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课程《蚂蚁搬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掌握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小豆子(雪花片),小篮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跟着老师从一路纵队走成一个圆圈,在做走步、小鸟飞、小兔跳等动作。
2、幼儿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小蚂蚁睡觉(下蹲运动)、起床、伸懒腰(上肢运动)、做早操(腹背运动)、找到豆子真高兴(跳跃运动)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游戏“蚂蚁搬豆”。
教师带领幼儿在起跑线后集合,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老师:“小朋友,天气慢慢地冷了,小蚂蚁要准备粮食过冬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蚂蚁搬豆。老师做蚂蚁妈妈,小朋友做小蚂蚁。游戏开始,小蚂蚁站在蚂蚁洞里。当听到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去搬豆子吧!”小朋友任意走到一排垫子前爬过垫子,搬一粒豆子从场地两侧走回,把豆子放入篮子,站在起跑线后。
2、教师示范爬垫子的方法和游戏的过程,请个别幼儿师范1——2次。
3、教师提醒幼儿爬时两手撑在垫子上两膝跪在垫子上,一步一步向前爬。
三、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爬的动作,并鼓励幼儿在回来的时候模仿小蚂蚁搬豆的动作,可搬、扛、背、举等。
四、小结讲评。
表扬像蚂蚁那样爬及搬豆认真的幼儿。老师:“刚才小蚂蚁劳动很认真,搬了许多豆子,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幼儿模仿教师高兴地跳起舞。
五、结束部分。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小蚂蚁走路,两只蚂蚁面对面点点头、小蚂蚁搬豆回家的动作。老师:“天黑了,孩子们,让我们搬豆回家吧。”带领幼儿回活动室。
.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特性,感受萤火虫在夜晚的美丽。
通过歌唱《萤火虫》,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借助歌曲中的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萤火虫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歌曲《萤火虫》的音频和歌词。
宽敞的活动空间,便于幼儿进行舞蹈动作。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向幼儿展示萤火虫的图片或播放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萤火虫的特点。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是否见过萤火虫,并分享相关经历。
歌曲学习
播放《萤火虫》的音频,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授歌词,并解释歌词中的含义。
多次播放歌曲,让幼儿跟唱,逐渐熟悉歌曲。
动作编排
1-2小节:双手握拳,轻轻张开,模仿萤火虫发出的亮光。
3-4小节:双手合十,做飞行状,模仿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
5-7小节:双手轻轻摆动,模仿萤火虫翅膀的扇动。
8小节:双手打开,做亮光闪烁的动作,同时轻轻摇摆身体。
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内容,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
动作建议:
教师先示范一遍完整的舞蹈动作,然后逐步教授给幼儿。
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一起练习舞蹈动作。
表演展示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表演。
教师和其他幼儿作为观众,给予表演者鼓励和支持。
表演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奖励。
四、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以《萤火虫》为主题,通过歌唱和舞蹈的形式,让幼儿感受萤火虫的美丽和神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我也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在动作编排方面,我尽量设计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能够轻松掌握。同时,我也注意到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使幼儿在表演时能够更加自然、流畅。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和巩固。其次,部分幼儿在舞蹈动作上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总的来说,本次音乐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手脚配合的'向前爬走。
2、体验与同伴的相互合作。
3、喜欢户外活动。
活动准备:
1、海洋球
2、头饰
3、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
谁见过蚂蚁是怎么走的?
2、学一学
谁来给我们大家演示一下?
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蚂蚁走路。
3、游戏“蚂蚁搬豆”
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爬行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能够感受歌曲《萤火虫》的旋律,体验音乐的轻松与欢快。
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习性。
鼓励幼儿尝试模仿萤火虫飞舞的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及歌曲《萤火虫》的音乐文件。
萤火虫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萤火虫。
宽敞的活动空间,便于幼儿进行身体活动。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萤火虫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萤火虫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引导幼儿分享对萤火虫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幼儿对萤火虫的兴趣。
感受音乐(5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萤火虫》,让幼儿安静地聆听,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给他们的感受,如“轻松”、“欢快”等。
模仿萤火虫(10分钟)
教师向幼儿示范萤火虫飞舞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模仿、交流,并尝试在音乐伴奏下表演。
教师邀请几组幼儿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表演,给予鼓励和肯定。
创意表演(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身体动作表现萤火虫在夜晚飞舞的场景。
鼓励幼儿创新,尝试不同的动作和表演形式,如加入手部动作、面部表情等。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创意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总结萤火虫的特点和习性。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如“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个环节最有趣”等。
四、教学反思
本次《萤火虫》音乐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萤火虫的特点和习性,并通过音乐和身体活动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新。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模仿和表演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表现,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支持。此外,我还应该更加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特点,感受萤火虫的美丽与神秘。
初步学会歌曲《萤火虫》,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及《萤火虫》歌曲音频。
萤火虫的图片或模型,供幼儿观察。
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空间。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萤火虫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昆虫?它有什么特点?”
简要介绍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夜间发光、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等。
歌曲学习
播放《萤火虫》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示范唱歌,并逐句教唱,注意发音和节奏。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尝试跟唱歌曲。
动作配合
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动作,如双手合十模仿萤火虫发光、轻轻摇摆身体模仿萤火虫飞舞等。
教师示范动作,并逐句教幼儿模仿。
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音乐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圆圈。
播放《萤火虫》歌曲,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游戏规则:当歌曲唱到“萤火虫,亮晶晶”时,幼儿需迅速找到旁边的伙伴并手拉手;当歌曲唱到“一闪一闪亮晶晶”时,幼儿需松开手并快速散开;当歌曲唱到“好像许多小眼睛”时,幼儿需再次找到伙伴并手拉手,形成新的圆圈。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游戏难度和速度,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总结与分享
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
四、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大部分幼儿能够初步学会歌曲《萤火虫》,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音乐游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教学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游戏规则理解不够清晰,导致游戏进行不够顺畅。
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次播放歌曲音频、加强节奏训练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在游戏环节前,教师可以先向幼儿详细解释游戏规则和玩法,并通过示范和练习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小班音乐动物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散步时一个大箱子挡住了去路,我不急着搬走,想看看孩子们怎么处理。孩子一个一个的跳过去,有一个孩子被拌倒了,后面的一个孩子就用力的推,可怎么推也推不动,几个孩子就一起推才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的认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我选择这节课来上。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提高学习儿歌的兴趣。
2、 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难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蚂蚁头饰、布置三个蚂蚁洞、三个大球。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小蚂蚁,在自制的“家”里聊天。师:看,外面有什么?我们蚂蚁最喜欢吃豆了,我们把他搬进洞里吧!谁愿意去搬?(请一幼儿去搬豆)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一只蚂蚁搬不动豆,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让大家一起去搬)
3、 分享收获
二、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讨论:一只蚂蚁去搬豆,它搬得动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搬得动?
1、 为什么许多蚂蚁就能把豆抬起来呢?
2、 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蚂蚁搬豆的事。(老师有表情到朗诵儿歌两遍)
3、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分句学念儿歌并做相应动作。
三、儿歌表演
(请一组幼儿来表演,其他幼儿边看表演边朗诵儿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探究周围世界的途径。 我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幼儿游戏中探索如何搬豆,使幼儿获得亲身体验,由于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最后让全体幼儿参与儿歌表演,不但巩固了所学儿歌,有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