学生交流)

7、师:小朋友们看清楚了吗?现在,就请你们跟着陈老师,一起学一学“六步洗手法”。(同桌两人互相练习,师巡视)

8、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看来你们都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下面就让随着音乐,一起伸出手来快乐地洗洗手!(播放《洗手歌》。师生一起做洗手操,练习巩固。)

9、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地把每年的10月15日定为“世界洗手日”,呼吁全世界人民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10、师小结:小朋友们,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11、师:小朋友们洗得真认真!哇,一双双白嫩的`小手,吃起饭来肯定香!陈老师又要考考你们,除了洗手,吃饭时还有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

(指名学生回答,桌子擦干净、碗筷洗干净)

1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只有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才能吃得健康又卫生!(贴板书:卫生)

二、观察分析,文明用餐。

活动二:我在餐桌上

1、师:饭烧好了,手洗好了,要吃饭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吃饭时又有哪些讲究吗?(媒体介绍“中国老规矩”)

2、我们的书上也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些餐桌礼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打开书,翻到第41页,仔细观察这几幅图,图片上的小女孩在餐桌上做了什么?

3、出示图片,指名学生交流,师点拨评价。

(1)师:你从第一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又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小结。

师:是呀,我们小朋友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学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吃饭时,应该帮着长辈一起摆放碗筷,端菜盛饭,争当家庭的小主人。

(2)师:谁再来说说第二幅图?指名学生交流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图片中的小女孩非常孝顺,他扶着爷爷走到餐桌旁和全家人一起吃饭。我们也要向她学习,做一个讲礼仪懂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3)师:第三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师:说得真好。在餐桌上吃饭时,我们要讲文明,讲卫生。遇到打喷嚏或咳嗽时,要做到转过头去,不要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用餐。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要向图中的爸爸、妈妈学习,做一个懂得关心他人,有好东西愿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

4、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几幅图,说说图片中的几位小朋友做得对吗?

(出示图片,指名学生交流,师点拨评价)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的懂得在餐桌上应该遵守哪些礼仪吗?接下来,陈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游戏:辨一辨)

5、学习《文明用餐》儿歌。

6、小结

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并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方法。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餐桌上的文明礼仪,懂得了在餐桌上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吃饭时的其他讲究。

板书:

吃饭有讲究

卫生

文明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植物的种子

2.自己动手实验,体会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根据学生种植种子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种植指导

教法:

通过课件让同学了解植物的生长,引发学生兴趣,指导种植。

教学准备:

3.常见植物种子的图片

4.花生,黄豆,发芽的土豆等种子、小花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展示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是由小婴儿汲取营养长大,动物都是刚出生时很小很小,通过食物慢慢长大。那么有同学知道植物是从什么长大的吗?

种子

没错,植物就是这样奇妙的生命,大西瓜是由西瓜籽长成,萝卜也是非常小的种子通过吸收水分,日照,利用土壤中的营养长大的,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种子,看看大家认不认识。(发下准备好的种子)

老师讲解

通过课件图片介绍常见植物的种子。

动手实践

将准备好的花盆发给学生,老师示范将种子埋在土里,浇少量水。

布置作业

1.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种植的注意事项

2.完成种植计划表

我的'种植计划

我想种。

我想请帮我。

除了准备花盆种子,还要准备

5.每天完成一篇种植日记

五、板书设计

试种一粒籽

第二课时

十一、交流体会

一周过去了,同学们种的种子怎么样了?一定有很多体会吧。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带着你的种子到讲台上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和你的种子的故事?

十二、小组讨论

小组之间展示自己的种子茁壮成长的样子,每小组评选出最美种子放在教室阳台。

三、板书设计:

我们的收获

教学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洗手,知道饭前要洗干净手的科学道理。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

3.在餐桌上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

二、教学重点

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难点

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四、教学过程

一:小小观察员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动画片,请看《小熊洗手》。在看动画片时,要坐端正,仔细看,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看完动画片,说一说,你知道小熊为什么肚子疼吗?(小熊吃食物之前因为没有洗手,肚子痛)

孩子们,你们每天都要吃饭,你能告诉老师,你会和小熊一样吗?那么知道我们吃饭有哪些讲究吗?(出示课题:吃饭有讲究)

二:我会把手洗干净

吃饭有哪些讲究呢?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课题“讲究”下面作记号,打上问号,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饭前要洗手,吃饭要讲卫生。

1.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小手干净吗?

说说看,你是怎样洗手的?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样洗手会把手洗干净吗?

出示不正确洗手后,手上也会残留细菌的科学图片。你又有什么想法?

出示:细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打算怎么做?

我们怎样洗手才干净?打开课本第40页,观察书中洗手六步法图示,从左往右,按照1-6幅图的顺序,边看边学。师进行巡视,指名表演。

2.你们真能干,下面我们大家来根据课本中的六步法,一起洗洗手,课件出示洗手六步法图示,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把手洗一洗,带领全班同学齐做。

同桌练习。

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及时表扬。

想想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看见过什么地方有六步洗手法吗?(洗手间)小结:俗话说,病从口入,小手不洗干净,细菌会通过你的手同食物一起进入你体内,使你生病。把手洗干净,可以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自由朗读书中儿歌,指名读。

出示儿歌,全班齐读。

小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3.就餐礼仪知多少。

孩子们,你们知道饭前要洗手,也就是要讲卫生,(板书:卫生)

知道吃饭时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端饭时,手不可以放到碗里;吃饭时,要用筷子或勺子吃;吃完饭,要马上擦嘴。清洗碗筷,把桌子擦干净等 )

三:我在餐桌上

孩子们,你们懂得吃饭的讲究可真多啊!接着我们来看看星期天小红在家是怎么做的呢?

1.讲故事“她在餐桌上”,将教科书,配上相应的人物对话或者旁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爱劳动:出示第一幅图,星期天的中午,妈妈在厨房忙碌着,为家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小红看见饭菜都已经做好了,连忙来给妈妈帮忙,餐桌上,她都做了什么?学生发言:帮助妈妈摆放碗筷,搬椅子,擦桌子,盛饭,端饭。(你观察真仔细)(爱劳动)

有礼貌:出示第二幅图,接着小红,又是怎么做的呢?爷爷八十多岁了,腿脚不便,小红扶爷爷先上桌就餐,让长辈先坐,让长辈先吃,自己再动筷。(你眼睛真亮)(孝敬老人)

小红感冒了,吃饭时想要打喷嚏了,怎么办呢?出示第三幅图,打喷嚏时,偏着头,离开座位,离开饭桌。(讲卫生)

文明礼让:妈妈说,小红你正在长身体,各种菜都要吃一点,为她夹菜,小红连忙站起来,说了什么?出示第四幅图,遇到长辈为自己夹菜,(礼貌表示谢意)我们也可以为长辈夹好吃的菜。(有礼貌、感恩)

3.你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展开讨论,如:吃饭时不能大声讲话,长辈应该先上桌,吃自己门前菜,吃饭要用公用筷子、勺子给人夹菜,不能在餐盘里挑挑拣拣,不能只吃自己喜欢吃的菜等等(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孩子)这些都是餐桌上的礼仪(板书:礼仪)

4.孩子们,来评一评下面图中的孩子做的对吗?

小结:面对餐桌上的一些习惯,我们要学会辨别,要改正不良的习惯,养成好习惯。

四:我在学校午餐

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要注意哪些礼仪呢?指名回答,老师引导,做到以下几点:

1、饭前要洗手;

2、盛饭打菜要排队;

3、吃饭时不要讲话;

4、吃饭垃圾放在指定位置;

5、剩饭剩菜统一倒指定位置;

6、饭后放好餐盘与筷子。

全课总结:孩子们,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师:我们学会了吃饭前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在餐桌上要注意文明礼仪,以后每天都要健康、文明就餐。吃饭的讲究可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

吃饭有讲究

卫生

礼仪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二课。这一单元主要从玩、饮食、安全、作息时间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安全健康教育,引起学生对安全健康问题的重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同时,教给他们一些安全健康的常识,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防范意外伤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

《吃饭有讲究》由“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话题构成,从不同侧面围绕儿童饮食中卫生、健康、安全、合理、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道身体健康与均衡营养、合理饮食之间的重要关系,引起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饮食常识与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以及对自己生活中所见到不良饮食方法和习惯的反思,从而激发愿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学会文明礼让, 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但是并不知道正确的把手洗干净的方法,更没有养成把手洗干净再吃饭的好习惯。从认知上来说,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食物的了解仅限于名称及口味,但对于食物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如何科学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也未养成。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尚可,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很多孩子就餐仅凭个人口味, 往往更关注个人的感受,很少去主动礼让或者照顾别人,自顾自己吃饭,挑食、偏食现象尤为严重,孩子们对身体无益的一些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尤为热衷。针对这一现状,本课教学旨在通过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营造生动的情感冲击和视觉冲击,以激发他们的体验与感悟,初步学会根据食物的营养,自己的身体实际需要适时适量地选择健康食物,学会餐桌礼仪和良好饮食习惯,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健康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洗手个人卫生习惯,了解各类食物营养成分,懂得卫生、安全、均衡、健康的饮食有利于健康成长。

2.在餐桌上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

3.懂得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科学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我保护能力,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4.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饭前洗手个人卫生习惯,了解和各类食物营养成分,学会文明礼让,懂得卫生、安全、均衡、健康的饮食有利于健康成长。

2.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食物的诉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主要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体验身体健康与食物的营养成分密切相关。

2.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理安排膳食,提高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4.能在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等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各种主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会根据食物营养和自身的健康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

2、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与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学习单

2、学生:课前调查表、食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知道食物分类

1.创设过生日情景:生日那天,亲朋好友到你家来庆祝,你会准备哪些食物招待客人呢?

2.随机归纳:刚才,大家所准备的都是我们人体日常所需的食物。

3.过渡:那么,究竟哪些食物属于蔬菜类,哪些食物属于肉类……呢?请同学们为它们分分类,把这些食物宝宝送回家好不好?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食物宝宝,一起把食物分别排到相应的位置。(分组贴食物图片归类)

活动二:出示调查表,了解食物营养知识

1.过渡:看来大家对这些食物的类别分得很清楚。那么你喜欢吃哪几类食物呢?课前老师对你们饮食情况作了一项小调查,让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2.公布班级学生饮食调查结果,暴露饮食问题。

3.课前老师还作了另一项调查,你最爱吃的、最不爱吃的食物分别是什么?(出示画面)结果发现我们班近有那么多小朋友不爱吃青菜、萝卜,是什么原因呢?

4.媒体播放:青菜、萝卜的自述。

5.师:除了青菜、萝卜蔬菜以外,那么其他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呢?今天,老师把这些食物宝宝都带来了,它们都想和大家交朋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请大家听清楚这些食物宝宝有哪些营养,对人体有哪些帮助。媒体播放:《食物的.诉说》

6.连一连,说一说活动,完成食物有营养活动评价表

(1)完成活动评价表。

请给食物宝宝找家,将其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正确连线

钙等微量元素

维生素

蛋白质

淀粉

评价单

方式与标准:小组内互评,选对一题得一颗★评价结果:你一共答对( )题,可得( )颗☆。(同学评)

你还知道哪些食物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师评)食物( ),营养成分( )你真棒!恭喜你又获得一颗星。

(2)全班交流。板书:有营养

(3)小结:通过各类食物的介绍和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各类食物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

7.但是我们再来看看课前调查中我们班同学喜欢吃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他们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

8.听了以后我们知道什么?原来这些食品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尽量少吃或不吃,你还知道哪些吗?(随机图片展示:野生植物中有毒野果、毒蘑菇、发芽的土豆)。板书: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少吃或不吃

9.小结。不随意采摘野生食物,不食用变质的食物,少吃油炸和过甜的食物,拒绝不卫生的食物,这样我们的饮食才是健康的、安全的。

活动三:出示膳食宝塔,学会科学、合理地饮食

1.师:要吃出健康,吃出好身体,除了要抵制诱惑,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方法。那么,究竟怎样吃,吃多少,才算均衡营养了呢?请大家仔细看看膳食宝塔,你看懂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学生交流)

2.让我们再来听听营养师是怎么说的(出示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图) 。

3.小结: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对于我们的人体来说,最下层的食物需要量最大,越往上的食物需要量越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摄入均衡的营养,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4.“我的早餐、午餐我做主”让我们做一次小小配餐师,设计餐单。

5.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各种食物的营养,知道了该怎样均衡营养,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需要科学饮食。

活动四:故事辨析,养成饮食好习惯

1.出示学校午餐菜谱,小朋友,这是学校这周的菜谱,你喜欢这份菜谱吗?(种类、食物、数量、营养成分)(预设: 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兼顾学生口味。)

2.看来,我们得感谢营养师为我们配制了这样营养丰富的午餐。(出示:照片)可是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总是倒掉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你觉得她做的对不对?尤其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该怎么办?(板书不挑食、不偏食,营养适当,才能健康成长。)

3.故事辨析饮食习惯。

小组选择一幅图说说:这样吃饭习惯好吗 为什么

4.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说说自己身上好的和不好的饮食习惯。

5.学生填写健康饮食卡(自我评价)。

6.全班交流,(暴饮暴食要不得 甜食零食要少吃 吃饭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能浪费粮食等)

活动五:儿歌总结,布置评价作业

1.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

2.齐读“健康饮食要点” 儿歌总结。

3.课后活动作业:完成饮食好习惯评价表

附板书:

吃饭有讲究

有营养的食物多吃 不挑食、不偏食

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少吃或不吃 不能浪费粮食

摄取食物多样、均衡、合理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光盘达人记录表

评价内容:学校就餐时做到安静、有序、节约良好的饮食习惯得一颗☆星,没有做到得△,如果连续三周能得到9个☆,则可以获得一枚“生活”奖章。

组员 3.27 3.28 3.29 3.30 3.31

记录员

(2)良好饮食好习惯评价单

评价内容:以下良好的饮食习惯你在家能做到吗,做得好打“☆”,做的比较好的打“√”,觉得不够好,还要努力的打“⊿”。如果连续三周每周能得到36个☆,则可以获得一枚“生活”奖章。

饮食好习惯

评价内容 1 2 3 4 5 6 7

饭前认真洗手。

不挑食不偏食

不吃变质不洁物

细嚼慢咽助消化

甜食零食要少吃

多喝水但饭前少喝水

吃饭集中注意力

不暴饮暴食

不浪费粮食

家长的话:

评价方式:家长评。

评价结果:本题我得了___________ 颗★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吃饭有讲究》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二课中的第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第二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本课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家中的饮食生活,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吃得有礼,有教养,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饮食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缺少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没有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不爱洗手,忘了洗手的现象常有发生,有的学生也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发现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一辈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孩子在餐桌上出现这样那样不文明的行为,长期以来,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洗手,知道饭前要洗干净手的科学道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四、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教学难点:

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六、教学准备:

课件;表扬信;洗手液,水盆,毛巾;筷子等。

七、教学时数: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读题。

读题目。

通过图片,用谈话的形式,直接引入新课的学习,简单直接。

二、吃饭前洗手

活动一:小手不洗 细菌多

1.猜一猜:

谜面: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身体的一部分)

2.播放动画片:《好习惯之吃东西前要洗手》

问:故事中的奇奇怎么了?

3.小结。

1.猜谜语。(手)

2.看动画片,汇报奇奇的情况。

通过猜谜语和看动画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从中认识到饭前要洗手的重要。

活动二:我会把手洗干净

1.问:同学们你吃饭前会洗手吗?会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抽一学生现场洗手。

2.提问:同学们,你们说他的小手洗干净了吗?

请现场的老师来评一评。

3.教师介绍:手脏疾病多。

4.视频演示:正确洗手法

问:洗手要分几步完成?你们还记得她提到的七字口诀吗?

5.做洗手操。

教师示范,边演示边说,学生喊着拍跟着做动作。

6.齐唱儿歌:《洗手手》。

小结并板书:吃饭前 讲卫生

1.学生演示:洗手。

2.认识手脏带来疾病。

3.看视频学习正确洗手法,回答问题。

4.做洗手操

5.唱儿歌。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过往行为;然后通过护士的正确传授,共同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他们的道德认识得到了深化。正确洗手的方法将会影响和指导孩子今后追求过更健康的生活。

三、餐桌上礼仪

活动一:文明用餐 学榜样

1.出示:书40页图片,学生四人小组讲故事。小结,板书:餐桌上 讲礼仪

2.播放视频:平平学礼仪。

3.看图讲故事,评价红红。

4.汇报:平平学到了哪些礼仪。

通过教材范例和视频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餐桌上要讲礼仪,文明用餐的行为会得到别人的称赞。

活动二:就餐礼仪 知多少。

(教师叙述):介绍中国传统用餐礼仪。

学生看,听传统就餐礼仪教育。

通过图片补充,让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是很注重餐桌上的礼仪的。学生在看、听中内心接受了教育。

活动三:文明用筷我来学

拿出抽屉的筷子,菜碟,学习文明用筷:师生一起学。(教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学)

动手学习:文明用筷。

课堂中学生拿起筷子,亲身学习、体验使用筷子的礼仪,直接、真实的感受,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文明的行为,什么是不礼貌的举止。今后他们将有一个道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落实到每一天的餐桌上。

活动四:用餐 行为我会辨

1.判断对错。

2.分析录像片段。

学生心中已经有了一把道德的尺,通过判断和辨析生活中的用餐行为,学生更好的做到提人醒己。

活动五:文明之星 我争当

1.出示调查表。(家长对小孩的评价)

2.文明用餐之星颁奖。

3.提出目标:一个月后再一次评选文明用餐之星。

家校联手,对学生进行文明用餐的配合教育。文明用餐之星的评选,激发了学生争当先进的思想,在学生中树立了典型,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下次再评选的目标,给了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四、总结,谈收获

1.谈收获。

2.总结

3.儿歌《就餐礼仪》

最后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诵读儿歌,寄与今后的希望,让学生把用餐的礼仪落实到每天的吃饭中。

五、活动任务

1.把正确的洗手法教与你的家人。

2.把文明用餐知识用到你的每天吃饭中。

课堂习法、习得,课外用之,终身受益。

九、板书设计:

吃饭有讲究

讲卫生 讲礼仪

吃饭前 餐桌上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

(2)增强集体荣誉感;

(3)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

(1)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得荣誉的能力;

(2)培育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集体的内涵;

(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

(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2)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个体力量的相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板书)

第 六 课 “我”和“我们”(板书)

第 一 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板书)

1.集体的温暖(板书)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

作用: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来源: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集体的力量(板书)

(1)正确认识集体(板书)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力量的来源(板书)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板书)或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的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板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我们对生活的集体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我们,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人集体更加优秀、更加强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与一起成长。

四、巩固练习

1. 集体的含义?

2. 集体带给我们哪些温暖?

3. 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分别是什么?

4. 集体力量的来源于哪儿?

5. 为什么说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6. 集体的力量对个人有何作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的督促上,初步养成良好有学习、劳动习惯。

重点:

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参观讨论:干干净净吃饭好。

讨论:谈一谈,怎样洗手才干净?

二、活动:我在餐桌上。

讨论:怎样做个有礼貌的乖孩子?

三、交流讨论:食物的诉说。

启发儿童交流:各种蔬菜瓜果的自我介绍。

四、实践活动:这样吃好吗?

开展讨论:说说自己每天都是怎样吃饭的?

五、游戏:进步快车。

1、师提要求:教师这里有一辆进步快车想请有进步的,像个合格的`小学生的同学来当驾驶员。

2、引导儿童学习按一定的标准来积极评价同伴的行为,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