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书网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9篇

发表时间:2024-03-2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撰写实用文书变得愈来愈频繁,实用文书是一种偏向社会的文书,你知道实用文书怎么写吗?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9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1】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在商务会面中,恰当地使用称谓,是商务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一、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除此之外,称呼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二,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对方的姓名,而过分强调了要谈的事情,那就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对方完整的称呼,很认真很清楚很缓慢地讲出来,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不适当的俗称。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3.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2】

1、站姿:

男士

站立时,双脚可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亦可在后腰处交叉搭放。

女士

站立最美的姿态为身体微侧,呈自然的45度,斜对前方,面部朝向正前方。脚呈丁子步,这样的站姿可使女性看上去体态修长、苗条。

另外,无论男女,双手不可叉在腰间或怀抱在胸前,貌似盛气凌人,让人难以接受。

2、坐姿:

与站姿一样,端稳、优雅的座姿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静态美感。

正确座姿的基本要领应为:上身直挺,勿弯腰驼背,也不可前贴桌边后靠椅背,上身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坐着谈话时,上身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3】

商务见面礼仪

第一节称呼礼仪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在商务会面中,恰当地使用称谓,是商务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一、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除此之外,称呼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二,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对方的姓名,而过分强调了要谈的事情,那就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对方完整的称呼,很认真很清楚很缓慢地讲出来,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不适当的俗称。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3.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第二节介绍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相互介绍和为他人介绍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是人们从陌生走向熟识的第一步。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他人介绍和商业性介绍三种情况。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最重要的一种介绍方式,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把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自我介绍的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钟为宜,情况特殊也不宜超过3分钟。

通常需要做自我介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社交场合中遇到你希望结识的人,又找不到适当的人介绍。这时自我介绍应谦逊、简明,把对对方的敬慕之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第二,电话约某人,而又从未与这个人见过面。这时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还要简略谈一下要约见对方的事由。

第三,演讲、发言前。这时面对听众做自我介绍,最好既简明扼要,又要有特色,利用“首因效应”,给听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四,求职应聘或参加竞选。这时更需要自我介绍,而且自我介绍的形式可能不止一种。既要有书面介绍材料(个人简历),还要有口头的,或详或简,或严肃庄重,或风趣幽默诙谐等。这会直接影响求职或竞选者能否成功。

掌握自我介绍的语言艺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镇定而充满自信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这是必须的),并善于使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诚意和愿望,这是体现自信的表示。如果自我介绍模糊不清,含糊其词,流露出羞怯自卑的心理,会使人感到你不能把握自己,因而也会影响彼此间的进一步沟通。

第二,根据不同交往的目的,注意介绍的繁简。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姓名、籍贯、职业、职务、工作单位或住址、毕业学校、经历、特长或兴趣等。自我介绍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介绍的繁简,不一定把上述内容逐一说出。在长者或尊者面前,语气应谦恭;在平辈和同事面前,语气应明快,直截了当。

第三,自我评价要掌握分寸。自我评价一般不宜用"很"、"第一"等表示极端赞颂的词,也不必有意贬低,关键在于掌握分寸自我介绍时,表情要自然、亲切,注视对方,举止庄重、大方,态度镇定而充满信心,表现出渴望认识对方的热情。

二、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即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为他人介绍都是双向的,即第三者对被介绍的双方都作一番介绍。有些情况下,也可只将被介绍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绍。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应遵循以下基本礼仪原则:

第一,在向他人介绍时,首先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最好不要向一位有身份的人介绍他不愿认识的人。

第二,注意介绍次序。按国际惯例,应该先把年轻者、身份地位低者介绍给年长者、身份高者;先把年轻的职务相当的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龄低、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把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如果是业务介绍必须先提到组织名称、个人职衔等。集体介绍可以按照座位次序或职务次序进行。为他人介绍遵守“先向尊者介绍”的原则。

第三,介绍人作介绍时,应该多使用敬辞。在较正式场合,介绍词也较郑重,一般以“___,请允许我向您介绍……”的方式。在不十分正式的场合可随便些,可用“让我介绍一下”或“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的句式。介绍时语气清晰地说出得体的称谓,有时还可用些定语或形容词、赞美词介绍对方。

第四,为人介绍时注意手势和表情。被介绍时,眼睛正视对方。除年长或位尊者外,被介绍双方最好站起来点头致意或握手致意,同时应说声:“您好,认识您很高兴”或“真荣幸能认识您”等得体的`礼貌语言。

三、商业性介绍

商业性介绍,可以称之为实业性介绍。这种介绍,目的在于建立某种贸易性的往来关系,以发展自身的业务。在这种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少,只以社会地位的高低为衡量的标准,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优先权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是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如介绍时可说:“王总经理,请允许我将我的秘书王小姐介绍给您。”然后才说:“王小姐,这位是X X公司的王总经理。”在实业界,当男士被介绍给比他地位低的女士时,无须起立。只有当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时,才遵循先介绍女士的惯例。

第三节名片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名片犹如我们的另一张脸,它可以让别人在见不到你本人的情况下,了解和记住你的个人资料。同时,名片也显示了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一个没有名片或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难以在商务社会中立足的。

名片可作为自我介绍之用,也可作为简单的礼节性通信往来,表示祝贺、感激、介绍等。名片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在国际业务中,名片的用途十分广泛。甚至在某些文化中,交换名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人际交往中,熟悉和掌握名片的有关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一、名片的内容

(一)名片的种类

通常使用的名片分为私用名片、商务名片和单位名片三种类型。单位名片的主角是单位,其内容大体是两项:一是本单位的全称及其徽号;二是与本单位联络的方法,包括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等。私用名片、商务名片的主角则是个人。除单位名片外,通常一枚标准的名片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人所属的单位、徽号以及自己所在的具体部门;二是本人的姓名、学位、职务或职称;三是与本人联络的方法,包括单位所在的地址、办公电话号码、住宅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等。此外,还可酌情列出本单位的传真号码、电报挂号以及本人的寻呼机号码和手机号码。私人名片和商务名片一般都不提供本人家庭住址。

(二)名片的制作

国内最通用的名片规格为9_5.5,即长9厘米,宽5.5厘米。如无特殊需要,不应将名片制作过大,甚至有意搞折叠式,免得给人以标新立异、虚张声势、有意摆谱之感。印制名片的纸张,宜选庄重朴素的白色、米色、淡蓝色、淡黄色、淡灰色,并且以一张名片一色为好。最好不要印制杂色名片,令人看得眼花缭乱。也不要用黑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印制名片,它们均会给人以失之于庄重的感觉。不提倡在名片上印人像、漫画、花卉、宠物。这些东西并无实用价值,却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印象。在国内使用的名片,宜用汉语简体字,不要故弄玄虚,使用繁体汉字。制作名片,最好不要手书自制,也不要以复印、油印、影印的方法制作名片,它们均不够正规。

我国的习惯是把职务用较小号字体印在名片左上角,姓名印在中间;外国人习惯姓名印在中间,职务用较小号字体印在姓名下面。如果同时印中外文时,通常一面印中文,另一面印外文,外文要按国际习惯排列。不论是印制个人名片还是商用名片,上面列的职务都不要太多,列一两个主要职务即可,以免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如必要,可为自己设计几种单位不同、职衔不同的名片,在公务交往中,该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在西方,一位商界人士口袋里有好几种名片是不足为奇的。

二、交换名片的时机

(一)需要交换名片的时机

1.因自身的需要而初次拜访时,应交换名片,以加深印象。

2.希望认识对方时,可以通过名片进行初步的沟通。

3.与他人接触时,为了表示自己重视对方,应该交换名片。

4.当你被作为第三人被介绍给对方时,应当主动递交名片。

5.当对方主动提议交换名片,应立即做出回应,交换名片。

6.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

7.自己的情况有所变更时,应交换名片予以通知。

8.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时,应主动交换名片。

(二)不必交换名片的时机

1.当对方是从不相识的陌生人时,不必交换名片。

2.对某人没有认识或深交的意愿时,不必交换名片。

3.察觉对方对自己没有兴趣时,不必交换名片。

4.经常和对方见面,已经是非常熟识的人时,不必交换名片。

5.双方之间地位、身份、年龄差别太大时,不必交换名片。

三、递接名片

递名片给他人时,应郑重其事。最好是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予对方。切勿以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面对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若对方是少数民族或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口头应有所表示。可以说:“请多指教”,“多多关照”,“今后保持联系”,“我们认识一下吧”,或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与多人交换名片,应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挑三拣四,采用“跳跃式”。当然。当他人表示要递名片给自己或交换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上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宜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切勿单用左手接过,“接过名片,首先要看”,这一点至为重要。具体而言,就是换过名片后,当即要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至尾将其认真默读一遍,若接过他人名片后看也不看,或手头把玩,或弃之桌上,或装入衣袋,或交予他人,都算失礼。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口头道谢,或重复对方所使用的谦词敬语,如“请您多关照”,“请您多指教”,不可一言不发。若需要当场将自己名片递过去,最好在收好对方名片后再给,不要左右开弓,一来一往同时进行。

四、商务场合如何交换名片

(一)初次见到顾客,首先要以亲切态度打招呼,并报上自己的公司名称,然后将名片递给对方,名片夹应放在西装的内袋里,不应从裤子口袋里掏出。

1.如果是事先约好才去的,顾客已对你有一定了解,或有人介绍,就可以在打招呼后直接面谈,在面谈过程中或临别时,再拿出名处递给对方。以加深印象,并表示保持联络的诚意。

2.异地推销,名片上留下所住旅馆名称、电话,对方递给名片时,应该用左手接。但是右手立刻伸出来,两手一起拿着名片。

3.接过后要点头致谢,不要立即收起来,也不应随意玩弄和摆放,而是认真读一遍,要注意对方的姓名、职务、职称,并轻读不出声,以示敬重。对没有把握念对的姓名,可以请教一下对方,然后将名片放入自己口袋或手提包、名片夹中。

(二)在国际交往中,名片的使用礼仪有以下几点:

1.名片不仅要有,而且要随身带。

2.名片不随意涂改。

3.不提供私宅电话。

4.名片不要写上两个以上的头衔。

5.索取名片注意技巧。

第一,尽量不要去索取名片,因为名片交换有一个讲究,地位低的人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

第二,索要名片最好不要采取直白的表达。如,“你有片子吗?”。

第四节见面行礼礼仪

一、握手礼

握手是人与人之间的第一类接触。人的嘴巴或表情会说谎,但肢体语言却是不会说谎的。和陌生人第一次握手,你的诚意与信心很容易让对方感受到,而相对的,如果你在虚伪应付,对方也能从你的手心瞬间察觉出来。所以,在以诚信为基础的商务交往中,握手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交礼仪。

(一)握手的方法

握手的正确方法,是在介绍之后,互致问候的同时,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拇指与手掌分开,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前指,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掌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左方,然后用手掌和五指与对方相握。伸手的动作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右手与人相握时,左手应当空着,并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以示用心专一。除老、弱、残疾者外,一般要站着握手,不能坐着握手。握手时间的长短可因人、因地、因情而异。太长了使人不安,太短表达不出热烈情绪。初次见面时握手时间以1—3秒钟左右为宜。在多人相聚的场合,不宜只与某一人长时间握手,以免引起他人误会。握手力量要适度,一般为2kq力度。过重的握手显得粗鲁无礼;过轻的抓指尖握手又显得妄自尊大或敷衍了事。但男性与女性握手时,男方只须轻轻握一下女方的四指即可。为了表示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边握手边开口致意,如说:“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欢迎您!”“恭喜您!”“辛苦啦!”等等。握手时可以上下微摇以示热情,但不宜左右晃动或僵硬不动。对尊敬的长者握手可取双握式,即右手紧握对方右手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和前臂。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前,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当自己的手不干净时,应亮出手掌向对方示意声明,并表示歉意。

(二)握手的礼仪要求

握手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人。握手的程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握手的基本礼节是: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于,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手后,后者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土与女士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已是祖辈年龄,则男方先伸手也是适宜的;在主宾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辞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别。如要同许多人握手,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即所谓上级优先、长辈优先、主人优先、女士优先。在接待外宾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人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都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不礼貌的。

(三)握手禁忌

在商务交往中,握手礼有以下8条禁忌:

1.不宜用左手与人握手。

2.不宜交叉握手。

3.不宜戴手套与别人握手。

4.不宜用双手与异性握手。

5.不宜戴着墨镜、太阳镜、帽子与别人握手。

6.握手时不要面无表情。

7.握手时不能目光游移,漫不经心。

8.不能坐着与别人握手。

二、致意礼

致意是见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它表示问候之意。致意是已相识的友人之间在相距较远或不宜多谈的场合用无声的动作语言相互表示友好与尊重的一种问候礼节。致意时应诚心诚意,表情和蔼可亲。

在大庭广众场合,致意的基本规则是男士先向女士致意,晚辈先向长辈致意,未婚者先向已婚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致意。女士唯有遇到长辈、老师、上司和特别敬佩的人以及见到一群朋友时,才需首先向对方致意。当然,在实际交往中绝不应拘泥于以上的顺序原则。长者、上司为了倡导礼仪规范,为了展示自己平易、随和,主动向晚辈、下级致意会更有影响力。遇到别人向自己首先致意,必须马上用对方所采取的致意方式“投桃报李”回敬对方,绝不可置之不理。

致意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五种:

1.举手致意

通常用于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不必作声,举起右手,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摆手或挥挥手即可;但摆幅不要太大;手不要反复摇动。

2.点头致意

适于交谈的场合,如在会场上或在与别人谈话时遇见熟人,只需点头致意即可。另外与相识者在同一地点多次见面,或仅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在社交场合相见,均可点头致意。点头致意的方法,头轻轻向下一动,不必幅度太大。

3.微笑致意

它可以用于同不相识者初次会面之时,也可以用于向在同一场合反复见面的老朋友“打招呼”。

4.欠身致意

致意者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在目视被致意者的同时,身体微微向上向前倾,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之意。

5.脱帽致意

两人相遇可摘帽点头致意,离别时再戴上帽子。戴着礼帽遇到友人特别是女士时,应微微欠身,摘下帽子,并将其置于与肩膀平行的位置,同时与对方交换目光;离开对方时,脱帽者才可以使帽子“复位”。若在室外行走中与友人迎面而过,只要用手把帽子轻掀一下即可。如要停下来与对方谈话,则一定要将帽子摘下来,拿在手上,等说完话再戴上。如因头痛等原因不能摘帽,应向对方声明,并致歉意。如男士向女士行脱帽礼,女士应以其他方式向对方答礼,但女士是不行脱帽礼的。

上述几种致意方式,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可以用一种,也可以几种并用,依自己对对方表达友善恭敬的程度而定。相互致意时要注意文雅,不要一面致意,一面高声叫喊;也不要了手致意,一手插在衣裤兜里;嘴里叼着香烟致意更是不礼貌的。

在社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不要主动向前握手问候,只是在领导人伸手时,才向前握手问候。

三、鞠躬礼

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一)行鞠躬礼的姿势

行鞠躬礼时双手垂放,双脚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在鞠躬时,双手应放在大腿两侧的裤线稍前的地方。女士则应将双手放在身前腹部处轻轻搭在一起,也可放在正前方。行鞠躬礼时,面对受礼者,距离约二、三步远,头和颈部要处于自然状态,以腰为轴上身前倾,视线随着鞠躬动作自然下移,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礼后起身迅速还原。施鞠躬礼前,应先将帽子摘下再施礼。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幅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握手答礼。鞠躬礼在东亚国家流行甚广,尤其是在日本盛行。

(二)鞠躬的深度和次数

一般来说,行鞠躬礼时,下弯的幅度越大和次数越多,即表示敬重的程度越大,但也要注意场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问候、打招呼时应施15°左右的鞠躬礼,迎客与送客时分别行30°与45°的鞠躬礼,喜庆场合行40°左右的鞠躬礼,这些场合一般只需要行礼一次。唯在追悼会时才采用较大幅度的三鞠躬礼。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四、合十礼

合十礼施礼正规庄严,身体直立,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两个手掌在胸前约20厘米处对合,五指并拢向上,手掌略向外倾斜,然后欠身低头,并口诵:“菩萨保佑!”通常行合十礼的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程度就越高,向一般人行合十礼,合十的指尖与胸部持平即可;若是平辈相见指尖应举至鼻尖;若是晚辈见尊长时指尖应举至前额。施合十礼是不得戴帽子的,若戴着帽子,必须先摘帽夹在左腋下,方可施合十礼。

五、拱手礼

在中国,亲友相见,特别是在春节团拜、登门拜访、致以祝贺、开会发言时,可以行拱手礼。它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礼节,已沿用两千多年。施拱手礼的方法是,行礼者首先立正,右手半握拳,然后用左手在胸前扶住右手,在双目注视对方的同时,拱手齐眉,弯腰自上而下,双手向前朝对方方向轻轻摇动。行礼时,可向受礼者致以祝福或祈求,如“恭喜发财!…请多关照!”等。

六、拥抱礼与亲吻礼

亲吻礼是用唇或面颊接触他人表示致意的礼节。依照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亲吻的部位与方式也不尽相同。长辈只吻晚辈的额头;同辈如朋友、同事、兄弟姐妹之间只是脸颊相贴,情侣与夫妻之间才亲吻对方嘴唇。此外,还有一种吻手礼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异性之间的交往中。需要注意的是,亲吻礼必须稳重、自然。涉外交往中,年轻女性一般不宜与男外宾行亲吻礼,应主动行握手礼;当然,当外国年长宾客出于尊重行亲吻礼时,也应大大方方地以礼待之。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4】

商务见面礼仪:掌握称呼、商务介绍、握手、致意和其他礼节的礼仪常识及名片的用途、制作和使用常识。掌握介绍的内容和程序,握手礼的方法和禁忌;熟悉常见见面礼的动作姿势要求,递送、接受名片时要注意的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相互介绍和为他人介绍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是人们从陌生走向熟识的第一步。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他人介绍和商业性介绍三种情况。

自我介绍是最重要的一种介绍方式,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把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自我介绍的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钟为宜,情况特殊也不宜超过3分钟。

通常需要做自我介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社交场合中遇到你希望结识的人,又找不到适当的人介绍。这时自我介绍应谦逊、简明,把对对方的敬慕之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第二,电话约某人,而又从未与这个人见过面。这时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还要简略谈一下要约见对方的事由。

第三,演讲、发言前。这时面对听众做自我介绍,最好既简明扼要,又要有特色,利用“首因效应”,给听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四,求职应聘或参加竞选。这时更需要自我介绍,而且自我介绍的形式可能不止一种。既要有书面介绍材料(个人简历),还要有口头的,或详或简,或严肃庄重,或风趣幽默诙谐等。这会直接影响求职或竞选者能否成功。

掌握自我介绍的语言艺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镇定而充满自信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这是必须的),并善于使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诚意和愿望,这是体现自信的表示。如果自我介绍模糊不清,含糊其词,流露出羞怯自卑的心理,会使人感到你不能把握自己,因而也会影响彼此间的进一步沟通。

第二,根据不同交往的目的,注意介绍的繁简。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姓名、籍贯、职业、职务、工作单位或住址、毕业学校、经历、特长或兴趣等。自我介绍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介绍的繁简,不一定把上述内容逐一说出。在长者或尊者面前,语气应谦恭;在平辈和同事面前,语气应明快,直截了当。

第三,自我评价要掌握分寸。自我评价一般不宜用”很“、”第一“等表示极端赞颂的词,也不必有意贬低,关键在于掌握分寸自我介绍时,表情要自然、亲切,注视对方,举止庄重、大方,态度镇定而充满信心,表现出渴望认识对方的热情。

他人介绍,即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为他人介绍都是双向的,即第三者对被介绍的双方都作一番介绍。有些情况下,也可只将被介绍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绍。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应遵循以下基本礼仪原则:

第一,在向他人介绍时,首先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最好不要向一位有身份的人介绍他不愿认识的人。

第二,注意介绍次序。按国际惯例,应该先把年轻者、身份地位低者介绍给年长者、身份高者;先把年轻的职务相当的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龄低、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把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如果是业务介绍必须先提到组织名称、个人职衔等。集体介绍可以按照座位次序或职务次序进行。为他人介绍遵守“先向尊者介绍”的原则。

第三,介绍人作介绍时,应该多使用敬辞。在较正式场合,介绍词也较郑重,一般以“×××,请允许我向您介绍……”的方式。在不十分正式的场合可随便些,可用“让我介绍一下”或“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的句式。介绍时语气清晰地说出得体的称谓,有时还可用些定语或形容词、赞美词介绍对方。

第四,为人介绍时注意手势和表情。被介绍时,眼睛正视对方。除年长或位尊者外,被介绍双方最好站起来点头致意或握手致意,同时应说声:“您好,认识您很高兴”或“真荣幸能认识您”等得体的礼貌语言。

商业性介绍,可以称之为实业性介绍。这种介绍,目的在于建立某种贸易性的往来关系,以发展自身的业务。在这种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少,只以社会地位的高低为衡量的标准,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优先权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是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如介绍时可说:“王总经理,请允许我将我的秘书王小姐介绍给您。”然后才说:“王小姐,这位是X X公司的王总经理。”在实业界,当男士被介绍给比他地位低的女士时,无须起立。只有当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时,才遵循先介绍女士的惯例。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5】

1.见面时介绍的礼节。

在涉外交往中,当交往双方不相识时,有必要通过介绍,使其彼此相识。所谓介绍,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交往双方相互结识,并且各自对对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常,介绍又可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等两种情况。

自我介绍,一般指的是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可是应他人的请求而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它的特点,主要是单向性和不对称性。

在涉外交往中进行自我介绍,通常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要注意进行自我介绍的具体时间。它又包括两层含意。一是进行自我介绍时,首先要在具体时间上于已于人彼此方便,这样才会发挥正常,并且易于为对方所倾听。二是进行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把握好所用时间的长度。最好宁短勿长,将一次自我介绍的时间限定在一分钟甚至是半分钟以内。

其二,是要注意进行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场合,所作的自我介绍在内容上理当有一定的差别。在涉外活动中自我介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酬型的自我介绍,其内容仅包括本人姓名这一项内容。它多用于应付泛泛之交,另一种则是公务型的自我介绍,其内容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部门、具体职务等四项内容构成。因公进行涉外交往时,只宜采用这一类型的自我介绍。

介绍他人,通常指的是由某人为彼此素不相识的双方相互介绍、引见。主要特点是双向性和对称性。在涉外交往中介绍他人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要注意介绍者的身份。在正式交往之中,对介绍者的身份有着一定的讲究。在外事访问中,介绍者一般应为东道主一方的礼宾人员。在社交活动里,介绍者通常应当是女主人。在多方参与的正式活动中,可由各方负责人将已方人员一一介绍给其他各方人士。

第二,是要尊重被介绍者的意愿。介绍者在有意为他人相互引见时,最好先征求一下被介绍者双方的个人意愿。如果贸然行事,会好心办坏事。

第三,是要遵守介绍时的先后次序。正规的做法,是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在接待外国来访者时,若宾主双方皆不止一个,则为其双方进行介绍时,要先介绍主人一方,再介绍来宾一方。不过在介绍各方人士时,通常应当由尊而卑,按照其职务的高低,依次而行。

第四,是要重视介绍时的表达方式。在介绍双方时的主要内容应基本对称,大体相似。切勿只介绍一方而忘记另一方;或者在介绍一方时不厌其详,而在人介绍另一方时则过分简单。

 2.见面时行礼的方式。

在交往应酬之中,与外国人相见时,尤其是与之发生正面接触应酬时,往往要向对方行礼致意。根据目前的涉外活动实践,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互行见面礼节时,特别要注意问候的进行与礼节的选择等问题。问候,又称问好、问安或打招呼。它是以语言或动作向他人询问安好,进行致意,是向对方表示关切或友好的一种常规方式。

向外宾进行问候时,有三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慎选问候的具体内容。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人过去常用的一些问候内容诸如:“吃过饭没有”、“身体怎么样”、“正在忙什么”等,在涉外交往中并不适用。一般而言,在问候外国人时,可问候对方“你好”,或者说“很高兴认识你”,“见到你很高兴”。具体问候对方“早安”、“午安”、“晚安”,也是可以的。

二是要注意问候的先后次序。在交往双方相见时,通常应由身份较低的一方首先向身份较高的一方。若同时需要问候许多人时,要以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当他人率先问候自己时,应立即予以回应。

三是要重视问候的态度表现。在交际场合与他人相见时,一定要主动而热情地问候对方。要真正作到这一点至少要注意以下三条:

第一,一定要面含真诚的微笑。

第二,一定要神态大方地正视对方的双眼。

第三,一定要发出清晰而爽朗的声音。

在涉外交往中,选择何种具体的见面礼节,颇有讲究。对中国人而言,既可以沿用自己的习惯做法,也可以比照交往对象的特殊做法,对其加以模仿。当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拱手礼、举手礼、脱帽礼、注目礼、起身礼等。其中尤以握手礼适用于涉外交往活动。

握手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专心致志。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应当面含笑意,起身站立,用右手与对方右手完全相握后,上下晃动两三下,用力不重不轻,时间大约要三至五秒钟。最重要的是握手时务必要正视对方的双眼,并与对方稍事寒暄。

第二,要留意次序。基本规则是:应由握手双方之中身份为尊的一方首先伸出手来。即职务高者与职务低者握手时,应由职务高者首先伸手;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辈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当来宾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而当来宾告辞时,应由来宾首先伸手。

第三,要回避禁忌。一是不要戴着手套握手,二是不要戴着墨镜握手,三是不要用左手握手,四是尽量不要用双手与初次相识的异性握手,五是不要在多人握手时交叉握手。

3.互换名片时注意的事项。

在涉外交往时,与外国人互换名片,通常在下述几个方面必须严格地遵守礼仪规范。

其一,是参加涉外交往时,应随身必备名片。

按照惯例,在外事活动中,一般不宜主动向外国友人索取名片。然而,当对方主动提议互换名片,率先将名片递送过来,或是我方有必要进行较为周详的自我介绍、在拜访外人员需要经由他人代为通报时,都需要使用自己的名片。因此参加涉外活动前,即应将本人的名片装入专用的名片包,或是放在上衣口袋之中,以供随时取用。

其二,是递送本人名片时,应当彬彬有礼。

需要将本人名片递交给外国友人时,应当起身站立,走向对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双手捧着或拿着正面面对对方的的名片,以齐胸的高度,不紧不慢地递送过去。与此同时嘴里应当说明:“请多关照”,“请多指教”或是“希望今后保持联络”。同时向多人递送本人名片时,可由尊而卑或近而远,依次而行。

其三,是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当毕恭毕敬。

当他人主动将名片递给自己时,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恭敬、重视之意。首先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中称“谢谢”。然后,务必要用右手或双手并用将对方的名片郑重其事地接过来,捧到面前,仔细默念一遍。最后,应将对方的名片收藏于自己的名片包或是上衣口袋内,并随之递上自己的名片。

其四,是参与国际交往时,当熟知名片的特殊用途。

在国际交往中私人名片还可以发挥下列几种特殊作用。

第一,可以之代替私人书信。

第二,可以之代为引荐他人。

第三,可以代替送礼时专用的礼单。

第四,可以之在拜访时代为通报或代替留言。

第五,可以之向亲朋好友通知本人的有关变动。

4.座次排列时的规范做法。

与外国友人相见时,往往不可避免要涉及宾主双方座次的排列问题。在涉外交往中,会见、谈判、举行签字仪式、进行合影留念时,各自都有自己特殊的位次排列方法。会见,也叫礼节性会晤。它一般所用时间较短,宾主双方仅是出于礼貌而与对方应酬一番。正式的涉外会见,最好安排在专门的会客室或会见厅之内举行。其位次排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相对式。指宾主双方会见时面对面而坐,便于进行交流。一般应以会客室的正门为准。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请来宾就座。背对正门的一方应是东道主就座。若宾主双方俱不止一个人,则除主人与主宾之外,双方其他人员均应按照具体身份的高低,由尊而卑,自右而左依次排列在主人或主宾两侧。

二是并列式。指宾主双方会见时面对会客室或会见厅的正门并排而坐,可显示双方的平等与亲密。它的具体排列是主人在左,主宾在右。宾主双方的其他人员按照具体身份的高低,依次在主人、主宾的一侧排开。

三是自由式。请宾主自由就座。在举行多边会见时,此种方法尤为适用。谈判,亦称会谈。它指的是有关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接触与磋商,就某些性的问题达成协议或者妥协。

各类谈判,都有很高的礼仪要求,目前,我国所采用的谈判的位次的排列方法,主要有三种。

其一,是相对式。它主要适用于双边谈判。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谈判桌横放,客方面对正门而坐,主方背对正门而坐。二是谈判桌竖放,以进门时面向为准,右侧为上,请客方就座;左侧为下,请主方就座。在谈判时,双方的主谈者应居中而坐,其他人员应遵循右高左低的惯例,依照各自实际身份的高低,自右而左分别就座于主谈者的两侧。按惯例,各方的译员应就座于主谈者的右侧,并与之相邻。

其二,是主席式。它主要适用于多边谈判。届时,可在谈判厅内面对正门设置一主席台,其他各方人员均应背对正门,分片就座于主席台的对面。在谈判进行中,各方发言者须依次走上主席台,面对大家,阐述自己的见解。其状况,有如大会发言。

其三,是圆桌式。它也适用于多边谈判。在谈判现场仅设置一张圆桌,由各方人员不分座次,自由就座。举行签字仪式,是各约、协议生效的必经步骤,也是礼仪性极强的一项活动。

举行签字仪式时位次排列的讲究是,签字桌横放,客方签字者面对正门居右而坐,主方签字人则应对正门居左而坐。双方的助签者应站立各自一方签字人外侧。其他人员则按职务高低,自左至右(客方)或自右至左(主方)排列成一行,站立于已方签字人的身后。

也可以以一定的顺序就座于已方签字人的正对面。在会见外宾时如安排中外双方人员合影留念,一般应请双方人员列成一行,客方人员按其身份自自左至右居于右侧,主方人员按其身份自右而左居于左侧。若一行站不完人时,则可参照“前高后低”的规则,排成两行或三行。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6】

商务见面中常用的点头礼仪

点头礼的做法

点头礼的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注意不要反复点头不止,点头的幅度不宜过大。

点头礼适用的范围

点头礼适用的范围很广,如路遇熟人或与熟人、朋友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见面,以及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之时,都可以点头致意。

行点头礼的注意事项

行点头礼时,最好摘下帽子,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温馨指南:

在比较随意的场合时,微微地点头,以对人表示礼貌。在路上行走或在公共场合中与遇到熟人时,可行“点头礼”,友好地点点头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忘记对方姓名或者只是觉得对方面熟时,可以点头致意,但是在点头的时候要面带微笑,这是对人最基本的礼貌。

微微地点头,以对人表示礼貌,这是点头礼适用于比较随意的场合。如在路上行走或在公共场合与熟人相遇,可行“点头礼”,友好地点点头即可,忘记对方姓名或只觉得对方面熟时,可点头致意,但点头时要面带微笑,这是对人的礼貌。

商务见面中常用的点头致意礼仪

1、致意是一种常用的礼节,它表示问候之意。通常用于相识的人之间在各种场合打招呼。

2、问侯上应该诚心诚意,表情和蔼可亲。若毫无表情或精神萎靡不振,会给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觉。

3、举手致意:一般不必出声,只将右臂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一下即可。

4、举手致意,适于向距离较远的的熟人打招呼。

5、点头致意:适用于不宜交谈的场合。

6、点头致意时,头要微微向下一动,不必幅度太大.

7、欠身致意:全身或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表示对他人的恭敬,其适用的范围较广。

8、脱帽致意:朋友、熟人见面若戴着有檐的帽子,则以脱帽致意最为适宜。

9、若是朋友、熟人迎面而过,可以只轻掀一下帽子致意即可。

10、戴的是无檐帽,就不必脱帽,只需欠身致意即可,但注意不可以双手插兜。

11、在各种场合,男士应先向女士致意.

12、在各种场合,年轻者先向年长者致意.

13、在各种场合,学生先向先生致意。

14、在各种场合,下级先向上级致意。

15、女士不论在何种场合,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带帽,只需点头致意或微笑致意。

14、女士在遇到上级时,应率先向他们致意。

15、女士在遇到长辈时,应率先向他们致意。

15、女士在遇到老师时,应率先向他们致意。

16、女士在遇到特别近敬佩的人时,应率先向他们致意。

17、女士在遇到一群朋友时,应率先向他们致意。

18、致意的方法,往往同时使用两种,如点头与微笑并用,欠身与脱帽并用。

19、致意要注意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20、遇到对方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对方致意,毫无反应是失礼的。

21、遇到身份较高者,不应立即起身去向对方致意,而应该在对方的应酬告一段落之后,再上前致意。

22、在餐厅等场合,若男女双方不十分熟悉,一般男士不必起身走到跟前去致意,在自己座位上欠身致意即可。

23、致意的动作不可以马虎,或满不在乎。必须是认认真真的,以充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24、点头致意;如会议进行中,与相识者在同一地点多次见面都可以点头为礼。

25、在餐厅等场合,女士如果愿意,可以走到男士的桌前去致意 ,此时男士应起身协助女士就座。

26、点头致意的方法:头微微向下一动,不必幅度太大。

27、欠身致意:全身或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这种致意的方式,表示对他人的恭敬,其适用的范围较广。

28、脱帽致意:朋友、熟人见面若戴着帽子,则以脱帽致意最为合适。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7】

在分别时常用告别语以示礼貌.告别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常伴以“请回”、“请留步”等语言,主人则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语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可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好”等告别语.

如果两家距离较近,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等,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再见”

这是当今比较时兴的告别语,适用于大部分场合的告别.类似的还有“Byebye”、“晚安”等.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8】

递送名片

应双手递送名片以示尊重。单手递名片是失礼的,虽然有些外国人经常单手递名片。若对方是较为传统的人士或日本友人,更应注意用双手递送名片,避免对方会觉得你很无礼。

名片应正面向上,名字面向对方。

面带微笑,应注视对方的眼睛。不可眼神飘忽游移,不可上下打量对方。

职位较低的人应主动递送名片。如部属和上司交换名片,部属应先递出名片。

对方人数若多于一人,应以职务高低为序。或按实际情况(如众人坐在餐桌),以顺时针或由近至远为序。

若双方同时交换名片,应以右手递出,左手接过。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篇9】

庆贺,便是向他人道喜。每当亲朋好友在工作与糊口生涯上获得了进展,或是恰逢节日喜庆之时,对其致以强烈喧闹且富裕感情色采的吉语佳言,会使对方的心情更加恬逸,两边的干系更加密切。

庆贺的方法有五花八门。口头庆贺、德律风庆贺、手札庆贺、传真庆贺、贺卡庆贺、贺电庆贺、点播庆贺、赠礼庆贺、设席祝福等等,都有本身特定的适用范畴。在大都环境下,几种方法也能够同时并用。

庆贺的机遇,也必要谨慎地选择。对商界人士来讲,适逢亲朋好友们结婚、生育、乔迁、获奖、晋职、升级、过生日、出国进修、奇迹上获得凸起成绩之时,该当及时向其表现本身为对方而高兴。不然,就有生疏两边干系、心存不满或妒嫉之嫌。碰上节日,出于规矩,向亲朋好友们庆贺,也是必要的。

对付干系单位的开业、扩店、周年怀念、交易佳绩,予以庆贺,亦为“义不容辞”。

平常说来,口头庆贺,是商界人士用到的机遇最多的一种庆贺方法。口头庆贺,在整体上的礼仪性要求,是要简便、热忱、和睦、饱含感情色采,是要辨别东西,躲避对方之所忌。

凡是,口头上的庆贺都以一些商定俗成的表达方法来进行。比方,“恭喜,恭喜”、“我真为您而高兴”、便是国人经常使用的庆贺之语。“奇迹告成”、“进修进步”、“工作顺利”、“风平浪静”、“身材健康”、“心情高兴”、“糊口生涯快乐”、“阖家温和”、“心想事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大家也大家耳熟能详,百听不厌。

对差别的'东西,在差别的时候,庆贺之语的选择应有所差别。

在庆贺同行开业时,“奇迹旺盛”、“大展雄图”、“日新月异”、“买卖兴卤、“财路茂盛”,生怕是对方最爱听的话。

在庆贺生日时,除了“生日高兴”可广泛利用外,“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类老寿星爱听的祝词,就不宜对年青人特别是孩子们来讲。

对新婚夫妇,利用“海誓山盟”、“比翼齐飞”、“白头偕老”、“百年好合”、“互敬互爱”、“早生贵子”之类的庆贺语,能使对方更加沉醉在快乐与神驰当中,多多益善。

有些话本意不错,但大略犯一些人的忌讳,故宜加以躲避。比方,乘飞机者,不喜好祝他“一帆风顺”,――因为这对飞机飞翔有碍、香港人不爱听他人祝他“高兴”,――爱讨“口彩”的他们,每每把“高兴”听成了与之发音一样的“快落”,那样岂不是太不吉祥了。

若明知一名蜜斯才疏学浅,奇迹上难有重猛进展,那么就不该祝她“奇迹有成”,免得让人家“感时花溅泪”。代之以“糊口生涯快乐美满”,大略才华让对方芳心大悦。

如果说当令而得体的庆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密切感情,增进交情的话,那么一句得当的慰劳语,也能够把商界人士的关心、关心和倾慕,及时地传达给本身的交往东西,像“雪里送炭”一样暖和对方孤独和悲伤的心灵。

慰劳,便是在他人遭受庞大变故,如患并负伤、失恋、丧子、丧偶、婚姻裂变、极感难过忧郁,或停业、关厂、赋闲、休学、探讨受阻、市场开辟失败,蒙受坚苦波折之时,对其进行安慰与问候,使其稍安勿躁,巩固感情,宽解放眼,去除或裁减悲伤。在得当的机遇,还可赐与对方必定的赞成与鼓励。

慰劳,最终要表现得“同甘共苦”。不论是心情、神情,还是举动、说话,都应认朴拙地呈现出慰劳者的“风雨同舟”之心,关心关心之意。

比方,在慰劳逝者的亲属、探视伤病员、安慰失恋者时,应心情凝重,腔调深邃深挚急促,说话饱含关心与怜悯之意。如果嘻嘻哈哈、喜眉笑眼,腔调锋利、调皮,说话随便、猖狂、轻浮,就会给人以“彼方悲伤之日,便是我方高兴之时”的幸灾乐祸的感触。

固然,也不宜过犹不及,表现太过。如果一见面就表现得“冷冷静清,凄悲凄惨戚戚”,“人未语,泪先流”,搞得被慰劳者悲伤落泪,恶化其感情,亦属不当之举。

其次,慰劳语的重点是关心、关心与疏导。

对糊口生涯坚苦者,可询问其详细的坚苦,并赐与力所能及的救助。

对工作受挫者,应鼓励其“前程是敞亮的,门路曲直折的”,“自古英难多患难,历来纨�F少伟男”,赞成其不屈不挠,奋起直追。

对失恋者,可以“王顾摆布而言他”,免谈此事,特别不宜评论对方本来的那个“他”或“她”。也能够抚慰其“海角那边无芳草”,或“大丈夫何患无妻”。

对付悲观之人,则可以多一些鼓励。告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景长宜放眼量”。“人老是要有点精神的。”

最终,慰劳语应选择得得当。

不要讽刺、责怪对方。说甚么:“当初我也碰上过这事,但我可不如许”,“瞧瞧,我本来说甚么来着,‘不听好人言,吃苦在面前目今’”,都很异国程度。

明显一名蜜斯对某位教授的“暗恋”出息迷茫,就不该在对前者慰劳之际,为之出策划策,鼓励其“告成绩在圩最终的坚定当中”。

慰劳时,与被慰劳者进行一些交换是必要的。但异国必要对对方的“悲伤旧事”寻根究底,人家如果不讲,不就该频频“询问”,非逼得人家“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