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合集8篇)

发表时间:2024-10-02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研究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方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了解常见的违章用电现象。

3、了解触电的急救处理。

教具准备:

1、准备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体现出不安全用电的危害性。

2、围绕课文的判断题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违章用电现象的录像短片。

3、准备一根干燥的木棒、一把绝缘良好的钢丝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触电事故的图片。

2、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知道违章用电的危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练习中思考,思考后完善。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违章用电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书上的判断题。

2、学生自行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拟订好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违章用电现象,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老师可以对安全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补充讲述。

(三)结合实际,增强用电意识,培养节约用电习惯。

1、学生检查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使用情况,结合以上全用电的.各项要求作出安全评价。

2、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1、安全用电器到了预防的作用,但是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该如何处理,“技术信息”提供了3条有益的建议,教师可以分别进行讲述,并做演示,让学生参与。

2、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解什么是绝缘体,并举例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也可补充讲一些常用的急救电话(119,120,110,122)以及具体用途,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和怎样使用。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2

五月是一个激情的日子,五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五月是我们青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我们就是五月的花海,我们就是最青春的一带,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xx小学“青春校园”活动的构思也应运而生。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下面是活动的具体安排:

一、指导思想

发扬广大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弘扬爱劳动、爱学习的精神,展示当代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引导和激励广大少先队员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德育处决定于4月30日举办“传承文明青春xx”活动为主题的迎五一文艺大型文体活动。

二、活动口号

用我们的方式庆祝五一!

用我们的热情庆祝五一!

用我们的行动迎接五一!

三、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文艺和体育两大类。歌舞以演唱、舞蹈、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打造一台体现青春气息,积极健康、富于激情的文艺晚会。体育活动以学生竞赛活动、教师游艺活动的形式开展。

四、文体活动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xx(xx乡中心小学校长)

组委会副主任:xx(xx乡中心小学副校长)

组委会成员:xx(xx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xx(xx乡中心小学总务主任)

xx(xx乡中心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

组委会下设筹备组、技术组、后勤组:

筹备组:处理活动筹备期间的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工作,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组长:xx

组员:xx、xx

技术组:协助各级、各班搞好节目把关和节目筛选工作,对节目提供必要的指导。

组长:xx

组员:xx、xx

后勤组:协调活动中相关工作(包括体育比赛中的裁判评分)。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

五、文艺节目

1、舞蹈:《开门红》

编排:xx

表演:六年级(1)班xx等。

2、表演唱:《过家家》,辅导老师:xx,。

编排:xx

表演:三年级xx等

3、鼓舞《踏浪》

编排:xx

表演:二年级xx等

4、诗朗诵:《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编排:xx、xx

5、舞蹈《浪漫樱花》

编排:xx

表演:五年级(1)班xx等。

6、舞蹈:《娃哈哈》

舞蹈编排:xx

表演:一年级xx等

7、口风琴演奏:《马兰花开》

编排:xxxx

表演:音乐兴趣组xx等

8、舞蹈:《老鼠爱大米》

编排:xx

表演:五年级(2)xx等。

9、舞蹈《欢庆》

编排:xx、xx

表演:四年级xx、xx等。

10、舞蹈《快乐摇摆》

编排:xx

表演:六(2)班xx等。

11、舞蹈《春晓》

编排::xx、xx

表演音乐兴趣组xx等。

六、学生体育活动及教师活动。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易拉罐制作小椅子模型。

2、学会切割罐身。

3、学会切割开条、编织椅背

教学重点、难点:

开条、划线、开条、包扎、卷圈。

教具学具:

易拉罐、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展示和讲解用易拉罐制作的椅子

椅面:制作原罐底。

椅腿:用条子扎编卷成的

椅背:用条子编成

扶手:用条子编成的

二、制作工艺

1、划线:

A、切割线:切去罐口

B、开片线:见图

C、开条线:每条5毫米

三、开条

1、按线剪切:并剪去两边的空条片

2、把剪下的空片划线5毫米的长条,供编椅背用。

四、制作背椅

1、椅背有10条竖条彩用压一挑一的编织法。

A、用剪成的条子去编椅背,编织一条压紧一条,编到最后一条把条子的`头折勾住。

B、再把横条两头折勾。

C、第四条第三条横条不头不折勾,一折勾,不折勾的一头不剪掉和扶手共同做成扶手用。

五、编织后腿:左右各条把4条片用两两对折的方法合在一起,用条片扎紧。把条子头分两边向上卷圈。

六、编制前腿

前腿的4条片中间有一比较宽的扶手片,注意不要扎到腿中去。

前腿为4条片扎成前腿方法,同后腿扎法。扎好后同样用条片卷圈。

七、做扶手:把扶手条跟椅背上的第四横条扎起来,把横条头折勾在扎条上。把扶条卷成一大圈后条头塞进扎条里。

八、整理:

1、椅背按平整,成一定的孤度。

2、把后腿整理成一样长,腿和椅子成正常比例。

3、把扶手整理齐。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4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忙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本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3、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

(一)导言。

师: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做爸爸妈妈的的小助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请举例说明。

(三)讲故事。

故事一: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忙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异常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样做?

故事二:

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立刻给你拿去”。

讨论:

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样做?

(四)确定。

1、xx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2、妈妈不在家,小红自我做饭。

3、xx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4、xx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五)学生齐读关于爱劳动的名言警句与童谣。

(六)班长要求全班同学要做到:

1、会穿衣服和系鞋带;

2、自我会系红领巾和洗红领巾;

3、会自我整理床铺和书包;

4、会自我洗脚、梳头;

5、会叠衣服和摘菜;

6、坚持每一天做一件家务。

(七)竞赛。

整理书包比赛。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5

活动目标:[工作汇报网 WWw.GSi8.coM]

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进行家务劳动的生活态度。

2、学会整理房间的方法,掌握相关家务技能。

3、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整理房间的道具。(如:衣柜、各类服装、书架、各类图书、生活用品等。)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件衣服;每人准备一个书包;注意桌椅摆放,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情境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吗?今天,我就带你们认识两个新伙伴--东东和玲玲,到他们家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2、播放两段家庭生活录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净整洁;另一段是东东的家,物品摆放杂乱无章。

3、请学生谈一谈看到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被邀请去做客,客人会有怎样的感觉。

二、情境体验,练习整理

1、参与实践,掌握分类整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练习用的物品,如:书柜、衣柜、服装、生活用品等,摆放在教室一侧。)

(1)请学生帮东东整理杂物。

A、思考讨论:怎样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从讨论中明确整理物品时应先分类。

B、请6名同学到前面来动手分类整理,全班给予评价。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出正确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拟现场,整理房间。

过渡:刚才,同学们看到东东家里乱糟糟的,我们把物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房间里现在能称得上是干净整洁吗?

(1)分别讨论整理书柜、衣物、杂物时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明确在整理物品时要坚持"物品摆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则。

A、杂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书柜可以按照书的类别、大小、常用与不常用等标准进行摆放。

C、整理衣柜时,要考虑哪些衣服适合挂起来,哪些衣服适合叠平整。并请一名学生进行叠衣服示范,再开展全班叠衣服比赛。

(2)学生分3组,分别进行整理书柜、衣柜和杂物的体验活动,并在体验过后进行适当的评价。

3、回忆父母做家务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课件,展示几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务的图片,结合刚才的体验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联系生活,活动拓展过渡: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时是怎么做的,她在教我们做什么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学习叠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叠被子吗?你是怎么叠的?

教师请会叠的.学生现场演示,并随机给予指导。

(如班里没有会叠的学生,可请他们观看叠被子录像,学习正确叠被子的方法。)(2)学生动手实践,学叠被子。学生以毛巾当被子,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叠,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2、开展整理书包竞赛活动。

过渡:同学们,整理书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学自己会整理书包呢?

(1)开展整理书包竞赛,评出优胜个人。

(2)请获胜的学生介绍整理书包的经验方法: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归纳出看课程表整理书包的方法。

四、畅谈收获、知情达意

1、说认识,谈收获。

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谈一谈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2、结束语:大家说得真好,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虽说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坚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学们会克服困难,主动分担家务,让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之爱!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6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指导意见发起“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让队员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实践、艺术、文字等不同的劳动形式,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

三、活动内容:

(一)上好劳动教育课。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劳动课任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劳动主题教育课。深化学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认识,并结合自己年龄阶段,认真开展劳动教育讨论发言。

(二)集中观看歌颂劳动教育的纪录片。号召学生在立人与做学中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学习劳动先进人物和身边劳动模范典型,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影片中体会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的价值。

(三)组织开展一次劳动实践集体活动。各班级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一起防疫情”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卫生打扫、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图书整理等集体劳动。鼓励学生居家时与父母共同开展美食烹饪、花草种植、房屋清洁等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开展活动时要依据学生身心情况,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举办劳动教育技能比赛。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组织师生开展劳动教育画报、手抄报、征文大赛等活动,充分营造劳动教育氛围,激发师生参与积极性,使劳动理念通过比赛入脑入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2年级:

1、实践类:我是家务小帮手——学会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碗筷、拖地,整理书柜、床铺等,每班推荐上传2张照片,5月4日前上传给政教处高立凤老师。

2、艺术类:画一画心中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5月6日下午放学前,每班推荐上报2张画报作品,分年级按照3:4:3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赋0.5、0.3、0.1分。

3-4年级:

1、实践类:我是劳动小能手——完成至少两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带领孩子走到菜园、果园、田地,参与植物的认识、浇水、施肥、除草、采摘等活动。每班推荐上传2张劳动场景照片,5月4日前上传给政教处王丽真老师。

2、艺术类:制作一张劳动节的手抄报。5月6日下午放学前,每班推荐上报2张手抄报作品,分年级按照3:4:3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赋0.5、0.3、0.1分。

5-6年级:

1、实践类:我是小厨师——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一顿饭,煮饭、煎蛋、炒菜、制作点心(水果拼盘)等活动。每班推荐上传2张照片或短视频,5月4日前上传给政教处韩京伟老师。

2、文字类: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我们一起来抗疫”劳动征文。5月6日下午放学前,每班推荐上报2篇劳动征文纸质稿,分年级按照3:4:3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赋0.5、0.3、0.1分。

让“劳动”成为我们五月的主旋律,让丰富多样的“劳动技能”陪伴我们健康成长。希望每一位队员体验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的快乐,增长劳动的智慧,收获劳动的果实,做一名新时代的“劳动小先锋”!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7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务劳动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感和自信心,本方案旨在通过开展“小学家务劳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二、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会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懂得为家庭分担责任。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劳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活动内容

知识问答拓眼界

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日常家务劳动中的注意事项,如炒四季豆和豇豆一定要炒熟透,否则会中毒;不能吃青的`番茄和发了芽的土豆;洗衣服时要把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分开来洗等。

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其他的小常识,拓宽视野。

图片展示引共鸣

通过PPT展示洗衣、清洁厨房、清洁卫生间、拖地、收拾房间、洗碗筷、钉纽扣、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做饭等家务劳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还会做哪些家务,并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现场展示。

动手实践提能力

安排穿针钉扣、厨艺展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乐趣。

邀请辅导员和家长们品尝学生制作的菜肴,并请学生分享制作这道菜的方法和步骤。

诗歌激情促内化

通过诗朗诵《人有两件宝》和齐唱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等文艺表演,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感。

交流评价展延伸

邀请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发言,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班主任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

四、活动安排

活动准备阶段:确定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邀请家长参与。

活动实施阶段:按照活动内容逐步开展,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活动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表彰优秀学生,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小学家务劳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还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 篇8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设计了“小学家务劳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感恩、珍惜劳动成果,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目标

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三、活动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及其家长

四、活动内容

知识问答拓眼界

讲解家务劳动中的注意事项和生活中的小常识,如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等。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思考、交流。

图片展示引共鸣

展示洗衣、清洁厨房、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家务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的经历和感受。

动手实践提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安排不同的家务劳动任务,如扫地、拖地、洗碗、整理书桌等。

家长陪伴和指导孩子完成任务,确保安全和效果。

厨艺展示我最棒

鼓励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习简单的烹饪技能,如煮面条、炒鸡蛋等。

组织厨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邀请家长和同学品尝。

交流评价展延伸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家长代表发言,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实践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能力范围内的`实践能力拓展,如学习缝制、编织、手工制作等。

家长可陪伴孩子一起完成拓展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根据学校安排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日期和时间。

地点:学校教室、家庭等。

六、活动要求

家长要积极参与活动,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学生在活动中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任务,注意安全。

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学生要共同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七、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现、家长的反馈以及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今后活动改进的依据。

八、结语

通过“小学家务劳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