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1
一.成本
云帆:生菜,火腿肠,豆皮,海带,饮料,土豆,魔芋……
卢笛:肉丸子,鱼丸子,苕粉,香肠……
雨珂:鱿鱼,螺丝肉,虾仁,豆干,蘑菇……
程墨:火锅底料
金铨:冰块,青菜,餐具……
雨辰:碗筷,餐具……
二.收入:共228元
三.菜品:酸梅汤,汽水,麻辣烫。
1.酸梅汤有着浓郁的传统特色,清凉爽口,以0.5元每杯的价格出售,很畅销。
2.汽水是现成买的,加冰后售卖很好。可是0.5元每杯,有时甚至送,有些亏损。
3.麻辣烫的菜品种类多,花费大。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春悲,菜品的味道很好,但因为卖相不好,不够吸引人。今后,我们可以带些配料(如葱花,芝麻)给食品添色。售卖中途,部分菜品价格定的较底,所以导致亏本。
四.表扬
王力为,云帆,张曦,雅少,文杰,雨珂,金铨。他们有的一直守在炉前专注的烹饪,出售。有的大胆,开朗,摊前热情的招揽客人。有的在店内任劳任怨给食品装袋出售。其他同学也十分得力。
五.感谢
感谢云帆妈妈,金铨爸爸妈妈在售卖现场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本组所有家长在幕后默默的支持,你们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六.有待改进
1.不注意卫生,导致铺内脏乱,美食节结束后难以收拾。
2.人员安排不合理,柜前特别拥挤。
3.没有对食品进行简单的包装,卖不起价来。
4.对食品价格和数量估计不准确(经验有限),于是亏损较多,也有些浪费。
七.继续发扬
1.金铨的冰块加在饮料中很畅销,明年可以做更多。
2.大方活泼地进行推销,招揽客人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2
一年一度的校园美食节活动于4月23日在学生大食堂成功举办。这次活动宣传了校园的健康饮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校园生活,加强了科大理工学院工作外延发展,让大学校园的学生活动逐步融入社会!
作为院生活部的成员,我们看到了在这次活动中,各个成员尽职尽责,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部长们的带领下,我们精心策划,考虑到前期宣传、准备场地、购买材料、娱乐环节等各方面。在讨论时,各位干事积极发言,在细节方面,更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创意,是活动更加丰富。在活动中,各个小组认真履行各组职责并相互帮助,加派人手维持现场秩序,是选手公平、公正、公开地比赛。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应变及组织能力,更充分体现了院生活部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团结的大集体。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做好同学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反应同学们的意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作为这次活动的主体,同学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积极参加活动。通过最后的成品,看到了他们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可以用蔬菜做成远航之帆,做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完美的诠释了传承美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这一思想。他们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用香蕉做蜡烛,用火龙果做灯,用杨桃做星星,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而且也心系灾区为玉树祈福。
在大学阶段,完美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也要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要关注社会动态,以便在今后能更快适应社会,建立人际关系,更好的胜任工作。
成功举办这次活动离不开学校和后勤的大力支持,学校团委为了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设立奖项。团委张老师作为学校代表欣赏了参赛者的作品并对其连连称赞。学校提供这样的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次活动的各种餐具都是由后勤提供,后勤部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保证安全卫生的饭菜。为了配合这次活动,后勤提供餐券作为奖励,同时也烹饪出几种不同的菜肴,与参赛选手交流经验使选手们更好的体会到美食节的乐趣,充分展示了后勤全体员工,锐意进取服务广大师生的精神。
这次校园美食节,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院生活部各个干事认真主动按时按质完成本职工作,本着互相学习,团结进取的精神通过参赛选手我们认识到了创造性的重要,相信这些宝贵经验不论是对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将大有裨益。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3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xx学校预备班“迎新年亲子美食节”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培养亲子的配合能力。让幼儿了解美食特色,了解美食文化,掌握文明的就餐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充分展示幼儿和家长的厨艺,为幼儿健康成长打造美食天地。
20xx年12月29日上午9:00xx学校预备班“迎新年亲子美食节”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伴随着教师与小朋友们精彩的开场舞结束之后,家长与孩子们也开始热火朝天的准备着健康的美食,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制作热菜,有的制作水果拼盘,有的制作寿司等等,不一会儿桌面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真是琳琅满目,花样百出,操场上处处弥漫着各种佳肴的`香味。最后,大家一起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而此次活动,也是在这美味佳肴的阵阵余香中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本次亲子美食节活动能够圆满成功,离不开学前组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为了本次活动高质量的开展,活动前高组长带领全体老师,结合之前美食节活动的有效经验和不足之处充分考虑到活动当中,避免重蹈覆辙。学前组的每位老师也积极的配合,分工合作、精心策划、布置场地等各方面大大小小的问题。细节方面更是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创意,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活动中各个成员尽职尽责,认真主动按时按质完成了本职工作,履行了应尽的职责并且相互帮助。活动后,老师们又齐心协力收拾会场, 使会场瞬间恢复了原貌。此次活动,能够获得圆满成功还要非常地感谢校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综合组老师和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你们就像天使一般默默的帮助着我们。
虽然本次活动很成功,流程很顺畅,活动也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孩子们的喜爱。但活动中仍存在着些不足之处:
1、后勤工作人员提供饺子芯太慢,活动前应与后勤人员沟通好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会场音乐不够欢快,有待改善。
3、以后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希望这些不足做能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经验,让我们的亲子美食节活动越办越出色,越办越成功!
本次亲子美食节活动让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让家长与孩子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孩子感受到了父母陪伴的快乐,亲子合作的成就感。也让家长展示各自的厨艺,进一步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给家长与家长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希望我们下次的活动越办越出色。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4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用心性,务必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务必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用心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透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务必毫无保留地完全理解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潜力和建构潜力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就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超多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得更好!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5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的实验活动,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心得小结如下:
一、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潜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潜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透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用心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齐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齐反思。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潜力方面具有了必须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构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潜力、决定潜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必须的社会实践潜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资料,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潜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透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6
20xx年12月26日晚自控1202班全体同学举办了一次元旦晚会。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展现自我,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团结,提高班级凝聚力。
一、本次活动的过程:
1、由本次活动的总负责人写好这次活动的总策划,并将具体任务提前安排到每位班委的身上,做好活动准备;
2、活动前确定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位,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3、晚会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全体观看班级风采展示视频环节,之后是节目表演环节,其后是游戏环节。整场晚会都按照既定的顺序比较顺利的进行;
4、班委留下打扫卫生。
二、本次活动的收获:
1、这样的一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之前交流不多或者自我展示不够的同学透过这次活动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空间;
2、促进了班级的团结,提高了班级凝聚力,考验了班委之间的配合度,部分同学透过这次活动也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3、某种程度上稍微缓和了一下考前的紧张气氛,给了同学们一个较好的复习情绪。
三、本次活动的不足:
1、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没能组织将所有的游戏试玩一遍,所以在做策划时关于本次活动的活动时长没能准确估计,导致预计时长比计划时长多了25分钟左右,与此同时,因为活动时间的改变,本人也未理解老师关于活动时长定在一个半小时的推荐;
2、由于组织经验的缺乏以及部分布置场地的班委有事未能及时到达活动场地的状况,使得负责采购的部分班委完成自身任务的状况下参与了布置工作,同时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也使得班委们基本都没能吃饭,作为负责人本人感到十分抱歉;
3、晚会的主持及流程过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瑕疵,首先是主持人方面,也是因为本人思考各方状况过于详尽,因此出现了自己负责策划晚会的同时还兼任了晚会主持的状况,导致没有空余时间跟男主持成立同学对稿,造成了流程过渡僵硬甚至冷场的局面;
4、也是因为时间仓促,晚会的音响设备和游戏环节道具的准备不充分,使得晚会推后了几分钟进行,游戏环节也出现了参与同学对游戏环节的质疑,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晚会时长的拉长;
5、因为组织经验的缺乏和本人自身的疏忽,没能做到晚会过程中的对班委的合理分工,使得晚会过程中许多环节的配合出现了问题;
6、由于对游戏环节没有进行试玩,导致踩气球环节参与游戏双方过于激烈地进行游戏,场面一度失控。
四、活动启示与经验总结:
1、尽管大家的时间有限,但就应要争取在进行活动之前将活动资料简单排演,这样才能做到时长的控制和活动效果的预估;
2、组织活动时要充分思考到活动环节所需要的人员配合和设备道具状况,确定好班委的分工以及充分准备好道具设备,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也才能使得活动更加的精彩;
3、作为组织者最好不要大包大干,要充分地相信班委们的潜力,将工作合理地分派给每一位班委,这样才能够保证组织者自身的精力不被过分分散导致一些疏忽。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7
一、成绩与亮点
1、莞师慧课堂,引领学科风向
本学期4月8日下午,我校李老师走进xx中心小学名师直播课堂观课,执教《设计食品包装袋》。陈xx老师带领科组老师和全市的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大家认为本课切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列明“设计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在《设计食品包装袋》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设计,手脑并用,设计自己的食品包装袋,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灵活运多种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此课,让许多学校老师模仿学习,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的风向。
2、经五个过程,践行“文博达美”
从三月开始到五月,我校积极响应城区教育办的号召,利用市博物馆提供的课程资源,通过精心的策划,开发成我校的课程超市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市博物馆,与东莞市博物馆共同构建并落实开展“文博达美”课程,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更进一步开展活动,我校还把市博物馆提供的课程资源,开发成我校的课程超市课程资源,让孩子们经历“搜集资料——开展体验——设计制作——拓展研究——交流分享”这一系列活动过程,将活动推向深入。
走进市博物馆前,各班班主任播放了市博物馆提供的“走进博物馆须知”的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到博物馆参观的注意事项。3月29日下午,市博物馆宣教部赵筱颖老师,亲自来到我校给五年级的全体师生作了《说说古代东莞的那些事儿》的讲座。与梁焕英副校长一起开启了“走进市博物馆之旅”。
讲座后,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采用“点面结合、菜单自助、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活动。所谓点,就是以五年级为重点,分五批,每批两个班走进市博物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有两项,第一项是参观《古代东莞的展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踏上了“考古之路”,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图画,感受到东莞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作为为东莞人,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第二项是体验项目,每一批的孩子选择的体验项目各不相同,九、十班孩子们制作海盐;四、五班的孩子们制作陶纹;三、七班的孩子们绘制梅瓶;一、二班的孩子们制作朝珠;六、八班的孩子们插花。所谓面,指的是我校根据市博物馆提供的讲座、活动展览、小班兴趣活动项目,发动各年级各班家委会自行组织,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小手牵大手,走进市博物馆,通过“任务驱动——参观体验——提交成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另外,我们还在学校三(4)班旁边的空地,利用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源,布置了《考古是个什么鬼?》的巨型展览。三到六年级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展览。孩子们被展览吸引住了,参观时,大家认真观看,有的还做笔记呢。
我们还通过展板、实物等展示了孩子们历时三个月的探究活动,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到东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培养了孩子们与人合作、动手实践、设计创新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驿站任务式,开展基地考察
基地课程建设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人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本学期,我校在开发课程基地的同时,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做好基地课程实施与开展工作。除了借助基地课程的力量外,还需着眼于完善基地课程的校内配套课程设计与实施,着重能力生根,基地课程与学校特色课程融合,形成新的育人点。6月21日,陈老师在xx年xx小学(幼儿园)自研课题成果答辩会上作了《“驿站任务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报告,荣获xx区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分批,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东莞青旅赏学游教育中心辅导员以及家长义工的共同带领下,走进“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可园这几个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考察活动,让孩子们收获课堂外的精彩。
4、“缤纷社团”首秀,四大社团获奖
6月2日,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卓优学生活动网承办的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缤纷社团”风采大赛现场交流展示和颁奖大会在深圳龙华玉龙学校举行。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悦行社会服务社团”荣获“十佳梦想社团”,“少年科学院”、“至正研究社”、“大榕树环保环保社团”荣获“十佳精品社团”。梁焕英、陆叶屏、郭小霞、谢小湘、陈宇、陈丽君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本次活动,我校四个社团从众多的参赛社团中脱颖而出,经过专家评委及大众评委遴选,进入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缤纷社团”风采大赛小学组前18名。在现场决赛与展示中,四个社团用五分钟时间,用PPT展示社团的建设、管理及特色活动等,秀出了风采,获得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会员常务副理事长黄志红博士的好评。她认为我校的社团活动涉及面广,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全省小学中独树一帜。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新纲要理解不深,研究欠深入
当前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非教学工作一直都在做加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往往身兼语文老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品德与社会等教学任务,所兼的每一门科目任务都越来越繁杂,要求越来越精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老师更难难沉下心来,好好研读新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难以明确新纲要的要求。
2、骨干老师带动力度不够,发展不均衡
因为老师们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老师,我校通过骨干老师的带动,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一年来,我们发现,虽然骨干老师积极引领,但是,由于有些老师还对本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还没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活动中,觉得开展活动室一种负担,怕影响语数英主科的学习。
三、下半年工作目标、思路与措施
1、学习领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
2、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3、修改、完善校本教材。
4、开展活动时,多学科整合,大力开展设计制作、职业体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